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成长沃土 激活澎湃动能 红河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2-08 11:02

  原标题:厚植成长沃土 激活澎湃动能——我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生产线满负荷运转、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产业结构持续调整;民营企业信心增强、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底气更足……我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清晰可见。

  民营经济兴则全局兴,民营经济活则全盘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营经济是推动红河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坚实力量。近年来,我州大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乘势而上,亮点频出。

  随着一系列政策落地,红河民营经济的韧性再一次被证明。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州民营经济总量1670.67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11.08%,占全州GDP比重达58.4%;今年前三季度,全州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3.2%,高于GDP增速0.2个百分点。全州实有民营高新技术企业63户;国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87户、专精特新企业39户;国家、省、州企业技术中心59户;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09户;9家民营企业进入云南省非公企业100强,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州经济发展的创新主体。

  优化营商环境,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

  “把大家请到一起,主要是听听大家在企业发展中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我们一起把营商环境做好,把经营主体服务好,助推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优化营商环境专题会议在州图书馆展开,会议现场,州委主要领导与来自我州绿色新型建材、房地产、文旅康养行业的10位企业家代表进行深入坦诚的交流探讨,并认真记录梳理企业提出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主动为企业发展办实事、解难题。

  在我州,像这样的“政企见面会”,今年以来已分别由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四套班子主要领导轮流主持开展了11次,分别与金融、贸易、生物医药等11个行业领域的90家企业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形成清单及时由州委和州政府督查室进行跟踪交办,推动办理企业困难诉求74项,企业用工、用电、融资等54个困难问题得到有力化解。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除了“政企见面会”,我州还创新服务举措,着力营造宜商惠商的政策环境、快捷有效的融资环境、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制定出台《红河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2—2024年)》,推出一系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有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从企业融资、营商环境、减税降费等方面为民企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此次民营经济财税金融服务中心的成立,又为民企注入一针‘强心剂’。在政策和服务的双重驱动下,我将带领企业努力增收增效,创新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云南浩永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童显勇表示。

  肥沃的土壤能将优秀的种子培育成茁壮的树木,在全州范围内深入实施的经营主体倍增计划催生下,今年三季度,我州民营经营主体达452125户,净增76469户;中小企业实有数达66088户,净增11138户;工业企业达5462户,净增762户;规上工业企业达507户,净增26户。

  稳固金融支持,信贷“活水”灌溉民营企业发展

  今年8月7日,云南省首个民营经济财税金融服务中心——红河州民营经济财税金融服务中心在蒙自市揭牌。该中心围绕共治性、协调性、精准性的总体要求,联合打造‘税+联+银+会’合作新模式,实现多方数据实时共享、一体共用,助力民营经济金融服务。

  11月10日,州工商联与中国农业银行红河州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再次以具体行动助力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签约仪式上,农行红河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云鹏表示,将以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为契机,继续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高质量、一站式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营造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

  融资难一直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难点和痛点,在助力民营经济发展中,州委、州政府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服务、保障职能,用足用好上级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打出政务、法律法规、市场等系列政策“组合拳”,全方位赋能民营企业发展。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红河州分行带领红河州辖区金融机构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聚焦“部门联动不足、供需不平衡、被动供给”等普惠小微金融服务存在的堵点、难点、痛点,切实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全州普惠小微贷款增量、扩面、降价、提质。截至7月末,我州金融机构共对7.33万户普惠小微企业进行了授信,较年初增加1.09万户,同比增长0.17%;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3.86亿元,较年初增加46.41亿元,增量位居全省州市第二,同比增长28.26%,高于全省普惠小微贷款增速1.8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州修订完善《红河州重点领域市场主体贷款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试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与省农担、州担保公司合作,让银行“有钱放”、信贷资金“放得出”“放得好”。截至7月末,全州发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4323万元,撬动投放普惠小微贷款25.1亿元;对13.86万笔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减息2542.34万元;两家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新增小微和“三农”担保业务54笔、1.9亿元。

  加大培育力度,民营经济创新动能涌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民营经济发展中,我州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主抓手,通过“抓上下联动、抓政策支持、抓培训辅导、抓梯次培育、抓平台建设”五个步骤,跑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加速度。

  弥勒浩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航模发动机的民营企业,其自主研发生产的DLE系列发动机凭借优异性能受到国内外用户广泛好评。在浩翔科技不断追求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当地税务部门主动上门开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宣传,提供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享受时间再提前三个月,让企业有了更充裕的现金流,让企业在科技创新‘新赛道’上步伐更稳、动能更强、信心更足。”企业负责人董林表示,经过税务部门的政策辅导,今年7月企业申报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69万元,及时缓解资金压力,更坚定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决心。

  为了鼓励民营企业“高新化”发展,我州实行州、县两级科技、税务、财政、工信等部门联合推进科技型企业培育常态化工作机制,筛选科技含量高的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及时建立台账,纳入培育范围,做到地域全覆盖、产业领域全覆盖、生命周期全覆盖。同时,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州内“十四五”期间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省级以上双创孵化平台资格,对研发投入500万元以下的规模以上企业,以及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成效好的双创孵化平台给予财政科技经费奖补,为我州科技型企业培育体系建设提供了有效政策保障。

  今年,我州还出台《红河州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试行)》及9个配套政策,通过开展集中宣传、上门宣传、发放科技政策汇编等方式进行政策培训,制定红河州“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考评方案和考评细则,增设“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指标,较好推动县市培育服务科技型企业的积极性。(记者 王美红)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