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智献策,共绘武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11 07:02

1月19日,政协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19位市政协委员作大会发言。现将发言摘登。

加快武汉新城建设

打造“世界光谷”

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武汉市委员会主委 梁鸣

创新体制机制,加大省、市支持力度。加大财税金融政策供给和创新,推动省、市参与设立武汉新城基金。升级城市合伙人计划,争取省、市参与高端人才招募项目,加大关键领域人才自主培养力度。

加强重点突破,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推动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迁。强化链主企业引领,推动实现“引企聚企”。加速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等新兴产业。围绕产业链缺口,开展精准招商。

筑牢科创基础,打造创新策源高地。加快运营以用为导向的科创供应链平台,推动科创供需精准匹配。加大力度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更多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规划。高标准建设运营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大运营经费、人才引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支持力度。

提升开放水平,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加快建设武汉新城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充分发挥花湖机场客货联运功能,逐步完善国际交往基础设施。深化自贸区和综保区改革创新,支持企业“抱团出海”,开拓国际市场。

优化公共服务,激发新城发展活力。优化市政能源、通信保障、消防等生命线工程,提升城市综合安全韧性。打造立体交通体系和综合交通枢纽。培育特色创新文化,推动“敢于冒险、鼓励创新”的文化传承。打造特色街区、社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注重生态优先,建设生态新城。

发挥创新策源地优势

打造世界级北斗产业集群

市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杨春和

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北斗创新策源能力。加强北斗领域国家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强化科技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和可及性,同时积极支持鼓励北斗相关企业共同参与基础研发,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加快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国际中心建设,推动北斗在低轨卫星增强系统建设和应用推广。

强化要素集聚,构建北斗全链条产业集群。建设集“研发集群、中试认证、产业孵化、成果转化、专家智库、人才培养、科普教育、科技金融”于一体的国家级北斗产业创新中心。聚焦北斗产业商业化、市场化集中的用户段,以武汉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为依托,加快推进配套园区建设,构建我省北斗全产业链集群,培育壮大北斗终端头部企业。

强化需求创新,打造北斗全区域转化应用集群场景。支持环高校北斗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基地)建设,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技术—中试—转化—认证—市场”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成立专门服务北斗产业的商(协)会,举办高质量产业论坛。跨行业领域和所有制结构开放北斗应用场景,带动企业做大做强。

推动数字建造发展

构建现代建造产业体系

市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高宗余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拓展智能建造应用场景。围绕智能建造装备、BIM设计、数字化管理平台等方面,以“小切口”打造智能建造典型应用“大场景”。丰富智能建造在水务、园林、城市更新等板块的应用场景,做大项目蓄水池,通过加强对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和培育,加快推动智能建造技术创新。

打造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建立新的产业生态。围绕武汉新城、长江新区等高质量发展功能区域,规划布局智能建造产业园区,招商引进建筑业、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企业,围绕打造“数字设计、智能施工、智慧运维、建筑产业互联网”等智能建造特色产业开展跨界创新,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培育完整、高效、协同的产业链,打造智能建造千亿产业集群。以绿色低碳为发展目标,以智能建造为技术支撑,以建筑工业化为产业路径,提升企业品牌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武汉建造”向“武汉智造”迈进,为“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加快亮点区块建设成势见效

打造武汉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市政协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顾露露

建好亮点区块,加快成势见效。加强产业功能导入。围绕总部经济和生命健康产业,打造承载多元活力的产业创新天地。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围绕项家湖生态公园和政务服务中心,逐步建设以政务服务中心、规划展示馆、音乐厅、图书馆等为代表的区级设施以及中央水轴公园、城市阳台、江湾创新等标志性工程,打造亮点板块。 抓实产业发展,增强内生动力。构建“132”现代产业体系,把长江新区建设成为武汉“第四极”。积极推进新区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智能制造产业园(原阳逻开发区)、临港产业园、新港空港综保区等3大现有产业园,打好强链补链延链组合拳,谋划建设新的产业园区,优化提升2.5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大力推进阳逻组团的重型装备制造、钢铁及深加工、建筑材料等产业,五通组团的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机电建材等产业稳产增产和技术改造。

