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华录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14 17:10

易华录(300212)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1、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遇到公共卫生事件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攻坚克难中稳住了经济大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基本完成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我国经济展现出坚强韧性。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正在发生影响广泛而深刻的数字化进程,深入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过程。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据世界经济论坛预测,未来10年,全球经济的70%将和数字技术产生关联。而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尤为迅速,具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在全球经济新格局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显示,2021年,47个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38.1万亿美元,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数字经济增加值已高达7.1万亿美元。《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指出,在2016年至2021年五年时间中,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实现翻倍,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39.8%。与此同时,我国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强大的数字基础建设能力、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等优势,彰显出我国数字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穷的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把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表明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到 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时任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中也指出,我国下一步发展数字经济,将统筹国内和国际、发展和安全,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为保障,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并提出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加快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对以大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地方政府专项债以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均提供支持。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数字经济随着具体政策的落地和规划目标的明确,将全面加速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进一步提升数字政府的建设要求,进一步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快数据要素大市场的建设步伐,为整个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注入巨大动能。

  2、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助推我国数据资源开发

  2022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文件深入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数字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明确了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的任务目标,搭建了结构框架,确定了主要内容以及完善了保障措施。《建设指南》提出“1+32+N”框架结构,重点指导了从统筹管理一体化、数据目录一体化、数据资源一体化、共享交换一体化、数据服务一体化、算力设施一体化、标准规范一体化、安全保障一体化等八个方面,组织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并要求2025年政务数据资源全部纳入目录管理。

  据统计,全国已建设26个省级政务数据平台、257个市级政务数据平台、355个县级政务数据平台。政务数据作为我国数据的基础要素,仍存在统筹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政务数据共享不充分、政务数据支撑平台待提升、政务数据标准规范不健全、政务数据安全保障需强化等问题。《建设指南》通过加强统筹管理、数据目录、共享交换、规范标准等工作,打通数据资源的汇聚、治理、应用、共享和交换等环节,从制度和标准体系等方面实现全国的统一。

  多位专家认为,《建设指南》绘制了我国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的“工程图纸”和“任务清单”,清晰界定了国家平台与各地方各部门政务数据平台的定位与具体关系,为各地方各部门推进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的意义远超建设本身,不但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了政府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产业和企业的数字化升级,实现降本、增效、提质、绿色和安全的目的。同时也将解决过去政务大数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原因带来的困难和阻力,对政务数据带动社会数据、公共数据的共同开发利用起到强力的推动作用。

  3、数据要素相关政策快速落地,制度体系加速完善

  2022年可以视作数据要素法制化元年,在党的二十大后,国家连续发布系列文件和规定,深入推进数据要素制度体系建设。102号文在开创数字政府建设新局面的同时,也同步打开了促进经济社会领域大数据体系建设的政策大幕。其后关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系列文件连续密集出台,包括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在2023年3月设立的国家数据局。这一系列的政策出台和改革落地,从法治层面构建了数据要素基础制度的四梁八柱,从顶层规划层面指明了我国建设发展数据要素的宏伟蓝图,从执行推进层面落实了主管部门和监管保障的问题,从实操层面解决了数据资源作为经济资源属性的确认问题,使得数据要素的制度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

  第一,数据资源作为数字中国发展的重要引擎,顶层规划已经落地。2023年2月27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出台并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规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将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作为两大基础,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并明确提出“数字中国纳入党政干部考核评价参考”。数字化发展的顶级战略定位,将极大增加党政干部在地方数字经济建设中的信心,提升各地数字化建设的积极性。《规划》提出“保障资金投入,引导金融资源支持数字化发展”,不仅再一次强调了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性,也将保障数字经济相关产业能够确实得到金融支持,更增加了相关投资者对于数字产业的信心。

  第二,“数据二十条”的发布标志着数据要素立法工作正式启动。“数据二十条”从数据要素产权制度、数据要素的流通交易制度、数据要素的收益分配制度以及数据要素的治理制度四个方面奠定了数据要素发展的基础制度的框架,确定了数据要素基础设施制度四梁八柱,对于数据安全以及收益分配等方面有了顶层的规划。“数据二十条”的出台,将引领我国数据要素市场从自发探索进入规范探索的崭新阶段,并将充分发挥中国海量数据(603138)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更好地构建完善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体系化制度支撑。

  第三,数据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的属性在会计政策层面予以明确。2022年12月9日,财政部起草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暂行规定的出台是一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制度创新,中国在引领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中迈出了新的步伐。数据要素作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随着政策落地,数据资源的现实价值都已逐渐显现。“暂行规定”明确了数据资源作为资产项入表的会计处理适用范围、准则及披露要求,将满足条件的可确认数据资源作为企业资产,解决了数据要素企业有大量资金投入,但是无法准确核算的问题。将企业数据资产化变现环节的所有支出均资本化处理,将有效改善资产负债率和当期损益,从而推动数据要素企业有更大的动力进行数字经济的建设和投入。“暂行规定”的超预期落地,标志着国家层面对数据要素化的高度重视,帮助数据资源完成了从天然属性到经济属性的转变,将极大地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基础性制度供给,倒逼市场加快数据资源的收集、存储、治理、应用和交易等数据要素产业链发展,加速可定价的数据资产时代的到来。

  第四,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体制机制及主管单位得以明确。2023年 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国家数据局的诞生,意味着由此更专业的国家机构开始推动相关的基础建设全面展开,各级政府围绕数据基础制度的相关工作进一步落地完善,同时意味着数据要素化的进程和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将被按下“快进键”。在基础设施建设层面上,国家数据局也将统筹建立充足的物理基础设施来汇聚数据,形成一个全国范围的数据资源池。

  4、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引发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浪潮

  随着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智能控制等创新人工智能产品的问世,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不断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我国数字经济亟待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人工智能一直以来都是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前沿和焦点,也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先导产业以及赋能引擎,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将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庞大的资源需求,算力作为人工智能发展中最重要的支持,将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以GPT模型为代表的AI大模型训练需要精确的算法,大量的数据以及算力来维持运转。有数据显示,GPT 3.5模型的总算力消耗需要7至8个投资规模30亿、算力500P的数据中心才能支撑运行。作为升级版的GPT 4模型,对于训练数据以和算力的需求将呈现指数性增长。这将为算力和基础设施相关产业的更新迭代,技术升级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和数算中心作为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将迎来空前发展,带动整个算力基础设施产业的完善。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进一步演进,以及应用场景的丰富,对于算力基础设施的要求将进一步提升,而绿色化的数据中心也将成为发展大势。

