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双核财政解码:广州财收不足深圳五成,鹏城教育支出再破千亿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10 13:07

原创 西窗 搜狐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千年商都广州稳坐华南第一城逾三十年。南巡讲话后,深圳速度举世瞩目,2012年鹏城经济总量首次超越广州,华南第一城桂冠移转。

同为大湾区核心引擎,广州深圳之产业、科技、文卫互有优劣,但从财政角度看,深圳明显胜出广州一筹。去年广州财政收入1944亿元,深圳则超过4000亿元。

财税政策、产经结构能解释深圳财政收入为何压过广州。钱袋子厚实的深圳,新年继续“补短板、强优势”,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后劲更足,领先料将继续扩大。

广深经济财政体量比例“失衡”

2月20日,深圳市财政局发布的《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报告》显示,去年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45.2 亿元。这个数比2022年的11074.8亿元少了429.6亿元,而2022年则比2021年的11110亿元少了35.2亿元。

这意味着“搞钱之都”辖区财政连续三年破万亿,但遭遇“两连降”。深圳2023年财政收入下降主要是中央级收入由上年7062.5亿元减至6532.4亿元——虽然深圳对中央财税贡献稍降,但也占到辖区财收六成以上——去年深圳地方级收入4112.8 亿元、同比增长 2.5%。

同期广州财政收入的增长则主要是因为“基数较低”,2023 年广州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44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6.6%。广州市财政局局长称,这是由于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较多导致基数较低。

根据上述数据可知,广州、深圳去年财政收入比值为47:100,而同期两地经济总量分别为3.04、3.46万亿元,比值则是88:100,财政收入与GDP明显不成比例。即使纳入转移支付等相关项目净额,去年广深可用财力比值与GDP比值也相距甚远。

数字很多,概括来说就是:广州相比深圳,经济总量约为九成——相差不大,财政收入约为五成——差距明显。这种反差主要源于财政制度、产业结构差异,前者反映的是分配机制的不同,后者则体现了不同行业单位增加值与税收的非等量对应。

深圳税收自留率“高10个点”

先来看财政制度。深圳的雄厚财力,离不开“计划单列市”政策。肇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计划单列市”,全称为“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即是在行政建制不变的情况下,省辖市在国家计划中列入户头并赋予这些城市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88年10月,国家明确深圳财政计划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广州一度也是计划单列市,不过1994年,国家发文要求广州等八个省会城市不再实行计划单列,广州财政与省财政联系,成为了三级财政。

三级财政有什么影响?一个通俗的说法是,广州税收被省里拿走一块以支撑珠三角之外区域,而深圳税收不用分给省里,自留比例相对较高。以增值税为例,广州产生的税收由中央、省级、市级及以下比例为50:25:25,深圳相应比例为50:0:50。

数据显示,2022年,广州、深圳税务部分组织国内税收分别为4454.7亿元、8123.8亿,而同期税收收入决算数分别是1245亿、3114.5亿,简单换算可知,税收自留比例分别为28%、38%,广州相差深圳有10个百分点。

当然,广东对广州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略高过深圳,但广州对省级财政贡献更大是不争的事实。财政政策是广深GDP与财收“不成比例”的原因,但并不是全部——产业结构不同导致税源“品质差异”才是核心原因,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两地财政收入含金量。

现代服务为深圳财税“点金”

地方政府钱袋子主要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基金收入,前者分“税收”和“非税”两块,税收占比越高,财政质量越高。去年广州税收、非税收入分别为1369.8亿元、559.1亿元,税收占71%;同期深圳税收3467.5亿元、非税收入645亿元,税收占84.3%,含金量超出广州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非税收入中的罚没收入,2022年广州市级罚没143.8亿元,去年降至27亿元,降幅超八成。2022年暴涨事出有因,当年广州侦破经济犯罪案1700多宗,其中一宗非法经营案,涉案账户交易流水超30亿元,多起骗税案、逃税案及违法代言高额罚款,引发关注。

当然,广深财收的体量、质量差异根源在于产经结构。以2023年为例,广州三产比例为1.1:25.6:73.3,服务业超七成且偏传统,而工业则拥有汽车、电子、石化三大支柱。深圳三产比例是0.1:37.6:62.3,金融、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达,制造业则有“王牌”电子制造。

粤开证券分析师罗志恒撰写的行业研报显示,广州汽车和深圳电子制造各具优势,税收贡献基本打平。此外,广州燃料加工和深圳零售等行业税收体量也不小,但主要是中央税,对地方财政贡献不大。广深税收差距,主要在服务业上拉开——深圳的金融、信息技术、商务等先进服务业助力良多。

去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预计超5500亿元,占GDP比重16%;广州为2737亿元,占GDP比重9%,不管是体量、占比,深圳金融业对广州都拥有压倒性优势。2022年,深圳金融业税收1665亿元、占总税收两成以上,居各行业之首;广州税收490.4亿元,占全市税收8.8%。

金融业税收主要涉及增值税、个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增值税央地五五分成,个税、企业所得税六四分,证券交易印花税则全归中央。按深圳往年数据(证券交易印花税约为金融业税收三成)测算,2022年深圳金融业税收剔除证券交易印花税后也超过1100亿元。

深圳教育预算支出占比超两成

2024年广州深圳财收不会有太大变化。从两地预算报告看,广深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1986亿元(增长3%)、4155亿元(增长1%)——这两个数字的比值不足0.5。加上各项转移性收支后,广深两地总收支规模分别是2986.3亿元、5459.7亿元,差距依旧明显。

从支出看,2024年,广州市级财政向城建、科教人才倾斜,投入分别达605亿元、363亿元。由于人口接近中度老龄化,广州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民生福祉支出356.6亿元,占比19%。相较而言,产业支出并不算多,市级财政安排55.8 亿元提升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深圳提出,今年教卫健康等九类民生支出3152.5亿元,占财政支出66.8%。其中,教育支出1033.7亿元(占财政支出22%)——这是继去年支出首破千亿(1001.5亿元)后,再创新高。高教洼地深圳将推动深圳理工大学、港中大(深圳)音乐学院、设计学院等建成招生。

此外,深圳还将安排科学技术支出364.1亿元、产业类支出264.6亿元。在产业类支出中,深圳继续扩充(制造业、服务业)优势:安排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89亿元,支持制造业“瞄准高端高质高新向上突围”;安排商业服务业和金融支出75.6亿元。

长久以来,广州相对深圳的优势是基建、高教、卫健等,从支出预算看,深圳在补短板,尤其教育、卫健支出占比远超广州;此外深圳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强化支撑也不含糊——从前景看,处于良性循环周期、有更多新生动能的深圳,财政收入领先优势会越来越大。

对于广州来说,想要缩小与深圳的差距,一方面可以争取财政政策支持——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正在谋划中,这对广州来说也许是个机会。当然,另一方面则是努力开辟新兴产业赛道,涵养更多优质税源,为财政收入开源。

原标题:《大湾区双核财政解码:广州财收不足深圳五成,鹏城教育支出再破千亿》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