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燃气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1-30 09:57

深圳燃气(601139)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概述

  2021年,公司按照“立足大湾区、优化布局、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主线及“城中村改造攻坚决胜年”的工作要求,抢抓“双碳”目标战略机遇,克服气源成本上升和安全生产压力空前的挑战,迎难而上,顶压前行,推动深圳市“瓶改管”工程取得历史性突破,签订LNG长期采购协议,完成河北顺平、江苏涟水等城市燃气项目并购,成功控股全球第二大光伏胶膜供应商斯威克,落地光伏集中式和分布式电站项目,实现了天然气和光伏清洁能源双主业协同发展。公司天然气销售量、用户数、利润总额均创历史新高,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为公司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天然气用户数达到574万户,同比增长138万户;天然气销售量44.0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05%,天然气代输量8.1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7.00%。2021年9月斯威克纳入公司合并报表,9-12月斯威克光伏胶膜销售量1.2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6.50%,销售收入17.34亿元,同比增长72.10%,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36.95%。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15亿元,同比增长42.62%;利润总额18.34亿元,同比增长8.9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54亿元,同比增长2.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33亿元,同比增长8.75%。基本每股收益0.4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32%。

  (二)主要经营业绩

  1.持续深耕细作,巩固城市燃气基本盘

  报告期内,公司超额完成深圳市城中村管道燃气入户安装目标,全年新增城中村居民用户101万户、城中村供气点火103万户,实现“双百万”目标,深圳“瓶改管”取得历史性突破,累计完成1,002个城中村管道气进村入户,深圳市管道天然气用户总数达到375万户,管道天然气普及率达到74%。公司在深圳新增工商业用户超过1万户,创历史最高纪录,工商业用户总数达到3.19万户。在深圳以外地区,公司完成河北顺平、江苏涟水等城市燃气项目并购,累计在全国13个省区,57个城市(区)经营城镇燃气。公司积极开拓电厂用户,电厂用气量再创历史新高。

  报告期内,公司管道天然气销售量40.2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01%。按用户类型分,城市燃气销售量27.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45%,其中深圳10.4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51%,深圳以外地区16.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1.27%;电厂销售量13.2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36%。截至2021年底,公司天然气用户574万户,净增138万户。其中,深圳375万户,净增113万户;深圳以外地区199万户,净增25万户。

  2.完善LNG供应链,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公司立足长远,积极构建以长协为主、现货为辅的资源战略,不断完善液化天然气供应链。报告期内,公司先后签订广东大鹏TUA和碧辟(中国)两个LNG长协,新增LNG年供应量约57万吨/年;公司成为国家管网第一批托运商,2021年成功向国家管网深圳LNG接收站申请4个窗口期。公司首艘LNG运输船在上海沪东船厂开工建造,预计2023年1月建成交船,仓容约8万立方米,年运输能力约70万吨,届时公司LNG供应链将进一步稳固。公司为深圳市提供7天的应急储备服务,有力保障了深圳市天然气的安全稳定供应。公司下属华安公司取得LNG加注船舶装船作业资质,成为大湾区首家具备LNG加注船舶装船作业资质的港口企业,为深圳打造国际LNG船舶加注中心奠定了基础。

  为有效应对国际LNG现货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主动减少LNG现货采购和销售;公司抓住国际LPG价格低位,加大LPG进口采购量,开拓LPG深加工客户,LPG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报告期内,公司天然气批发销售量3.78亿立方米,同比下降32.78%;液化石油气批发销售量57.92万吨,同比增长22.24%。

  3.抢抓双碳机遇,综合能源实现战略性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把握双碳转型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向清洁能源综合运营商转型。2021年,公司综合能源相关收入25.07亿元,同比增长309.59%。

  在光伏领域,公司控股全球第二大光伏胶膜企业江苏斯威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辟光伏新能源赛道,在激励机制、运营资金、产业链协同方面给予斯威克全面支持,推动斯威克经营业绩创新高。公司在江苏、山西、陕西等地并购210MW光伏地面电站,成功在深圳、东莞、海丰等城市投资开发3个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积极积累光伏项目投资运营业绩和经验。