  与此同时,对比GPT模型间使用的数据集,训练所需的数据集在质量和数量方面均不断提升。随着人工智能模型迭代发展,高质量数据集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准确的数据将极大增强产品的准确度和完成度,带来更加贴合场景的应用以及更高的满意度。另一方面,如何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获取海量数据也将成为相关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的发展加速人工智能全面产业化的到来,人工智能产业又将加速向纵横拓展,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人工智能将与5G、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一道将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新动能,加快推动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实现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

  5、东数西算工程的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要求继续凸显

  报告期内,“东数西算”工程的 8 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已全部开工,意味着“东数西算”工程从系统布局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随着“东数西算”工程持续推进,全国算力一张网建设驶入快车道。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使数据要素跨域流动,既缓解了东部能源紧张的问题,也为西部地区的开发增加了新的发展活力。

  “要想富先修路”,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东数西算”工程,发展数字经济的必经之路。在甘肃,庆阳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开工建设,将重点服务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表明国家算力网络体系架构已经初步形成。在“十四五”期间,“东数西算”工程新增投资超过 4000亿元,同时累计带动各方面投资超过3万亿元。将推动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更好为数字化发展赋能。

  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牵头发布了《东数西算下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对数据中心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据《白皮书》介绍,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数据中心将更具有竞争力。推动数据中心与绿色低碳融合,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也符合“东数西算”工程对于降低东部能源消耗,形成可持续发展产业的要求。通过“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利用西部地区算力资源承接东部地区算力外溢需求,推动东西部资源和需求的高效匹配,建立全国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不仅仅能够推进数据中心统筹建设与数据要素跨域流通,更能够实现产业聚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

  未来,以“东数西算”为依托,以绿色低碳为要求,将持续推动数据中心与网络、云、算力、数据要素、数据应用和安全等协同发展,形成以数据为纽带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秉持“筑牢国家数据安全绿色存储底座,促进数据要素汇聚治理开发共享”的战略方针,经营重点由数据湖建设转向数据要素运营的战略调整顺利推进,将释放和激发数据要素运营价值作为业务重点,发挥技术和平台优势,引领行业生态伙伴,坚持以数据湖战略为中心,强化数据要素运营巩固闭环,探索并实践出了一条具有央企特色、中国特色的,能够向全社会有效赋能的数据价值化创新路径。

  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强化运营管理,业务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3,215.31万元,较去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业务收入构成中政企数字化与数据运营及服务取得稳步扩张,两类业务占比高达57.88%,较去年同期占比提升7.82个百分点。其中,业务收入构成中数据运营及服务的规模取得增长,其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4.60%,在营业收入的占比达到15.95%,较上年同期提升3.84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综合毛利润率取得显著提升。其中,政企数字化类业务中纯软项目占比增加,毛利率为40.37%,较上年同期提升19.95个百分点,数据运营及服务类毛利率为49.82%,较上年同期提升了6.43个百分点。

  现金流方面,公司两金压降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累计为正 5.98亿元。报告期公司持续加强回款工作,应收账款和存货较年初减少4.23亿元。

  公司将坚定以数据湖战略为中心,围绕绿色安全自主可控存储底座和数据要素汇聚治理开发共享两大主线,构建以光磁电智能混合存储技术为核心的超级存储能力和全面覆盖数据要素“低成本汇聚-规范化确权-高效率治理-资产化交易-全场景应用”的数据资产化服务能力,一方面不断深化自主可控的国产存储技术,另一方面持续释放海量多元的数据要素生产力,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数智能量。

  1、夯实超级存储能力,打造安全绿色存储底座,助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1) 超级智能存储技术筑牢城市数据存储底座

  中国数据存储市场呈现规模大、增速快、潜力深的特点,2018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储量国,2020年我国数据存储市场规模约823亿元,同比增长18.31%。根据IDC预测,中国数据量将在2025年达到48.6ZB,占全球数据量的 27.8%,蓝光存储市场前景广阔。易华录新一代节能高效蓝光及光磁电一体化超级智能存储应用系统,利用蓝光光盘存储大容量、长寿命、低成本、低功耗和高安全性的特性,基于光磁电融合自动分级存储技术,利用分布式统一存储架构,融合蓝光存储、固态硬盘、机械硬盘、磁带等存储介质的优势,根据数据读取频率,实现数据分级分类、按需存储,为海量数据长期存储提供绿色安全的解决方案,能够显著降低数据存储能耗,解决海量数据长期存储难题。

  易华录依托超级智能存储系列产品致力于夯实国产存储能力,形成自主可控的数据底座核心技术,包括超级智能存储系统、超级存储云、湖盘、数据快D箱、易迁、易备通等产品。公司基于城市数据湖(新一代数据中心)、行业智能混合存储解决方案以及运营商超级存储云服务三个战略,提供多元、差异化的存储能力,筑牢城市数据底座,满足地方海量数据大规模、长期低能耗的存储需求。

  在政策层面,推动存储国产化替代的步伐正在加快。国务院国资委转中办 79号文核心内容要求央企信创 OA、门户、邮箱、纪检、党建、档案管理全面实现国产化替换,并要求2027年 100%完成系统及存储的国产化替换。数据存储技术的国产化成为易华录履行央企担当的首要工作,公司通过建立信创生态,突出光存储节能环保特性,强调垂直行业应用适配,建立完善售后体系,满足了政企客户国产化、绿色环保、强应用、长期服务的业务需求。同时,伴随着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及数据要素市场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地方数据存储底座将成为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

  报告期内,形成涉及政府、运营商、科研高校、广电、医疗等 12余个行业的标准解决方案,累计交付存储项目百余个,百万级项目达到项目总量的三分之一。

  1)城市数据湖

  在数字经济政策指引的背景下,易华录与地方政府合作成立数据湖项目公司,建设具备IDC、云计算、超级智能存储、数据治理、数据融通等能力的基础设施,推动区域打造数据要素市场,发挥数据资产价值。超级智能存储为地方政企用户提供高效、安全、绿色、低成本的全介质数据分级存储服务,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为用户节约了可观成本。

  报告期内,依托超级智能存储技术在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地的32个城市数据湖,覆盖了“东数西算”工程8个国家枢纽节点中的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粤港澳、宁夏、贵州6个部分,成为新一代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城市数据底座标配,是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数据湖累计部署蓝光存储规模近3900PB,已建成和规划的机架数超2万架,通过部署的大型行业级蓝光光盘库和光磁电智能存储系统,面向政府、企业、个人提供可规划、可延展、具有时效性、经济性和持续服务能力的本地化存储服务。

