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客服还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服务,只有让人工的灵活精准、用情用心服务和AI的高效便捷、全天候服务互为补充、协同发力,才能更好提升为消费者服务的质量
黄红英
“是人吗?”
“放心吧,我是真人。”
经过反复确认,人工客服才“千呼万唤”出场解决问题。
你是否也有相似的经历?
近年来,在日常生活场景中,AI客服逐渐走上前台,解答着你的问题,而它的回答,有时候并不是你需要的,或根本get不到你的点。
不可否认,与人工客服相比,AI客服能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快速即时回复、同时应对多个消费者、24小时无休“在线”,数智化服务效率优势明显。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遇到客户稍微复杂的问题或个性化需求,AI客服“脑子就转不动了”,按照算法机械地“走程序”,给人一种“敷衍塞责”“踢皮球”的感觉。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近8000条投诉中包含了“AI客服”搜索词。这虽然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不够成熟导致的,但对于急需帮助的客户而言,这种明知AI有短板,偏要推在服务“前台”的做法,恐怕是相关企业的服务意识出了问题,明显是借AI逃避服务责任。
服务方式求新,必须基于提高服务质效之上。引入AI客服,如果仅仅是从企业降成本考虑,仅仅是为了求新跟风,而不是为了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服务,AI客服就不会挣下好口碑,反而让消费者“闷一肚子气”,阻碍了正常交流沟通的良性循环。
让消费者问有所答、问有所应,直观感受服务品质提升,不能简单地把AI客服推在前面,让服务主体、服务责任躲在后面,而要在提高人工服务品质的基础上,建立AI客服与人工客服良好的协作机制。当遇到AI客服无法解决问题、消费者主动要求转接等情况时,应及时转接人工客服,避免陷入无效沟通的僵局。只有让人工的灵活精准、用情用心服务和AI的高效便捷、全天候服务互为补充、协同发力,才能更好提升为消费者服务的质量。
当前,无论是建设数字政府,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还是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服务品牌,做实做细服务是重中之重。现阶段,AI客服还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服务,很多AI客服力不能及的地方,还需要有人介入、有人协调、有人解答、有人解决。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促进社会治理、解决民生难题、打通社会沟通渠道提供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