  在热电和综合供能领域,东莞深燃热电灵活应对电力交易市场变化,全年发电量13.1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06%。东莞深燃热电扩建项目第一套9F级燃气热电联产机组成功获得核准,电厂配套供热管网建设稳步推进,为下一步继续扩大热电联产规模奠定了基础。公司首个大型综合能源示范项目保定深圳园综合供能项目启动建设,建成投产后供热面积将达到约129万平方米,供冷面积约113万平方米。中标深汕科技园集中制冷项目,公司首个集中供冷项目落地,供冷面积约32万平米。获得山东鄄城第二工业园集中供热30年特许经营权,合肥市肥西县综合能源特许经营权。

  在燃料电池和氢能领域,公司与潮州三环、万国数据共同开发深圳坪山万国四号数据中心天然气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项目,打造深圳首个SOFC示范项目,提升数据中心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成功申报科技部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低压纯氢和掺氢管道输送及应用关键技术”项目,推动氢能应用研发和技术储备。

  4.聚焦客户需求,精心培育智慧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用户资源和技术优势,围绕客户需求和燃气产业链,大力发展智慧服务增值业务,培育智慧燃气技术输出能力,进一步优化新兴产业布局,构建多层次、多形态的生态协同创新体系。2021年,公司智慧服务相关收入20.71亿元,同比增长82.74%。

  公司按照“同心多元、智慧赋能、投资创造新价值”的发展理念,加大在燃气具生产销售、智慧燃气表研发制造、智慧化管网检测、燃气输配关键设备等多个领域的布局,提升智慧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燃气表、燃具、燃气保险销售实现大幅增长;赛易特公司继续加大产品开发和外部市场拓展,成功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SaaS模式的客服营销云平台,拓展贵州燃气(600903)、珠海横琴能源、深圳市住建局等多个信息化服务项目,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入选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公司控股乐山川天,布局燃气关键设备制造领域;成立中特检深燃安全技术服务公司,开展智慧管网安全技术输出。

  5.深化综合改革,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公司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求,制定《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办法》,推动64家下属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和外部董事占多数,实施新一轮长效激励约束方案,推行92家单位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完成与“十四五”发展相匹配的组织变革及管控模式优化,打造城市燃气、燃气资源、综合能源、智慧服务四大产业平台,优化深圳各区公司部门和岗位设置,提高基层管理的穿透力。建立充分竞争类企业管理新机制,推动乐山川天、斯威克等企业充分发挥经营自主权,提升市场竞争力。完成宣城深燃、乌审旗京鹏等6家公司扭亏处亏,进一步提升资产利用效率。持续开展用气营商环境优化改革,不断简化开户资料、优化服务流程,推广使用智能燃气表,深圳用气营商环境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公司持续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优化多层级创新平台和载体。公司顺利通过国高新企业再次认定,获批深圳市重点企业研究院,建成多功能科创成果展厅及智慧燃气实验室、城镇燃气大数据实验室等实验室集群。加强官产学研合作,2021年获批深圳市发展改革委5G创新应用发展首批扶持计划,“5G+智慧燃气数字赋能超大城市公共安全”“面向5G应用的燃气物联网安全接入平台”分获工信部第四届“绽放杯”应用征集大赛全国一等奖和三等奖,累计获得知识产权207项,主持或参与行业标准制定58项。

  6.持续提升管网安全,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吸取湖北十堰“6-13”燃气爆炸等事故教训,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完善“人防、技防、制度防”机制,加强燃气管道安全保护。

  在人防方面,全面落实管道保护“四个一”机制,建立与各级部门、街道办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构建企业与属地政府城市燃气安全联防联控机制。在技防方面,完善燃气压力监测装置和视频监控系统,引进PPB级检测车,运用5G无人机提高巡查频次;加强用户端安全排查整治,大力推广安装金属包覆软管,切实提高用户端本质安全水平。在制度防方面,公司建成深燃热电、华安公司、清洁能源公司等业务平台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修订《动火作业规程》等6项制度;推进管网标准化管理,全面梳理管网和生产数据,搭建生产运营管理体系。此外,公司还加强安全宣传,在户外大屏、商圈等循环播放燃气安全宣传视频,在地铁、公交车等张贴海报,在第三方工地实现宣传全覆盖,市民燃气安全意识明显提升。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天然气行业