  2)行业智能混合存储解决方案

  易华录自主研发的超级智能存储系统能够面向不同行业的海量非结构化数据,提供模块化集群部署、节点按需扩展、数据分级存储、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数据统一管理调度等行业定制化存储服务,具备国内首款统一管理光、磁、电全类型介质的行业智能混合存储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易华录在医疗、交通、能源、教育、金融等方向形成的光磁电智能混合存储解决方案在多领域树立了行业数据存储底座的应用标杆,完成对国产化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的兼容适配,为推进产业数据中心节能减排、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数据存储降耗形成了有益示范,包括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人民医院,上海华东医院,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北京市公安局顺义分局,中交建归档存储,福建厦门公安局技侦数据分中心,某公检法音视频统一管理平台,国家广电总局网络中心节目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广电总局视听融合传播信息管理平台等项目。

  3)运营商超级存储云服务

  超级存储云是以超级智能存储系统为基座,纳管全国数据湖资源,通过统一云门户面向客户提供自助可选的云存储服务,塑造地方数据云存储底座。与数据湖线下项目部署交付的方式不同,超级存储云实现了资源订购、开通、使用、续费等流程的线上化,建设数字营销网络,盘活数据湖资产,让更多客户以更低的门槛使用数据湖资源。

  报告期内,公司同三大运营商开展全面合作,为政企、行业客户提供海量冷数据存储云服务,汇集了中国联通在北京大兴、北京海淀、哈尔滨、营口、无锡、南昌、镇江、西安、铜川、聊城的属地资源池,以及中国移动(600941)和中国电信(601728)在贵阳的属地资源池,将其纳入超级存储云服务资源池集中管理,形成多地域、多类型资源池,为客户提供公有云、专属云等云存储服务。在公有云业务领域,易华录推进与移动云、联通云的存储产品合作运营模式,充分发挥云网融合、战建结合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优质的本地化服务。在专属云业务领域,2022年实现三款新产品——专属蓝光存储专属云版、专属蓝光存储私有云版、信创云蓝光存储加入移动云产品生态。截至 2022年底,易华录已与运营商合作打造了公有云、私有云、专属云、信创云四个版本的蓝光存储,构建完成了较完善的产品形态。

  此外,针对蓝光存储国产化的工作,易华录依托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信创工委会)、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信通院等机构,牵头信创《蓝光存储设备通用规范》《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信息系统灾难备份实践指引》和《信创存储标准白皮书》的编制,参与了《副本数据管理(CDM)白皮书》《磁光电混合存储产业白皮书(2022)》《磁光电混合存储产业蓝皮书》的编撰工作;在申请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 19项的同时,参编国标(GB/T 41785-2022) 《磁光电混合存储系统通用规范》和灾备联盟团标(T/ZBLM 0001—2022)《数据中心容灾备份能力建设评价规范》。易华录还积极参编《云优化治理实践指南》《全栈国产化自主创新,共筑多样性算力底座》等专刊,通过《面向新型数据基础设施的光磁电智能存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和《云优化治理白皮书》将蓝光存储纳入云成本优化案例,促进信创云产业生态发展,打造行业权威,形成示范效应。在国资委的组织下深入参与中国电子、中国移动的 LHT项目,支撑蓝光存储与首云、华云、鼎甲、卓信(NBU)等云厂商或产品进行对接。成功申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TB级纳米光信息存储技术及超大容量光盘库研制”,公司两款产品收录进信创工委会信创图谱,入选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信创企业百强榜。

  (2)“易数云”新模式推动一站式城市数据资产云化服务

  易数云是易华录多年贯彻城市数据湖战略,深刻领悟国家政策,洞察行业趋势,持续创新打造的一站式、集约化、价值化、国产化的数字化城市建设新路径,是业界最完整的“收、存、治、用、易”立体式、全链路数据要素价值化方案。易数云的定位是“更懂数据价值的云”,是以华录集团光存储产业为基石,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倾力打造的易华录数据云品牌。

  易数云是易华录城市数据湖总战略中云的部分,与湖存储底座形成“天上有云,地上有湖”的数据循环生态,数据湖负责汇聚水资源,应收尽收,一滴都不流失,实现海量数据长期保存。易数云负责激发数据价值,形成数据资产,“滋润万物,促进生长”。湖云共生的系统生生不息地推动政企数字化建设,实现国有数据资产保值、增值。易数云通过构建数据“收、存、治、用、易”的全套数据价值化、全栈国产化的云服务能力,实现一站式政企数据资产化体系建设,以云服务的模式面向政务云、国资云、行业云市场提供数据全生命周期资产化方案,赋能数字化城市治理,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融通交易,助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面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易数云提供包括云资源、软件及专家云服务三位一体的全景能力,将所有的云服务拆分为 65项原子服务,可以根据实际的业务场景,组合搭配形成个性化的云服务包。如人口数据底座建设,在IAAS层可选择存储服务、网络服务、安全服务;在PAAS层选择数据底座智能平台;在 SAAS层选择标签计算云平台,指标云平台;专家服务选择人口库建设服务、指标库建设服务、标签库建设服务等;通过云资源、软件、专家云服务的组合,形成了满足实际业务需求的整体云服务包。易数云政企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分为了政务云、国资云以及行业云。其中,政务云包含一网通管、文明创城、市场监督、政务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等,国资云包含国资大脑、国资监管、央国企数字化转型、企业数字化服务平台等,行业云包含了遥感国创云等。

  1)政务云

  在政务云方面,易数云在数据层,根据《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建设指南》等文件的要求,结合易华录多年的政务项目经验,沉淀了政务基础库、主题库以及结合业务数据的数据资产包;在数据服务层提供数据目录编目、数据管理、治理等一系列标准化的服务能力;在业务应用层支撑委办局信息化系统上云迁移、各系统间数据打通、业务流转贯通等工作,结合一网通办、文明创城等场景实现政务数据资产化应用。其不仅能够提供传统政务云厂商具备的 IAAS层云服务能力,而且更加注重政府数据资产体系的建设,是在原有政务云基础上叠加了数据能力的升级,是政务云的 2.0。报告期内,江西国录大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易华录赣州数据湖)中标 1.04亿元赣州市政务云平台服务项目,助力赣州市逐步形成大数据共建共享和政府购买云服务长效机制,充分响应江西省双“一号工程”。同年,德州易泰数据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易华录德州数据湖)中标德州市政务云数据备份和政务云服务项目,实现持续运营。

  2)国资云

  在国资云方面,易华录紧跟国资委发布的国资云“1+N+M”的建设指导意见,基于在近几年企业数转项目中沉淀的产品能力及服务经验,依托央企自身背景优势,为央企、地方国资企业提供领先的国资云服务,为国有企业提供数据存储、数据安全、数据治理、数据融通及数字创新应用等数字化转型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实现国有数据保值增值,帮助国有企业通过“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资产价值化、价值业务化”的闭环模式,实现数字化变革。报告期内,在华录集团国资云项目中,高效汇聚经营、财务、人力、审计等 13个部门及 11个业务系统的核心数据,构建财务、人力两大核心数据集市,设计300余项企业经营体征指标,打造了综合管理、人事、财务、经营管理、风险管理五大模块驾驶舱,实现集团级一体化数据管控,沉淀经营经验与企业资源,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行业云

