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五位大企业税务分局局长谈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企业需求点,就是税收服务着力点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15 22:45

前不久,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榜单发布后,各地长期从事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第一税务分局局长表示,上榜企业基本都是重点服务管理对象。上榜企业的需求点,就是税收服务的着力点。本期邀请五省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进行对话,共同探讨如何通过透视500强榜单,持续优化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

对话嘉宾:

葛向红 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

彭继旺 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

刘通天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

陶 炯 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

张敖芳 国家税务总局无锡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

主持人:本报记者 李雨柔

不同省市上榜企业各有特点

记者:我们常说,大企业是观测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分析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可以发现当地经济发展的哪些特征?

葛向红:今年,浙江省有46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入围企业数量位列全国第四。浙江省入围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占比约83%,体现出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强劲。从地域分布看,近半数入围企业位于杭州市,省会城市效应明显。此外,宁波、温州、绍兴、嘉兴、湖州等多个城市均有企业入围,体现出浙江省内发展的相对均衡性。

刘通天:广东省(不含深圳市)有29家企业入围2022中国企业500强,入围企业分布情况与广东经济形势高度吻合,呈现出两个均衡的特点。第一个均衡是行业分布均衡。29家入围企业中,10家属于制造业,凸显广东“制造业大省”的地位,其余企业分布在批发业、房地产业、能源资源、交通运输、金融行业以及农林牧渔等领域,显示出广东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第二个均衡是经济性质均衡。入围企业中,15家为国有企业控股,14家为民营企业控股,其中不少企业采用股份制形式,还有一些知名上市公司,体现了广东多种所有制经济有机结合、共同发展的特点。

记者:从税收角度看,您所在省市入围企业有哪些共性特点?

彭继旺:从税收角度看,湖北省13家入围企业,均为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重点服务和管理的“两千户集团”企业。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与2019年相比,2021年10家入围企业在鄂税收贡献仍实现正增长,充分体现出这些大企业的发展韧性,更加表明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刘通天:与湖北省的情况相似,广东省29家入围企业中,有27家是“两千户集团”企业,其余两家则为市级列名大企业或重点税源企业。从税收体量上来说,2022年前8个月,这29家入围企业的入库税收(不含个人所得税)超过500亿元,同比增长1%,占全省同口径入库税收总额的6.2%,可以说是市场主体中的关键少数。

张敖芳:在江苏省44家入围企业中,有14家来自无锡市。这14家入围企业均为制造业企业,且13家为民营企业,体现出无锡民营经济发达、制造业为主的特征。从税收角度看,14家入围企业中,有13家为2021年无锡市纳税百强企业,对无锡的税收贡献较大。

陶炯:从重庆的情况来看,12家入围企业均为大型企业集团,其中10家为“两千户集团”企业,2家为市级列名企业。我们在日常服务和管理12家入围企业时,发现这些企业在税收管理上存在一些共性。比如,12家入围企业的税务内控机制相对健全,税法遵从意愿和能力都较强,且社会影响力较大。与此同时,由于这些企业为集团型企业,成员间存在着产品、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资本等多方面的联系,税务风险往往具有一定复杂性和关联性。因此,税务部门通过实施专业化服务和管理,能够进一步引导这些企业实现税法遵从,更好地发挥税法遵从典范引领和示范效应,有助于推动税企互信,实现税企共治。

注意“应需服务”原则

记者:从您服务上榜企业的切身体会来看,大企业的纳税服务需求有哪些特别之处?对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葛向红:大型集团企业经常涉及企业重组、股权转让、关联交易等复杂交易事项。有些事项超越现行税收政策规定,需要税务部门深入分析、先行探索;有些事项涉及税务领域以外的专业知识,需要系统内外部门互相协作、统一处理;有些事项各地政策执行口径存在差异,对跨区域经营的大企业造成诸多不便,且存在潜在税务风险。面对这样的情况,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在开展纳税服务时,应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横向跨部门联动,纵向上下级同频,因企因事精准施策,为大企业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纳税服务。

彭继旺:除了葛向红局长提到的对政策确定性服务要求较高、涉及的跨区域涉税诉求较多等特点外,大企业面临的涉税诉求往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行业代表性,多由集团总部直接向省级税务部门提出,有些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有些是新问题,需要通过更高层级的平台开展税企沟通,协商解决。

张敖芳:大企业的经营特性,决定其有着区别于中小企业的个性化纳税服务需求。税务部门需要针对大企业的特性,关注大企业前沿、复杂、跨区域、不确定的涉税事项,突出提供以税法适用确定性和税法执行统一性为核心的纳税服务产品。

记者:为满足大企业的纳税服务需求,您所在省市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推出了哪些具体举措?