  2021年是天然气市场非同寻常的一年。在国际上,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和北半球的气温低于常年平均水平,推动天然气需求增速超过预期。根据IEA(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同比上涨4.6%,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创造历史新高。国际LNG贸易和长距离天然气输送贸易总量同比增长超过9%,创下了历史最高涨幅纪录。但受到全球天然气上游开发投资不及预期和LNG市场整体产能下降影响,全球天然气市场供应紧张,供应紧缩已成为天然气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高涨的需求和相对不足的供应,推动国际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欧洲、亚洲等多国LNG价格均都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2021年10月,亚洲JKM标准LNG现货价格最高达到56.3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创下历史新纪录。

  在国内,经济复苏叠加“双碳”目标,带动中国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2021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7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7%,城市燃气、燃气发电和工业燃料成为推动天然气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供应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国内天然气总产量达到2,053亿立方米,比2020年增长8.2%,比2019年增长18.8%,两年平均增长9.0%。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12,136万吨,同比增长19.9%,其中LNG进口量7,893万吨,同比增长18.3%,占天然气进口的65%,管道气进口量4,243万吨,同比增长22.9%,占比为35%。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提高至45%,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LNG进口国。

  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国家管网公司整合省网,持续完善全国一张网布局,首次开放跨省管线托运能力、接收站等中长期窗口申请机制,为参与方在资源采购、储存、供应等方面增加更多灵活性。2021年,国家先后出台《天然气管网和LNG接收站公平开放专项监管工作方案》、《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暂行)》等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天然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促进管网设施高效利用,加速推动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

  2.光伏行业

  2021年,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中国光伏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5,300万千瓦,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截至2021年底,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突破3亿千瓦大关,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分布式光伏达到1.075亿千瓦,突破1亿千瓦,约占全部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在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中,分布式光伏新增约2,900万千瓦,约占全部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的55%,光伏发电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发展趋势明显。2021年新增分布式光伏中,户用光伏超过2,000万千瓦,达到约2,150万千瓦。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国际上,欧盟、美国、印度等主要光伏市场新增装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主营业务:公司主要经营业务包括城市燃气、燃气资源、综合能源、智慧服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2.经营模式:

  (1)城市燃气

  1)城市管道燃气业务。该业务为特许经营业务,目前已在广东、广西、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云南、湖南、湖北、河北等13省(区)拥有57个城市(区)管道燃气经营项目。公司管道燃气气源为天然气,在深圳,公司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广东大鹏以及国际资源供应商等气源方采购天然气向用户销售;在深圳以外地区,公司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所在地区省管网公司等气源方采购天然气向用户销售。燃气销售价格和相关服务价格受到所在地政府物价监管部门的监管。

  2)瓶装液化石油气零售。由子公司深燃石油气公司将采购的液化石油气运送到储配站进行储存、灌瓶后,销售给居民客户和工商客户。

  (2)燃气资源

  1)液化天然气批发。由子公司华安公司从国际市场采购进口液化天然气,通过槽车和管道销售给客户。

  2)液化石油气批发。由子公司华安公司从国际市场采购进口液化石油气,通过槽船和槽车批发销售给客户。

  液化天然气批发、液化石油气批发均为完全市场化业务,价格随行就市。

  (3)综合能源

  1)发电业务。由控股子公司深燃热电购入天然气发电并供热,向南方电网销售电力,向周边工商业客户等销售蒸汽;2021年10月,公司收购高邮振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项目运营公司)等四家光伏电站资产,进入光伏发电行业。依照国家政策和项目核准的并网条件,项目运营公司按照与当地电网公司签署的《购售电协议》,将光伏电站所发电量销售给当地电网公司,电价按照国家能源价格主管部门确定的区域电价或特许权投标电价确定。