  在行业云方面,易华录发挥自身在交通、交运领域的丰富经验和优势,依托数据湖优质的基础设施能力为特定行业提供云基础设施服务、数据全生命周期治理配套服务、定制化服务、行业数据资产包以及行业算法服务等。报告期内,易华录中标3.9亿烟台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专项项目,基于一网、一云、两底座、N应用总体架构,易数云解决方案紧紧围绕新型智慧城市“优政、便民、强基”的理念,立足城市发展现状,充分整合与利用现有交通信息资源服务,全面提升烟台交通的便捷化、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打造智慧交通地级市新标杆。同时报告期内,与行业内科研及重点生态伙伴,以易数云的理念,重点策划“遥感国创云”等行业云,为行业主管管理、企业数字化转型、课题研究、数据运营等提供可信云化数据服务。其中,遥感国创云是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主持、易华录承建的全国首个行业国资云,是国家级领域大数据信息基础设施。

  2、数据要素一级开发全流程服务和产品体系

  (1)打造数据要素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大数据战略,准确把握数字化转型刚需,发挥央企优势,实施“数据湖+”发展战略,致力于通过建设城市数据湖这一新时代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促进全社会数据生产要素的汇聚与融通,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实现数字永生。公司围绕数据“收、存、治、用、易”,打造安全可靠的数据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积极延伸大数据产业价值链,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打造新型数字化方案。

  1)“收”数

  “收”数以数字视网膜为代表产品,依托全新升级的仿生物视网膜的计算架构,对视频数据进行“汇聚、融合、治理、赋能、运营、合规”等价值应用,为政府及企业客户提供视频接入、汇聚、解析、应用的一体化产品服务,结合视频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人工智能发展中面临的海量规模化视频数据应用的关键性问题。面向千行百业提供个性化的产品矩阵,以“感知、智能、数据”为核心,提供视频数据汇聚、解析管理的一体化服务。基于数据湖海量真实数据,依托自研的人工智能平台以及高精尖算法研发团队,已建设云侧和边侧两大类AI算法能力。目前已形成公安、交通、城管、社区、应急、食药监等9大应用场景算法产品及城市视频管理平台、AI算法推理平台、AI算法工厂三大支撑平台,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文明创城、智慧社区提供视频数据价值挖掘能力。

  报告期内,依托边云协同、湖网融合的优势,数字视网膜技术已在山东德州经开区文明创城项目、湖北省应急厅项目、江苏无锡惠山公安项目、四川成都智慧蓉城项目、山东烟台智慧交通项目、北京二环路项目、江苏江阴智慧矫正项目等众多场景、领域落地应用,最大程度开发和释放城市视频数据价值,打造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全场景城市治理新模式。

  2)“存”数

  “存”数以超级智能存储为代表产品,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面向海量数据的全介质统一分布式存储平台,依托于中国华录集团自产自销的蓝光品牌,打造了一款绿色、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存储产品。企业级非结构化数据的冷存储,为用户提供全介质、全场景的数据存储服务和一站式存储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成功支持中国自然资源航空遥感项目、青海省法院项目、浙大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项目等数百余项目。

  3)“治”数

  “治”数是以易治为代表产品,围绕“构建高效率行业数据治理能力”的定位,聚焦数据全生命周期中“治”的方向,打磨数据产品工具及治理服务核心能力,建立了数据汇聚、数据管理、数据开发、数据利用及数据共享等产品工具能力,结合数据治理服务,帮助政府、企业客户建立数据资产底座,沉淀数据资产,释放数据价值,赋能政企数字化转型进程。数据治理业务受上层用数、易数的牵引,支撑政企业务展开,涉及智慧城市、政务、交通、人社、双碳、央国企、医疗药监、离散制造、矿山企业和教育等 10余类行业,截至目前,已支撑包括成都金牛区智慧蓉城、北京交管局二环项目、贵阳运政、山西人社、德州数字底座、北京交科院碳排放、青岛上合示范区超级港等项目。

  4)“用”数

  “用”数主要包括以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为代表的相关产品,以降本增效、增进安全为目标,在用户全业务流程建立各类数据应用模型,助力用户数字化转型。公司在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领域深耕多年,累计服务超过300个城市。公司拥有信息系统业务安全服务资质一级、信息安全资质认证二级(涵盖软件安全开发服务、信息系统安全集成、信息系统安全运维三个方向)、信息系统服务交付能力一级、ITSS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标准符合性一级等行业信息化软件建设能力资质证书。

  智慧交通领域,公司自主研发了“易慧”、“易畅”、“易管”、“易安”4大智慧交通大数据服务平台,拥有100余项发明专利、380项软件著作权、获得50多次科技奖项、180余项产品特色功能获得行业标准检测报告。智慧城市领域,公司自主研发了“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拥有38余项发明专利、110余项软件著作权,新增2项公安三所检测,提升政府数据资源管理与治理能力,加强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以数据驱动政府业务数字化转型,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契合了《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的建设要求。

  -“易安”定位于交通安全闭环管理平台,运用交通大数据汇聚治理和挖掘分析能力,助力交通事故“减量控大”,首创结合交管业务和交通运行数据挖掘人、车、企、路安全隐患;利用易华录全系数据平台能力和 AI平台能力,打造灵活可扩展的交通安全分析平台;通过隐患发现、协同治理、效果评价,对风险隐患闭环管理。

  -“易管”以促进指挥中心业务从协同指挥向自主指挥过渡为目标,创新“情、指、勤、舆、宣、维”一体化闭环交通指挥调度管控平台,利用大数据、融合通信、语音转写、AI算法等新技术,将情报主导警务的实战效能发挥至最大,实现指挥处置主动精细化;警务工作便捷轻量化;警务效能提升自驱化。主要面向总队级——信息中心、指挥中心、科技处,三四线地级市或县级市公安交警——指挥中心、科技科、秩序科等用户。历经二十多年智能交通行业项目经验积累,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覆盖国内300多个城市。

  -“易畅”定位于交通缓堵优化控制平台及服务,围绕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开展缓堵优化,助力疏解城市拥堵难题。多源融合协同控制,融合雷达、视频、浮动车等数据,建立边端云协同架构;专业信控技术领先,创新信号控制支撑理论、搭建专业信控服务团队;安全可靠统一开放,兼容海信、海康、大华等多品牌信控系统。