探索城市更新投融资新模式

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民建武汉市委员会副主委,市自然资源专职副总督察 吴立群

创新融资体制机制。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发行城市更新REITs产品(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进行融资。采用“城市合伙人”机制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多主体共同分担投资成本及风险。探索设立武汉城市更新基金,促进市场化主体参与基金运作。建立政府、企业、产权人、群众等多主体参与机制,将公众参与贯穿于城市更新全过程。

根据项目分类施策,对我市32个城市更新项目进行科学分类,每种类型遴选1—2个重点项目集中资源优先推动,打造同类型城市更新项目模板。探索“一地一策”的土地经营方式,多举措实现资金平衡。

把握量子科技发展大趋势

下好未来产业“先手棋”

市政协常委,致公党武汉市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 王延轶

加快量子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东湖高新区等重点区制定切实有效的技术转化、项目落地、初创融资、园区服务等政策推进量子科技产品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挥院士和领军人才“智库”作用。

高标准建设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支持其尽快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量子科技创新领军机构。搭建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加强我市量子科研机构与国内外量子科技头部机构和专家、量子科技企业的深度交流合作。

试点建设“量子科技示范城市”,构建政务、交通、金融等领域量子保密服务,实施气象环保、PNT、医学诊断、大地测量等领域的量子精密测量应用,探索药物研发、城市规划等领域量子计算试点。加快推动量子科技产业园建设。推动国家和行业标准建立。积极培育量子科技市场主体,优化创业经营环境,推进量子科技自主创新产品应用。

加快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步伐

建具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

市政协委员,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黄晟

聚焦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建立龙头企业培育名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示范企业。明确具体产业发展规划,根据产业链发展需求针对性开展专项培育,补全产业链。整合市现有平台资源,加强武汉科技成果转化网建设,提升信息对接、交易和转化等科技服务功能。鼓励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

建立国有投资机构尽职免责制度,提高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投资容错比例,鼓励投资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加大科技型企业上市支持力度。抢抓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机遇,加快引导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链龙头企业上市。

培育企业家精神。落实科技创新容错机制,在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科研诚信体系、容错司法机制、创新纠错机制等方面,探索建立容错和救助机制,解决中小民营企业创新顾虑。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市政协委员,民进武汉市委员会副主委,武汉经开区管委会二级巡视员 万世华

坚持高端化转型,促进制造业提档升级。要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钢铁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技术需求,加快补齐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大力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聚焦钢铁、石化等传统优势领域,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

坚持智能化转型,厚植制造业创新动能。鼓励规上制造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全面落实普惠性财税政策。实施技改提能工程,鼓励企业设备联网上云和业务系统云化改造,提高设备联网率和产线数字化率,实现规上企业上云全覆盖。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加快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能力。

坚持绿色化转型,推动制造业低碳发展。推动制造业重点行业碳达峰,加快电能替代、煤改气、氢冶炼等行动计划,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向低碳零碳、高效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推进一批共性技术突破与应用。

加速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建设

打造汽车产业“新三地”

市政协委员,汉南区政协主席 徐安

聚焦车路网图、车规级芯片、汽车软件和车用新能源等领域关键技术,加快技术攻关,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打造汽车产业创新策源地。加快构建“源头创新—概念验证—早期孵化—产业落地—发展加速”科创路径,牵引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品和重大装备产业化项目在大走廊落地,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首选地。

突出圈层协同,凝聚武汉都市圈发展合力。武汉经开区为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的核心区,重点发挥汽车企业总部、技术研发、中试转化、科技服务、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等战略性功能。向北、向东与蔡甸区、东西湖区和江夏区、东湖高新区联动发展,以整车应用带动行业升级,加强与东湖高新区“光芯屏端网”关联产业的供应链合作,强化对全市汽车产业创新的技术转化和服务辐射功能。向西、向南辐射带动汉川、仙桃、天门、潜江和嘉鱼、洪湖等地发展,有序推动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配套型、汽车化工型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

推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

打造武汉文旅品牌新标识

市政协常委,武汉汉剧院副院长 王荔

站在“城市营销”的高度,积极推选“武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十大伴手礼”(以下简称“三个‘十大’”)。

加强对三个“十大”品牌的宣传推广,形成广泛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十大特色产品”开启故事化宣传,为每一种名产品系列编写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并拍摄成短片,通过故事化的表达方式,让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在包装设计上加大创新,让包装完成二次营销,实现武汉美好印象整体输出;顺应旅游业中的网红经济,在武汉现有的文化地标景点中设置“十大特色产品”城市形象店,实现武汉特色产品看得见、摸得着、拿得走;用IP化名品形象作为武汉名品图标,使旅游者印象深刻主动传播。