  2)光伏胶膜业务。2021年9月,公司控股斯威克,进入光伏胶膜行业。斯威克主要产品为光伏胶膜,目前主要用于太阳能组件产品的封装。斯威克采购原材料后,通过自行研发的配方,使用自主设计的生产线生产产品,并以向下游国内外大型光伏组件厂商及其他行业客户销售的方式实现盈利。

  3)综合供能业务。由公司结合客户需求,利用天然气、光伏和生物质等清洁能源,向客户提供冷、热、电、氢等综合能源服务。

  (4)智慧服务

  1)增值业务。由公司向用户销售燃气具、燃气表、燃气保险等燃气周边产品。

  2)信息化服务。由控股子公司赛易特公司向燃气等公用事业企业提供信息化咨询和建设服务。3)燃气设备。由控股子公司乐山川天向燃气企业销售燃气调压器、智能燃气热交换系统、智能远程控制系统、RTU(工商业远程监控系统)、流量计、传感器,燃气撬装门站等成套调压设备和压力容器设备。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优势

  公司经营业务涵盖了气源供应到终端销售的全部环节,建立了集资源采购、接收、储运、销售一体化的LNG(液化天然气)和LPG(液化石油气)产业链,初步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为公司推进产业链整合与市场拓展奠定了基础。

  在气源供应方面,公司于2019年8月18日建成深圳市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拥有1座8万立方米的LNG储罐,1座5万吨级LNG码头,年周转能力80万吨。该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个具备自主采购能力的城市燃气储备库,依托该项目公司打通了国际天然气资源自主采购通道,建立了7天的城镇燃气应急储备气源。同时,公司还拥有广东大鹏公司10%股权,并与广东大鹏公司签订了25年照付不议的天然气采购合同,稳产期年供应量为27.1万吨;2021年7月,公司签订12年的广东大鹏LNG代加工权益相关的进口LNG合同,采购气量为27万吨/年;2021年10月,华安公司与碧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订10年的天然气采购合同,合同气量:2023—2024年22.5万吨/年,2025—2032年30万吨/年。

  公司与中石油签订了稳产期年供应量4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采购协议。

  公司全资子公司华安公司拥有2座8万立方米的LPG储罐,年周转能力96万吨,华安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进口LPG批发商之一。

  在终端销售方面,公司拥有稳定并保持持续增长的终端客户资源,在全国57个城市经营城市燃气业务,管道燃气用户超过574万户,覆盖人口超过2,000万。

  2.区位优势

  深圳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市场经济发达,拥有领先的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公司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支持天然气的清洁高效利用,正在大力推进“煤改气”、“瓶改管”、天然气发电等重点应用领域,天然气需求强劲。公司目前还在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13省(区)开展管道燃气经营,并形成了一定的区域集聚和规模效应。

  3.管理和品牌优势

  公司管理层及技术人员拥有多年的城市燃气从业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生产运营管理经验。公司被中国企业联合会评为“中国影响力品牌”;被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企业”;2009年,公司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2010年,公司投资建设的“深圳市天然气利用工程”获得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领域最高荣誉奖项之一“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并入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2011年,公司获得2010年度国家审计署“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公司获得“2011年度深圳市市长质量奖”,公司被国家安监总局命名为“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自2004年以来,公司连续十六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奖;2014、2015年度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最佳呼叫中心运营奖”;2016年,获得亚太顾客服务协会(APCSC)颁发亚太地区“最佳公共服务奖”;2017年,获得“2017中国能源企业信息化卓越成就奖”、首届深圳“十佳质量提升国企”;2018年,获得2017年度“国际杰出顾客关系服务奖”“2018年全国质量标杆”荣誉称号”;2019年,获得2018年度中国能源企业信息化管理“创新奖”、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首届“深圳品牌百强”荣誉称号。2020年,获得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2020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类一等奖;2021石油和化工行业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二等奖。