  -“易脑”是伴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长,围绕数据价值挖掘构建的一系列数字化应用总称。它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 IT技术,融合贯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数据资源,对企业进行全局即时分析,以智能化、人性化的形式释放数据价值,辅助智能决策,赋能生产改进,优化运营策略,驱动业务升级,最终演变成比用户更懂用户的智能中枢——企业大脑,引领智慧企业可持续发展。

  -“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立足智慧城市 G端市场,聚焦“收、存、治、用、易”中用的方向,助力提升政府数字化过程中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和“高效办成一件事”,将建设重点由“看”转向“用”,以大中小屏形态来构建快速响应、全面感知、智能辅助、高效协同的管理和服务平台。面向智慧公安、智慧应急、智慧园区、智慧社区、一网统管、城市大脑等行业,聚焦政府数字化转型,面向市/区、部门、街镇政府用户。应用于四川成都金牛一网统管项目、德州金开区数字底座项目、聊城智慧社区项目、乌兰察布智慧园区项目等30多个重点项目。

  5)“易”数

  “易”数以易数工场为代表产品,依托自研数据沙箱、隐私计算、区块链基础服务平台工具,打造实现“数据可用不可取,可控可计量”的安全用数平台易数岛(数据开放实验室)、保障“数据全周期监管、业务全过程存证”的数据要素业务中台工具集、支撑“数据标准化+受托服务”的数据资产化服务平台,基于“数据+场景+算法”三维整合的“易数工场”模式及“基础域+共享域+开放域”三域联动的“数据可信开放域”模式,实现数据的安全融通、可信开放。

  (2)数据要素全场景应用

  1)数据要素深化政务一体化建设

  ①城市大脑

  易华录数字政府持续对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标准规范等文件,构建基于城市大脑、一网统管、一体化政务大数据的整体能力平台,对外输出易华录一体化的品牌服务能力,汇聚数字政府全产业链,形成政务大数据要素建设运营体系。

  易华录城市大脑利用实时全量的城市数据资源,全局优化调配城市公共资源,及时修正城市运行缺陷,实现对城市的精准分析、整体研判、协同指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一网统管产品构建智能化城市运行体系,推动行业管理和指挥系统接入,实现联动运行和一体化指挥调度,提升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联动协同能力,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基于公司“收、存、治、用、易”系列产品,统筹集约建设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基础设施,打造政务大数据资源池,构建数据目录、数据治理、数据资源管理、数据共享交换、数据开放、数据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已于西北区域进行落地和开展建设。

  报告期内,根据业务拓展资源整体布局,公司于徐州、乌兰察布、淄博等落地多个项目;同时,既有的天津津南、山东德州、成都金牛、大连旅顺口、济南济阳等城市大脑和一网统管继续夯实基础,持续深化创新应用,主动向客户提供升级服务。易华录城市大脑已在金牛区13个街道及10+区级部门平稳试运行,为金牛区初步构建起基础支撑能力、城市生命体征指标体系、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整套一网统管能力体系。

  ②交通大脑

  2022年,我国加快发展智慧交通,印发了《“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十四五”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提出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在交通安全、道路畅通、社会服务三个重点业务领域,引导智慧交通管理发展。易华录作为中国智能交通领军企业,具有 21年的智能交通行业建设经验,可以为城市交通建设提供咨询、设计、研发、制造、实施、运维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服务。

  智慧交管解决方案的建设以交管数据资产规范化管理与价值挖掘为基础,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交通安全类、运行效率类、指挥调度类业务场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易安——交通安全大数据服务解决方案,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实现城市交通安全治理,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易畅——城市交通缓堵综合解决方案,在端侧、云侧、服务侧构建了完备的交通缓堵体系,实现区域交通缓堵优化,缓解交通压力,提升交通运行效率;易管——交通指挥调度管控平台,实现跨部门统一调度,可视化协同指挥,提升交通管理指挥能力;三易三大解决方案,实现交通管理水平“一智两化”,为公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交通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相继在北京交管局、烟台交警支队、山东高速(600350)、普洱三期等地落地智慧交管项目,同时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提供了服务保障,承担了央企责任、贡献了央企力量。截至目前,易华录累计为全国320余个城市交通部门提供了技术服务,利用大数据赋能交通管理,以交通大数据蕴藏的深度关联分析和人工智能为核心,实现交管业务平台向大数据价值挖掘、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及创新应用的转型,打造交通管理数字化引擎新动力(300152)。

  ③公安大脑

  易华录公安大脑持续对标公安部“十四五”规划、《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战业务应用系统技术规范》《公安大数据规范性文件汇编》等文件要求,依据公安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部署推进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在构建公安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优化公安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增强公安重大业务需求科技支撑能力,形成科技兴警协同工作格局,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平安中国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数据“收、存、治、用、易”为核心,在信息系统层面提供双网双平台架构的实战应用平台,聚焦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和情指行一体化场景,提供全系情报、智能指挥、行动保障及合成作战4大业务场景。

  报告期内,易华录相继中标鄂尔多斯“雪亮工程”——中心城区视频监控一体化建设项目视频图像共享应用、长泰公安全息作战智慧云平台建设采购项目等智能化应用工程。同时,在司法矫正应用领域,中标了盐城市司法局“盐智矫”社区矫正应用平台建设项目,为盐城市司法矫正人员管控、司法业务决策、指挥调度提供支撑。在公安科技创新方面,易华录与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110指挥室共同研发部署的“非接触式面部表情分析系统”继2021年获得江苏省公安厅科技强警“一等奖”荣誉后。于2022年6月28日,完成了公安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主持召开的项目成果评价,评审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汇报,审阅了研究报告、测试报告、查新报告和用户报告等资料,经质询和讨论,评定该课题研究成果已完成预期目标要求,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提出的非接触式表情提取、基于振动变量的面部表情分析、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算法等技术,属于国内首创,一致通过评价。

  2)数据要素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的 2522整体框架,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易华录作为大数据的国家队,在数据经济腾飞的时代背景下,贡献易华录力量,不断探索大数据技术与国计民生的结合点,在企业市场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助力企业成功转型。报告期内,易华录主要锚定企业数字化转型业务,在企业数字化诊断咨询、央国企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等细分业务领域深耕,从单点突破到多点开花,打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全链条服务能力。

  ①企业数字化诊断

  2022年11月,工信部印发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聚焦于中小企业这一企业数字化转型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助力中小企业科学高效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有关负责部门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指引。在企业数字化诊断咨询业务方面,易华录积极探索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新模式。首先,组建诊断咨询服务团队,深入企业开展现场调研,摸清企业生产经营的痛点难点;其次,借助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两化融合评估模型等,对企业进行数字化现状评估;第三,深入挖掘和提炼企业数字化需求,根据企业实际出具诊断报告,按需编写数字化转型总体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企业数字化诊断咨询,能够切实帮助企业明确数字化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生产体系,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②央国企数字化转型