文化激活产业赋能,让三个“十大”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武汉市大力拉动餐饮消费,在全市认定放心餐厅,支持行业发展。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推选出“武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十大伴手礼”的百强店、千店,提升产业化水平,最终走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道路。

建设武汉金融博物馆

助力武汉金融集聚区发展

市政协委员,江汉区政协主席 叶劲松

以打造“中国中部金融中心文化地标”为目标,采取政府支持、国企主导的模式,建设集展览、教育、会议、交流为一体的“武汉金融博物馆”,展示武汉近现代金融发展历程和金融实践,传播金融文化、展示金融科技变革,提高市民群众对金融业的认知,营造全社会重视金融、关注营商环境改善的良好氛围,树立武汉金融的品牌形象,服务武汉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和产品片区发展。

举办金融会议,与金融系统相关单位和机构密切合作,承办全国和区域性金融行业会议,服务金融产业发展。举办学术研讨,发挥武汉高校集聚优势,召开各类金融主题的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扩大金融影响力。开展金融教育,一方面打造金融精英俱乐部,开展金融政策解读、形势研判等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加强与金融企业合作,开展员工培训,打造金融行业教育培训基地。同时,依托武汉金融博物馆力促成立武汉金融业协会,将宣传推介武汉金融历史作为协会的重要职能,并作为博物馆的运营主体。

推动武汉更高水平开放

打造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

市政协常委,武汉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香港汉港联谊会会长,香港合丰有限公司董事 张小宇

打通“大通道”。发挥长江经济带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交汇点,以及“超米字形”高铁枢纽和黄金水道的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做大做强中欧班列(武汉),把武汉打造成为“海陆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格局下的交通枢纽高地。营造“大环境”。对标国际中心城市,加快布局建设国际医院、国际人才社区、国际学校等基础设施。打造“大平台”。发挥中国内地最大的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作用,依托武汉新港,打造口岸经济,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加快形成具有枢纽链接优势的口岸高地。

聚焦稳链补链扩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联通货物流、汇聚贸易流,助力产业链集群各类要素优化配置和顺畅流通。依托综保区,加快开放型经济风险压力测试,释放制度创新红利,支持重点产业“引资补链”。发挥平台功能优势,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勇当中部地区的尖兵。

建设武汉国际医院

打造国际医疗中心

市政协常委,农工党武汉市委员会主委,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缪小平

按照“健康中国2030”战略要求,高标准谋划建设具有世界级品质,具备国际先进管理和技术水平的国际医院,将其纳入武汉市重大项目库,构建武汉国际化医疗服务发展格局:一方面,选取重点地区或外籍人口密集区域,引入国际知名医疗集团共同运营,打造管理运营和服务方式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医院示范项目;另一方面,立足武汉现有的丰富医疗资源,依托大型三甲医院在城市发展新区或涉外医疗需求密集区的分院建设国际医疗院区,以托管、共建等形式进行国际化管理运营。

建立国际医疗服务市场准入机制,制定并出台国际医院、国际医疗部、国际医疗科室建设指南和国际化医疗服务诊疗流程及标准。探索建立国际医疗联合体。支持国际医院、公立医院国际医疗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临床急需药品、器械的进口,满足临床需要。探索搭建国际化临床试验平台,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便捷新药引入渠道。建立中医药国际医疗服务推广机制,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中医药科技成果的国际转化。建设国际化医疗团队。

高标准举办大健康国际博览会

推动武汉大健康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常委,台盟武汉市委员会主委 刘江东

科学统筹大健康产业发展。以《关于加快湖北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武汉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5年)》为指导,按照“一城一园三区”的总体布局,以产业链分工合作为牵引,促进大健康产业错位、联动、协同发展。以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为契机,积极吸引全球优质大健康资源参展,实现强链、补链、延链,推动武汉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大健康技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武汉大健康产业提档赋能。瞄准创新前沿领域,统筹医学科研院校资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在大健康领域科学前沿重要方向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发挥生物、医疗机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

设立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常态化人才交流论坛,通过论坛研讨、对接交流,吸引国内外大健康领军人才到武汉创业、就业。

国际布局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强同美国、欧洲、日本等地知名医院合作,在武汉开设国际医院,提升武汉医疗健康产业国际化程度。