  4.技术优势

  公司获得深圳市“2021-2022年重点企业研究院”认定,形成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广东省城镇智慧燃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燃气输配及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深圳市重点企业研究院,国家、省、市多层次的“八位一体”创新载体,建立了“多层次、开放型、产学研密切结合、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科技创新体系。2018年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21年再次获得认定;公司完成了包含燃气行业网络安全技术与产业发展实验室、智慧燃气(物联网)实验室、城镇燃气大数据(管道完整性管理)实验室等的123N重点实验室群的搭建,与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建立“城市灾害事故仿真实验室”。公司与国家工信部、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华为、腾讯云、金蝶、科大讯飞(002230)等知名高校和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全面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公司还积极申报参编各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引领推动行业的发展,截止2021年底,公司主/参编各类技术标准58项目,其中国家标准18项;累计申报各类知识产权391项,累计获得知识产权207项目,其中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112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49项。

  5.公司治理优势

  2004年,公司通过国际招标招募引进了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和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两家战略投资者,形成国资、外资、民资混合所有制,实现股权多元化,建立了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2012年7月,公司成为上交所公司治理板块成份股。2012年12月,公司荣获上海证券交易所“2012年度上市公司董事会奖”。公司2012年9月成功推出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向公司68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授予股票期权并实现行权;2016年8月,公司又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公司305名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授予限制性股票并实现解锁;2021年4月,公司实施《长效激励约束方案》,通过净利润分享和经济利润奖(EP)激励对公司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核心管理人员及骨干,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6.特许经营优势

  目前公司在国内13省(区)57个城市(区)取得管道燃气业务特许经营权。

  公司瓶装液化石油气零售业务拥有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的12公斤专用钢瓶,全国唯一以橙色12公斤钢瓶充装液化石油气,具有显著的大众识别功能,核心竞争能力突出。

  2021年,公司获得以下奖项: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15亿元,同比增长42.6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54亿元,同比增长2.46%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为落实“双碳”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等重要政策文件陆续发布,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正在加快形成。中国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转型,将为天然气和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1.天然气行业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绿色清洁的低碳能源,能与可再生能源形成良性互补,是推动能源供应清洁化的重要途径,是“双碳”目标下唯一保持增长的化石能源。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2060年世界和中国能源展望(2021版)》,2020年中国人均天然气消费量约235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7.8%,OECD国家的20%左右。随着城镇化推进、管网设施完善、生活水平提升、大气污染治理及新能源融合发展需要,中国人均天然气消费有较大增长空间。考虑到天然气发电具有低碳、高效、稳定、启停快、变负荷能力强等特征,是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最佳伙伴”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稳定器”,预计中国天然气需求将在2040年前保持较快增长,峰值将近6,500亿方。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鼓励粤港澳大湾区增加天然气发电规模,完善LNG储运和天然气管网体系。《广东省城镇燃气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气源、城镇燃气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深圳都市圈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大力拓展天然气用户范围,扩大用气消费规模,持续推进“瓶改管”“煤改气”“油改气”工程,探索开展“送气下乡”工程试点,支持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实现“多用气”和推动能源消费转型升级,推动城燃企业整合改革,理顺终端用气价格机制。规划到2025年,广东省城镇燃气天然气用气量超过200亿立方米,较2020年142.9亿立方米增加39.96%。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圳要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进天然气调峰电源电站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能源网络,推动深圳市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二期扩建工程等气源项目和城市天然气输配系统建设,巩固提升“一张网、多气源、互连互通、海陆共济”天然气供应保障格局。大力推动管道天然气应用,新建住宅实现管道天然气全覆盖,老旧小区、城中村以及餐饮场所等用户实现管道天然气“应改尽改、能改全改”,到2025年,管道天然气普及率达90%以上。

  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的相关规划均大力支持天然气发展,为公司天然气主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光伏行业

  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明确了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中国《“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要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全面推进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加快负荷中心及周边地区分布式光伏建设,在太阳能资源禀赋较好、建设条件优越、具备持续整装开发条件、符合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的地区,有序推进光伏发电集中式开发,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屋顶光伏开发利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开展风电、光伏发电制氢示范。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展望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2030年达到25%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主体电源。