  为加快部署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国务院国资委于 2020年制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方向、重点和举措,引导国有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在央国企数字化转型业务方面,易华录以“集团总部到权属企业”的经营管理闭环为主线,提供全流程、一体化的集团数字化转型规划及实施方案。一方面,强调企业数据价值,通过数据治理和数据分析应用,为业务协同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底座;另一方面,关注实践价值,围绕企业最基础、最迫切的战略决策、组织人才、财税金融、供应链运营、合规风控等经营管理场景,以及精准营销、智能工厂、智慧项目、智慧能源等各行业领域业务场景,提供数据应用和业务应用,全面助力央国企完善管理支撑体系、创新业务模式、提升经营业绩,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

  ③工业互联网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将工业互联网连续六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 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在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业务方面,易华录依托自身数据中台产品能力,联合生态应用,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工业大数据平台。通过对IOT层及边缘侧采集回传的各类OT数据存储、处理与分析,为生产侧的设备管理、能耗监测以及产线故障研判等提供数据应用服务,并利用大屏进行展示,实现工厂数字化生产的可视化;将工厂侧与集团管理侧的各类系统打通,实现人、财、物各类数据融合,并通过建模对生产经营进行深入分析,为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数据支撑,可有效提升工场生产管理和公司经营管理的效率。

  ④智慧园区

  2022年我国产业园区数已超过 8万余个,赛迪顾问预测全年智慧园区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其中易华录主营产品数据中台等核心技术服务增速飞快,预计达到266亿;智慧园区业务正从“产业链聚集+商务生活配套+企业孵化”的高速发展期,进入“产业合作+网络社区+数字化服务”的稳定调整期。在智慧园区业务方面,易华录致力打造可知可视可控、万物互联的现代园区。筑底盘,全面接入园区经济运行、企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数据,构建统一的数据底盘,赋能业务创新应用和管理决策;增技术,以园区基础建设为中心,利用5G、IoT、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化园区基础建设,实现园区全面互联;强应用,以园区运营方为中心,通过平台与应用,连接政府、企业、公众,实现园区运营与服务;建生态,以园区企业与公众为中心,打通产业链,完善服务链,丰富配套链,实现园区、企业、公众、服务机构多元协同发展,互惠共赢。

  为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诸多业务,易华录针对央国企数字化转型,经过多项目积累抽象,孵化了易享、易脑产品。其中,易享是助力政企在数字化进程中完成数据资产共享化的平台。为政企提供数据、算法、引擎等API服务的汇聚和对外开放平台,旨在改善系统间服务调用的网状关系,实现“对内服务集成,对外能力开放”。“易脑”助力企业数字化进程中完成数据资产共享化应用与价值化挖掘。通过打通多源数据,构建“纵向贯通”、“横向互联”的数据共享体系,帮助政企管理者构建可视化平台及画像体系,辅助智能决策,赋能生产改进,优化运营策略,驱动业务升级。

  截至目前,易华录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一核心业务方向积极拓展业务,已经完成了多领域多行业首台套落地,多项目复制交付。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业务完成襄阳、徐州、茂名、连云港等多项目交付实施,诊断企业超200家。央国企数字化转型业务,落地项目涉及化工、能源、制造、实业类央企集团等多行业。例如: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数字化转型规划项目、中信资源智慧驾驶舱项目、华松智能工厂项目、华录集团数字化转型规划与建设项目等。除此之外,易华录在建筑、矿山等行业也进行了深度探索,为二十二冶集团、新疆有色金属集团等项目完成数字化转型成功路径设计及数字化转型建设方案。与此同时,易华录的易享产品由于其通用性高,是政企数字化转型框架的必备平台,已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交通运输等领域进行实践。落地项目包括金牛区城市大脑项目、北京二环路智慧交通、贵州运政项目、抚州数据银行项目等,目前已将易享将能力迁移至企业端,并针对企业管理特点进行了产品升级迭代。

  (3)“数据银行”(更名易数工场)构建数据要素配置体系,加速数据资产融通交易

  易华录从 2017年开始对数据交易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理论层面,易华录以数据要素科技创新研究院为载体,开展数据确权授权、数据场景应用、数据资产评估、要素市场培育等领域的数据要素前沿研究和应用实践。公司递交中央部门和省级政府数据要素及数据资产化内参10余篇,参编数据行业白皮书5项,申请国家专利12项,参编各类国家和团体标准11项,申报6项省部级课题,获国际级、省部级大赛奖项6项。在实践层面,经过6年的探索打磨,公司在抚州落地全国首个基于政务数据授权运营模式的“数据银行”,且徐州、株洲、开封和抚州4个城市的数据湖项目公司均获得当地政务数据治理运营授权,公司还与10余家省级大数据交易所签署合作协议,探索区域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1)易数工场驱动数据有序流通,价值深度挖掘

  报告期内,易华录基于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通过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和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数据开放平台,与地方、专业机构共同建设政务数据开放体系,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政务大数据的有序开放。在统筹解决数据安全和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一战略性议题方面,易华录打造了数据要素资产化服务与管理平台工具集——易数工场;其采用类银行的模式,以“场景驱动-可靠数据-可信运营”实现了“数据-算法-场景”的三维整合,同时发展了以区块链、隐私计算为技术手段的数据安全实验室模式,按照“管运适度分离”的原则,建立了完整的政务数据授权审批流程制度。在保障数据不出“安全域”的情况下,利用易数工场的平台、算力和算法资源,将数据资源持有权、加工使用权和数据产品的经营权的规范确权工作贯穿始终,形成完整的、闭环的数据资产化链条。通过标准化场景运营、受托服务运营和线下业务大厅,对治理脱敏后的数据进行价值挖掘,并利用数据吸引产业用户和技术服务商入驻平台,共同将数据资源转变为高价值的、具有市场需求的数据服务,拉通政务数据资源供需,消除业务壁垒,进而推进其在普惠金融、卫生健康、交通运输等多行业的全场景应用,真正做到了数据的“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最终达到数据交易融通和增值变现的目的。