彭继旺:基于大企业纳税服务需求的特点,我们建立了大企业管理服务一体化工作流程和新的工作运行机制,对大企业风险管理和纳税服务事项、环节、标准、工作机制等形成相对固定的流程,把“四精”要求在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具体化、程序化、标准化,使管理和服务一体化推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同时,不断完善税企“总对总”沟通、税务部门内部协商和集体决策、涉税诉求联动办理、跨区域事项协调办理四个工作机制,聚合贯通、协同处理大企业复杂涉税诉求,畅通税企沟通渠道,提高工作质效。

在个性化纳税服务方面,我们推出了集团一户式税务档案、体检式集团税务风险报告、清册式《集团税务风险提示提醒服务书》、指引式《集团税务风险建议书》和预警式《大企业XX行业税务风险提醒》等成体系、显特色的服务产品。运用税收风险管理成果,为东风汽车集团等中国500强企业编写《集团(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建议书》,涵盖遵从报告、集团风险、行业风险及典型案例、风险管理建议等内容,助力企业完善税务风险内控建设,受到大企业和属地税务机关欢迎。

刘通天:纳税信用管理,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考虑到大企业集团成员企业较多,总部要想全面了解成员企业纳税信用情况,相对困难,我们推出了大企业集团纳税信用预警服务。这项服务主要依托信息化平台,对大企业集团所属成员企业的纳税信用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实现大企业集团纳税信用动态分析报告自动生成、精准推送,定期向总部企业提示纳税信用失信风险点和管理薄弱环节,建立集团总部与成员企业间的信用联动,推动集团企业纳税信用管理从“事后评价、被动应对”向“事前控制、主动修复”转变。目前,我省已有77家大企业集团体验了这项服务。中国500强企业、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该服务的受益者,企业认为,此举有效解决了集团总部对成员企业纳税信用情况掌握不深、不透,复评申请不及时的问题。

葛向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是大企业个性化纳税服务产品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很重视这项工作,每年都会按要求推进《税收遵从合作协议》谈签工作。在此过程中,我们引入了遵从评价管理办法,优化协议签订工作流程,运用“风险体检”服务了解协议企业的税务风险情况,强化对协议企业的后续监管。2013年以来,浙江省税务局已分别与20余家大企业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其中9家为中国500强企业或其下属成员企业。

在此基础上,我们强化大企业重大涉税事项协调机制,着力解决大企业反映的跨税(费)种、集团政策适用不确定和政策区域执行口径不一致等问题。对于遵从能力较强、税务风险内控机制较健全的大企业,我们还提供了税收事先裁定服务。企业在股权转让、关联交易、跨境投资等未来可预期的重大涉税交易事项方面遇到复杂疑难问题时,可提出事先裁定申请。就在去年,浙江省税务局与江苏省税务局共同为某集团出具跨省关联交易事先裁定备忘录,开启了跨区域事先裁定的探索实践。

记者:对于大企业来说,应如何用好税务部门推出的各项服务举措?

张敖芳:大企业要想用好税务部门推出的各项服务举措,需要在思想和行动上有所转变。思想上,一些大企业对自身纳税服务需求的理解仍停留在“办税服务厅”阶段,没有意识到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实施个性化服务和专业化管理的真正作用。在面对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时,大企业要改变这些固有认知。行动上,建议大企业在重视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的基础上,增强与当地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的沟通交流。尤其是面临个性化涉税诉求时,可主动寻求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的帮助。

陶炯:张敖芳局长提到的增强沟通,的确是大企业用好个性化纳税服务产品的关键。我认为,税企之间的沟通要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常态化沟通,比如通过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的首席联络员、税企高层座谈会等方式,及时反映企业面临的涉税疑难问题和诉求。二是重大事项的事前沟通,以我们提供的税收事先裁定服务为例,要想用好这一纳税服务产品,企业需要在交易发生前与税务部门沟通,并尽可能提交真实、全面的交易资料,以确保税务部门了解交易全貌、准确理解交易实质,做出合理判断。

税企双方应相向而行

记者:大企业涉税风险有哪些特点?您认为应如何管理好大企业涉税风险?

张敖芳:大企业涉税风险具有隐蔽性、复杂性。不少大企业虽然税法遵从意愿和遵从能力比较强,但在生产经营流程关键节点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内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存在一些隐藏在组织架构、业务链条、系统流程等背后的隐性涉税风险。基于这一特点,我们在管理大企业涉税风险的过程中,秉持“平衡治理、合作遵从”的理念,通过服务管理融合、税企合作共治等方式,促进大企业税法遵从能力和遵从水平的提升。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注重全环节、全链条的涉税风险防控,推动从事后管理为主向事前遵从引导、事中风险防控为主的转变,同时打通个性化服务与专业化管理的联系。我们推出“共建大企业税务内控体系”项目,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大企业,采取“企业主导、税务引导”的方式,通过对企业全部环节风险点的梳理和验证,将税务风险防范嵌入企业生产经营流程。这一项目已在全市7个县区顺利落地,成功帮助3批次50多户大企业健全税务内控体系,有助于大企业从根源上防范税务风险。

刘通天:围绕着引导企业纳税遵从、培育企业规范发展的目标,我们秉着“寓服务于管理”的理念开展税务风险管理,试点推广“非强制执法”,实施递进式风险应对,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税收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我们还持续升级“大企业税收遵从合作系统(TCCS)”,优化风险预警指标,帮助企业排查税务风险,实现“自我把脉”,提升企业税法遵从能力。

陶炯:税务部门对大企业实施专业化管理的目的,在于引导大企业提高税法遵从能力,做好税务风险防范。这一点,与大企业自身税务管理的目标相一致。因此,税企双方在涉税风险管理上,应当相向而行。在实践中,我们建立了由重庆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与集团总部沟通的机制,开展集团整体性风险管理。一方面,以现有模型和系统为基础,以集团整体性风险管理为重心,设置集团统借统还、资产划转等集团监控指标,在模型指标关联运行、集中扫描、深度分析后进行综合性评判,生成集团整体性税务风险报告,并对大企业进行提示提醒。另一方面,开展行业性税务风险监管,根据不同行业的风险特征,总结具有行业共性的风险点,逐步完善大企业税务风险疑点库,形成集团性、行业性风险案例集,不断提高税务部门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