  从全球来看,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和参与,美国重返“巴黎协定”,欧盟《2030年气候目标计划》将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由原有的40%提升至55%,日本《全球变暖对策推进法》明确了日本政府提出的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上,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导能源。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在《世界能源转型展望》中提出,205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将提升到90%,其中光伏和风电占比63%,全球光伏装机量将超过14,000GW。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及绿色复苏的推动下,预计2022-2025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232-286GW。

  光伏行业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强劲的增长前景,为公司光伏胶膜业务和光伏发电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公司发展战略

  展望未来,公司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紧抓深圳“双区驱动”的战略机遇,落实国企综合改革部署,主动适应全球能源革命和智能时代新要求,积极推动公司发展规模和产业能级跃升,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

  “十四五”时期,公司将以“立足大湾区,优化布局,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线;贯彻实施“1234N”发展战略,围绕“迈近第一梯队实现规模化增长”1个发展目标,坚持“清洁综合能源发展的践行者、智慧低碳城市服务的先行者”2个战略定位,推动公司“从单一燃气供应向清洁能源综合运营、从数字化向智慧化、从产业集团向产业投资控股集团”3大战略转型,打造“城市燃气、燃气资源、综合能源、智慧服务”4轮驱动的业务布局,落实资本运作、科技创新、智慧转型等N项支撑保障措施,推动公司产业能级跃升,在做强做优的基础上加快做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三)经营计划

  公司2022年经营目标:天然气销售量48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销售量49万吨,综合能源营业收入60亿元。

  为完成上述经营目标,公司将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城市燃气

  扎实推进深圳地区“瓶改管”,总结一期改造经验,统筹推进二期工程;进一步挖掘优质工商业客户,保障用户拓展和气量增长;做好宝昌电厂新建9F机组的供气准备工作,推动电厂气量稳步增长。理顺管道燃气销售价格,推动建立价格联动机制。推动优质城市燃气项目并购,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

  2.燃气资源

  加强燃气资源统筹,持续深化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气源合作,积极争取气源供应量。动态优化资源结构,用好广东大鹏长协、广东大鹏TUA、华安LNG、国家国网窗口期等多路资源,优化资源成本。做好下游LNG+LPG销售,加快构建全国性资源销售供应网络。推动LNG运输船、深圳市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

  3.综合能源

  加大光伏胶膜产品研发推广力度,实施精品战略,积极拓展高端市场,实现品种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义乌二期、宿迁一期光伏胶膜基地建成投产,扩大光伏胶膜产能,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布局可再生能源和园区综合供能业务,完成保定深圳产业园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建设,推进深汕科技园集中制冷项目设计建设,积极发挥地缘优势,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公司城燃项目覆盖区域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并购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推动深燃热电新建9F机组、配套热网等重点项目建设。

  4.智慧服务

  聚焦重点产品,大力发展智能燃气表、燃具、燃气保险等成熟的增值服务,提升市场占有率。加快增值业务产品选型开发,丰富产品种类,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加强与城市燃气业务的协同,提升单位客户价值贡献度。聚焦优势领域,打造主业延伸产品品牌,发挥赛易特公司、乐山川天国高新、“专精特新”优势,大力拓展外部市场。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规避各类经营风险,但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仍存下述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1.全球油气市场动荡,油气价格大幅波动,公司的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气源成本存在大幅上涨风险,气源供应量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公司部分天然气终端市场销售价格受到政府管制,存在不能及时传导上游气价上涨的风险。

  2.公司天然气销售量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弹的情况下,公司工商业用气增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3.国家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总体思路,推进天然气行业市场化改革,随着天然气直供等政策的推进,可能会给公司现有业务和用户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4.由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原因,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国际采购业务可能面临一定的汇兑风险。

  5.光伏胶膜业务受原材料价格、市场竞争程度和政府光伏装机政策的影响较大,经营业绩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面对上述风险因素,公司将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天然气上下游一体化,用好上游接收站和管网公平开放政策,加强采购管理,坚持多气源策略,优化成本结构;积极推动政府主管部门完善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加快成本疏导;加强市场创新,发展综合能源和智慧服务业务,增强客户粘性,提升抗风险能力;加强与光伏胶膜上下游企业合作,降低市场波动风险;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减少汇率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