  2)数据要素合规运营提供全链条增值服务

  报告期内,易华录主要锚定数据登记确权、数据交易应用、数据授权运营、数据安全监管等方向进行纵深业务拓展,持续完善了基于易数工场模式的数据资产化全链条服务能力,公司集数据确权审批、数据汇聚存储、数据治理脱敏、数据产品开发、数据交易应用、数据安全监管等服务于一体,对数据资源进行标准化场景运营与受托服务运营,将其转变为高价值的、具有市场需求的数据服务,拉通数据供需,消除业务壁垒,为数据需求者与数据拥有者提供全链条的数据资产化服务。数据登记确权方面,基于产权保护、促进数据高效合规流通、合理化数据要素分配、稳定维护数据要素市场秩序、统一摸排市场数据资源情况等目标,易数工场形成了匹配生产需要的数据登记确权制度规范与产品方案体系,并在河南开封等地进行实践探索,为公共数据、企业数据登记确权提供基础业务及平台保障。数据交易应用方面,易数工场协同场内数据交易撮合主体(数据交易所/中心),共同构建完善数据交易体制机制,并为其提供咨询服务、技术平台支撑及产品上架服务,与贵州大数据交易所、福建大数据交易所、深圳数据交易所、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等十余家数交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积极参与郑州数据交易中心筹建。数据授权运营方面,易数工场借助易华录各数据湖基础设施优势,持续推动地方区域公共数据、国家部委行业数据和中央企业数据授权运营,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广泛的数商联盟体系,并联合联盟成员研发了商保大数据、电子展业地图等数据产品,同时开拓了人地、产业招商、普惠金融、卫生健康、交通运输等运营科目,为客户输出数据产品及服务。在数据安全监管方面,易数工场依托自研隐私计算平台、区块链平台以及数据安全监管工具,从数据安全存储、流转、数据产品及服务交付等方面,为 G端、B端客户提供数据安全监管策略,有效规范数据在流通过程中数据供方、数据加工方、数据服务需求方的实施动作。

  3)多点并进,数据要素交易案例广泛落地

  报告期内,易数工场的“数据要素资产化服务与管理平台”已入选工信部“2022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数据要素服务生态培育方向,其建设的基于政务数据受托运营的易数工场平台已于 2022年率先落地抚州;与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政府打造的全国首家“感知数据运营服务平台”成功入选江苏省数据要素市场生态培育项目;作为股东方参与的河南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成为助力中原地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核心力量;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支持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顺利举办;易华录立足上合新区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围绕上合国际枢纽港全面数字化转型要求,以上合示范区为超级战略支撑,以上合国际枢纽港为应用场景,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和革命性重塑,推动“上合组织+一带一路+RCEP”跨境数据流通和海上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此外,易华录已经入驻并上架数据服务至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上海数据交易所、广州数据交易中心、深圳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郑州数据交易中心、福建数据交易中心、华东大数据交易中心等10余家数据交易平台,上架数据服务及数据产品40余款。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坚定央企站位,落实国家战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中国建设,要求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数据产业历经预热、起步、落地阶段,已进入深化阶段,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国家相继出台系列政策构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强调“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易华录作为中央企业中国华录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努力兼顾“支撑国家战略、创造社会价值”的央企使命和“深耕数字强国、创造经济价值”的企业责任。基于“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易华录围绕大数据存储、治理和应用领域,打造覆盖数据“收、存、治、用、易”全流程的核心竞争力,努力降低全社会长期保存数据的能耗和成本;以数据湖有效运营为核心,推动数据要素汇聚融通和数据资产价值变现,从基础设施建设者发展为社会可信的数据资产化服务提供商。作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重点企业,公司发挥体制机制、发展模式优势,广泛撬动社会资源,打造政府主导、央企牵头、社会参与建设及运营的中国特色、城市标配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城市数据湖,为各级党委及政府管理数据资产、实现数据要素优化配置提供可靠载体。截至报告期末,多个数据湖已与政府签署了数据受托存储及运营协议、数据存储购买服务协议等数据存储服务协议,数据湖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认可,有效带动地方数字经济发展。在公司推动下,数据生产力不断释放,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数智能量。

  2、基于自主可控绿色存储技术,推动城市政企数据长期全量归档存储

  城市政企数据长期全量归档存储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础。《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指出,为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将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构建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各级数据统筹管理机构。推动公共数据汇集利用,建设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等重要领域国家数据资源库。释放商业数据价值潜能,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开展数据资产计价研究,建立数据要素按价值贡献参与分配机制。数据的有效汇聚是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中国的最重要的出发点。大多数的数据汇聚是冷数据存储,而归档这些数据的最佳存储介质便是低成本低能耗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蓝光介质。

  蓝光存储是目前最有效的数据长期归档存储方式,在介质寿命、数据安全性以及长期存储总体成本方面显著优于半导体存储、硬盘存储和磁带存储。公司依托自主可控且全球领先的 500GB 蓝光核心技术,打造光磁电超级智能存储解决方案,可助力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通过软硬件迭代大幅降低数据存储的总耗电量。 1PB 数据采用蓝光介质存储相比全硬盘介质,年节省用电 20,498 度,节电比例 94.74%,年节省碳排放 12.38 吨。易华录从 2017年起启动数据湖战略,其中,数据湖的绿色低碳特性符合国家“双碳”战略要求,可满足海量数据的大规模存储空间需求,并为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海量数据要素作为算料。城市数据湖进一步带动蓝光存储强化从光盘、光驱、光盘库整机、光盘库到管理软件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自主可控特性能够有效破解我国面临的存储介质“卡脖子”技术威胁,保障国家数据安全。与此同时,易华录作为国内光存储产业和大数据行业领军企业参编《数据要素流通标准化白皮书》《数据存储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及国家标准《磁光电混合存储系统通用规范》。易华录正持续在相关技术应用、产品平台、数据治理、企业数字化等专题领域国家标准的制定中做出贡献,并通过制定标准等创新成果输出最新的产品、技术、应用,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助力新时代数字经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聚焦数据要素一级开发,保障数据安全融通

  易华录具备超前布局的先发优势。公司从 2017年开始基于华录集团蓝光存储大规模推广应用,从政务大数据产业基础设施开始,搭建政务大数据底座,6年时间里在全国建设了32个数据湖,先发优势明显。易华录在数据全生命周期“收、存、治、用、易”核心能力与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高度匹配。基于央企背景及央地合作的先天优势和先发优势,公司在取得政务大数据运营服务业务方面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通过对数据要素的低成本汇聚、规范化确权、高效率治理、资产化交易和全场景应用,满足数据要素开放共享要求,为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提供数据、算力和算法赋能。易华录积极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创新路径,从数据要素流动和利用的全生命周期进行数据价值管理,精准契合培育全国性数据要素市场的国家战略和各地构建数字经济新动能的发展需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4、致力大数据产业人才培养,赋能数据强国战略

  人才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强化人才支撑,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数字思维、数字认知、数字技能。统筹布局一批数字领域学科专业点,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构建覆盖全民、城乡融合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培育体系。随着数字化高技能人才对产业发展重要作用的日益凸显,数字人才的高质量供给日益成为经济全面转型和升级的关键。