推进社区养老服务

助力社会适老化建设

市政协常委,民盟武汉市委员会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 舒晓刚

提升幸福食堂覆盖率与可持续性,解决“家养”痛点。

社区从选址、建设、运营全方位给予支持,解决引入机构的后顾之忧。通过财政补贴一点、社区支持一点、税收减免一点、企业捐赠一点的“四个一点”机制,从财政补贴、场地、税收、水电气等费用以及辖区企业捐赠给予支持。

用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解决“医养”痛点。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加强老年人慢病管理。引入社区医卫志愿者加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联合社区开展上门服务。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养老服务组织(企业)开展合作,内设家庭医生工作室,派出医生驻点工作,逐步实现同步上门服务,共享老年人信息。二是开展健康意识教育。拓展宣传路径,在日常开展医疗、养老服务时,培养老年人专业化的健康生活理念。三是建设社区急救点。

推进老年大学向基层延伸,解决“学养”痛点。采取街道主管、社区主办、社会组织参与、区老年大学指导业务的模式,在街道成立社区教育学院街道分校,同时挂牌区老年大学分校。

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

推进武汉人口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常委,民革武汉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 欧阳云

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将更多符合条件的青年人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完善生育税收政策,在婚嫁环节增设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家庭为单位的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在生育环节建立多样化的生育税收奖励机制,将更多税种引入支持生育的税收优惠措施。加大生育报销比例,同时提高婴幼儿看病报销比例。

整合利用学前教育潜在的存量资源,加快消除幼儿园办托限制,支持幼儿园提供3岁以下托位,支持社会力量开办0—6岁混龄托育机构,逐步探索将6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服务和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实现托幼一体化发展。

推动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的地方,稳妥推进多校划片,采取随机派位方式入学,并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小学初中强弱结合对口直升、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薄弱初中学校等。推进中考生物学、化学、历史、地理“小四门”考试改革,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

建设全国性碳金融中心

助推碳达峰碳中和

市政协委员,武昌区政协主席 王兴文

争取全国碳市场清算机构尽快落地武汉。统筹高校、研究机构等智库平台作用,支持用好武汉双碳产业研究院,超前谋划涉碳政策、规划,指导全市各部门各尽其职,加快落实《武汉市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行动方案》,加快形成以碳市场为主体、以碳金融服务业和绿色低碳产业为两翼载体的“一体两翼”碳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以碳汇大厦为核心、环沙湖高端优质楼宇为发展空间的中国绿谷。 以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为抓手,探索出台地方相关创新政策,撬动金融资源流向低碳项目、绿色创新项目。成立武汉“碳基金”,支持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创新碳信贷、碳债券、碳保险、碳信托、碳期货等碳金融产品,为绿色低碳产业提供金融支撑,构建碳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深入推进垃圾分类

共同缔造美好环境

市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周凤华

发挥法律、经济和道德“三根杠杆”的作用。要加快制定出台《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完善垃圾分类工作的法律依据。严格落实《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各级各类主体责任。开展“分类回收特许经营权”试点,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设立资源回收基金,对回收低值废弃物的商户和居民进行补贴。探索垃圾费随袋征收机制。实行垃圾分类嘉许制度,将垃圾分类执行情况纳入文明单位、星级小区、文明家庭和先进个人评比、志愿者荣誉激励。

结合“共同缔造”行动,发挥下沉党员、物业公司和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全面推进有物业小区“物业主导+桶边引导”和老旧小区“社区主导+居民自治”两种分类模式。

建设氢能城市

共享绿色生活

市政协常委,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 金永红

发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等氢能科研优势,同氢能骨干企业联合建设一批联创实验室、应用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抢占氢能技术制高点。统筹优化氢能产业布局,大力推进产业链空白区域招商,支持氢能综合型总部、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机构等引进培育,特别是着力推动龙头企业总部、检测认证中心、专业中介机构等落户武汉,强化重点项目投资建设,推动氢能产业集群发展。 在氢能产业基础较好的青山区试点建设“氢能小镇”,全景多维度展示氢能对未来生活的清洁用能解决方案,为武汉发展氢能产业提供窗口虹吸作用。依托“氢能小镇”试点“氢能进万家”,加强氢能产业人才培育引进,吸引国内外氢能领军团队和高层次人才来汉工作。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