甘肃政法大学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31 15:28

我校“经济法学教学团队”2013年被甘肃省教育厅确立为甘肃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团队共有13名成员,教授6名,副教授6名、讲师1名。近几年,团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司法部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5项、省社科规划项目5项、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项、省社科联项目2项、省教育厅及学校项目若干项,获得科研资助经费达120余万元。团队十分重视教学改革、教学制度创新以及课程建设研究,出版学术专著15部,共发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近30篇发表在《法学家》、《现代法学》、《政法论坛》、《兰州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其中被《光明日报(理论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近10篇。科研成果多次获得甘肃省社科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以及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并多次获得学校科研成果奖,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该教学团队负责人为李玉基教授,现任甘肃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先后担任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院长、教务处长、院长助理,甘肃政法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理事,甘肃省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第十三、十四届、十五届兰州市人大代表、法制工作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社科联副主席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律制度。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循环经济法的研究,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了《大学课堂教学及管理的价值取向——基于大学“优秀教学奖”评选的视角》、《论循环经济法中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学术论文50余篇,公开出版了《证券法学》、《经济法》、《循环经济基本法律制度研究》等专著8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中的难点分析和对策研究》,主持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循环经济基本法律制度研究——基于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思考》、《循环经济法制创新研究》等。2004年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2年、2013年两次荣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我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法商结合”教学团队2010年被甘肃省教育厅确立为甘肃省高校首届省级教学团队。该团队成员由经济管理学院8名教师和法学院5名教师组成,共1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1人。团队成员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法商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内容,承担了6项省级以上的教改项目和8项校级教改项目,有12项教改成果获得了甘肃政法学院优秀成果奖励,编写教材6部,发表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24篇。团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2006年以来承担、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6项,甘肃省社科基金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CSSCI等检索的论文26篇。

该教学团队负责人为林军教授。林军教授现任甘肃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硕士,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甘肃省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甘肃陇台经贸交流协会理事、甘肃省行政管理学会理事、甘肃省管理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物流学会理事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和法商管理。先后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主持完成甘肃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1项,校级重点资助项目10余项;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曾获甘肃省第九次社科优秀成果最高奖三等奖1项、甘肃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校级科研奖励多项;主持完成的教学改革成果曾获甘肃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教育厅级奖、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2006年被评为甘肃省“园丁奖”优秀教师。

我校“诉讼法学实践教学团队”2011年被甘肃省教育厅确立为甘肃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团队共有17名成员,目前有55岁以下的资深教授5名,35-50岁的副教授7名,40岁以下的青年教学骨干7名其中35岁以下的3人。职称结构上,团队拥有教授5名,副教授8名,讲师4名。团队一直以来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上寻求突破,结合教育部、财政部创新实验区项目,总结经验,突出法科学生的应用性以及说、写、辩等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团队目前建设有“民事诉讼法学省级精品课程”。团队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组织编写了多部专业教材和教辅资料。

该教学团队以我校硕士生导师、校教学名师、优秀中青年教师蒋为群教授为带头人。蒋为群教授具有较深的法学造诣和学术创新思想,1986年以来一直致力于诉讼法研究和实践性课程教学研究,并多次获得省校级嘉奖。2007年9月获第十四届中青年教师成才奖,曾被评为校教学名师、“三育人”先进个人和优秀中青年教师。

我校侦查学教学团队2015年被甘肃省教育厅确立为甘肃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该团队成员由刑事司法学院学院8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团队成员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校局合作”、“反哺教学”、“ 教、学、练、战一体化”、 “练为战”、“战训合一”等的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内容,承担了3项省级以上的教改项目和8项校级教改项目,有9项教改成果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奖,有5项获得甘肃政法学院优秀成果奖励,编写教材10部,发表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22篇。团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2006年以来承担、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6项,甘肃省社科基金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CSSCI等检索的论文16篇。该教学团队负责人为魏克强教授,甘肃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公安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特邀研究员;甘肃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西部民族地区侦查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心负责人、甘肃省重点实验室——证据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省级重点学科——公安学学科带头人。以侦查法制化与现场勘查新模式为主要研究方向,先后在《兰州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中国刑警学院学报》等各级刊物发表专业论文近60篇,独著、合著《犯罪现场勘查问题研究》、《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恐怖犯罪问题研究》、《犯罪现场勘查学》、《刑事技术实验指导》等著作4部;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作为主持人或主要参加人获得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我校“刑法学教学团队”2017年被甘肃省教育厅确立为甘肃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本团队共有教师10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其中4人为刑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团队现有2名博士,还有1名正在报考。从年龄结构来看,50岁以上1人,40—50岁的2人,30—40岁的7人,50岁以下的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2人获得博士学位。近年来,本学科团队重视面向社会、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学科许多教师还受聘担任甘肃省各级政府以及公、检、法机关的法律顾问、咨询专家,大量为实务部门进行法律论证、案件咨询、法学演讲、合作研究等。团队共计出版专著6部,教材5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多项。科研成果奖多项。在研省部级项目5项。团队科研成果丰硕,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

该教学团队负责人为郑高键教授,现为甘肃政法学院教务处处长,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兰州基地主任助理,法学省级重点学科刑事法学理论与实务学科方向带头人,亚洲犯罪学会会员、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在《政法论坛》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项目多项。获评“甘肃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实验室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