  2022年,基于企业内训的扎实基础,在数字化转型战略和产教融合政策的指引下,公司成立数字技术人才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和职业教育号召,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与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按照“以人为本、创新驱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以《大数据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为指导,围绕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数据培训新模式、大数据人才评价体系、大数据人才就业平台四大方向,共建大数据产业人才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数据方向公务人员、企业在岗员工“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完成“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导人才培养基地”“产业人才基地赋能大数据研发中心”“中国技协校企融合专委会委员单位”等挂牌,与北京总部企业协会、深圳大数据协会等行业协会,中煤科工、数广集团、向诚科技等企业,天津职大、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院校深度合作,开展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大数据能力提升、工信部电子标准院大数据从业人员、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智慧城市领军人才、企业数字化转型定制培训等丰富的数字化技能人才培训,涵盖企业负责人、信息化负责人、技术骨干及金融、公安等相关从业者,为各地构建大数据行业人才池提供了支持。

  由工信部和易华录联合开展的大数据产业人才基地建设工作正在部署,由易华录负责具体工作,各地数据湖可作为各地人才基地的建设参与方,通过各地工信委、局申报,在全国进行遴选。易华录将扎实开展数字化人才标准化培养,全力保障数字中国发展的人才供给。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公司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

  (1)依托存储介质优势,促进全社会数据应存尽存

  目前主流的电存储、磁存储面临严重的高能耗与高成本发展瓶颈,在全球数据激增的大环境下,为满足国内外海量存储需求,以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海量存储、绿色节能的蓝光存储技术代替美、日掌握专利的硬盘、磁带存储技术是数据存储的必由之路。公司依托自主可控的蓝光存储技术,致力于打造光电磁混合存储产品,以数据低能耗分级存储技术,为海量数据迁移至光盘提供支撑,并实现全国范围内数据中心降本增效。

  公司将积极参与数字中国建设目标,积极服务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海量数据长期存储需求,推动光存储布局及应用的扩大,为我国构建分类布局的高效率数据存储体系,提升数据存储安全性、完备性和持久性提供有力保障,为国有数据提供安全可靠的装载平台、促进全社会数据应收尽收、应存尽存。尤其是面向《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施行后可能大幅增加的企业数据资产本地存储需求,公司未来将以私有云的方式、尽可能多地为企业提供专属的数据保险箱,帮助企业规避数据资产存在云端的一系列风险,为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清除存储风险障碍。

  (2)基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先发优势,实现数据高效汇集

  数据的有效汇聚是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中国的最重要的出发点。易华录数据湖是融合数据“感知-存储-分析”为一体的新一代开放型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具有绿色低碳、海量存储、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特点的升级版大数据中心,不仅是呼应习近平总书记“适度超前部署新基建”号召、支撑未来智能社会的优质战略性基础设施,也是国内唯一采用央地合作模式建设的大规模、网格化、低碳化、生态化的超级存储新基建项目,将是目前地方国有数据廉价、绿色、安全汇聚的最佳选择。易华录作为央企下属的上市公司,将积极配合国家整合构建标准统一、布局合理、管理协同、安全可靠的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公司将基于城市数据湖提供海量数据大规模存储空间,打通数据壁垒,将城市碎片化数据进行低成本汇聚和规范化数据目录管理,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保障政务大数据体系安全协同共治。

  (3)坚持数据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强数据一级开发

  目前,公司已全国落地32个数据湖项目,成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十四五”时期推动我国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的典型项目,是地方政府数据要素一级开发、整理、收储平台。公司将秉承“恪守数据规则,释放数据价值,赋能人与自然”使命,继续实施数据湖战略,持续强化数据湖运营。通过对数据进行汇聚、编目、清洗、脱敏,巩固夯实数据“收、存、治、用、易”全生命周期服务业务闭环。以用户需求为引领,按照“低成本汇聚、规范化确权、高效率治理、资产化交易、全场景应用”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动数据要素从碎片化、规模化,走向资产化、证券化,最终实现产业化。

  公司将在全国进一步推进“数据银行”的落地和建设运营,围绕核心产品优势及业务开展,联合当前数据要素上下游企业及机构,打造有利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落地工作、更好助力地方数字化建设的生态体系,面向各地市大数据局、政数局、区域智慧城市及数字城市运营服务商和数投数发等政务数据授权运营主体、筹建中的国内数据交易所、交易中心及银行、保险客户,提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数据应用场景支撑、数据产品运营、数据应用场景设计、易数工场项目运营、全国易数工场平台运营等服务支撑。

  2、公司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政策风险

  由于公司现阶段主要客户为政府部门,公司项目可能会受到政府团队/官员更替的影响,另由于数据湖业务将存储政府数据,涉及到数据探矿、开采权及数据银行等事项,不可避免涉及到数据资产的管理和使用,目前数据确权的法治工作有待健全。

  对策:随着数据湖的落地和运营,未来将成为落地区域内必不可少的大数据基础设施,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将产生较强的使用粘性,很大程度上可对冲政治换届对业务的影响。同时公司与政府的协议中将对政府数据的保存、确权等进行约定,明确政府部门参与项目的形式、时间、内容、方式等,避免政府干预项目决策。同时,通过完善的软硬件架构、合理的产业架构提高数据物理存放及流转过程中的安全性。

  (2)财务风险

  随着公司数据湖战略的深入贯彻实施,公司业务发展和市场开拓加速,带来成本费用的快速增加,融资需求不断增加,融资压力日益加剧。目前公司偿债能力良好,但随着未来新获取项目不断增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若公司持续快速增加债务融资,则可能面临一定的偿债风险。

  对策:公司将加强项目整体管控力度,严把项目立项标准,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强化回款责任意识,推动两金绝对压降,加速对已建项目的确认和验收回款。设计有利的股权结构、匹配合适的融资渠道、搭建可行的交易结构,提高融资的针对性与效率,形成标准化融资方案和融资流程。依托央企优势,不断拓展融资渠道,探索以传统流动资金贷款、融资租赁、产业基金、地方专项债、引导基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设备购置和更新贷款、研发贷款等为代表的组合融资模式;切实把握有利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在融资过程中的强力支撑作用,破解融资难题,保障数据湖项目持续健康发展。

  (3)人力资源风险

  公司数据湖业务技术含量高、覆盖领域多、涉及范围广,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目前公司人员结构存在高学历、低龄化的特点,公司虽积极从内外部建设人才梯队,但仍存在人力资源与业务快速发展不匹配的风险。

  对策:坚持以人为本,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在人才选用育留方面,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人才招聘的精准度,打造领军型经营管理者队伍、效能型专业人才队伍、专家型高技能人才队伍,鼓励并选拔一批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到项目公司锻炼,提升综合素质;二是规范管理干部选拔任用流程;三是完善职级体系和薪酬标准;四是搭建全方位培训体系。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