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如何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如何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如何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
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近期,人民日报推出“政策问答·2024年中国经济这么干”专栏,多部门有关负责人解答企业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一起来看——
提问:
如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解答: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商品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促进国内国际市场高效联动,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的重要抓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综合规划司副司长王国伟说。
新的一年,如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王国伟介绍,首先,要研究探索与成熟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供给,为经营主体提供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其次,改革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简约高效、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行业准营规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另外,还要围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产品质量安全重点领域,深化工业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和市场秩序治理,着力优化市场消费环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放心消费的信心。
“特别是要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竞争协调司副司长周智高说,要深入开展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等问题专项整治,有力纠治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限定交易、限制企业自主迁移、阻碍商品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等突出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同时,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机制。推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加快出台,完善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抽查等工作制度,统筹运用提醒敦促、执法约谈、立案调查、行政建议等多种方式,及时预防和制止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李青说,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下定决心理顺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快有关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权事权与地方政府责任的匹配,从体制上杜绝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的产生。还要着眼更高层次的统筹推进,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这三项重要改革任务需要多层次、多方面的统筹协调,形成制度合力、政策合力。
提问:
如何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解答: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以颠覆性技术和革命性创新为本质特征,有望发展成为新兴产业乃至支柱产业。发展未来产业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新的一年,如何把未来产业的蓝图变为现实,塑造发展新优势?
在“立”上厚植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未来产业是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创新而形成的产业,发展未来产业的根本出路是科技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要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前沿技术攻关。
未来产业的原创技术策源要立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战略科学家、战略企业家两个主体积极性,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机制,让“企业家出题、科学家答题”“科学家给技术、企业家用技术”。
高质量推进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培育,要立足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瞄准打造引领未来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形成给场景、育主体的政策支持方式,突出应用场景与早期市场供给,形成各类初创企业不断涌现、梯次发展的良好生态。
在“进”上寻求突破,营造优质生态环境——
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促进创新要素向未来产业聚集,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瞄准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6G、量子信息、深海空天开发等领域,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场景应用。
“接下来将继续统筹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抢占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提问:
如何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解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如何理解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如何做好这项重要工作?
“逆周期调节是通过运用一系列宏观政策工具,及时熨平经济运行可能出现的短期波动;跨周期调节加入了对中长期经济发展的考量,兼顾经济短期的周期性波动与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说。
“赤字管理、减税降费等是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有力政策工具,这些年为经济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说,当前宏观政策工具箱里财政政策工具储备充足,今年将用好增发国债、地方政府一般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工具,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适度增加财政支出规模,更好发挥拉动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循环的作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政府投资是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有力工具。今年将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发挥好带动放大效应。”王建凡表示,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很多方面还有较大投资空间,要把握投资方向,着力提高投资效率,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2024年,将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准备金等基础货币投放工具,熨平利率短期波动,为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货币市场平稳运行,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良好货币政策环境。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创新推出了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中长期需要获得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今年要进一步提升货币信贷政策引导效能,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好高质量发展。”邹澜说。
“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田轩说。
提问:
如何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
解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2023年,我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前11个月,全国一、二手房合计交易量实现同比正增长,保交楼工作扎实推进;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工作有序推进;金融机构经营和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今年将如何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积极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加强预售资金监管,防止出现新的交付风险;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导地方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落实房企总部所在城市政府和项目公司所在城市政府责任,坚决追回被抽调的预售资金。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各类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抓好“金融16条”及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各项政策落实。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目前,我国政府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从结构上看,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轻,大部分地方债务水平也不高,并有较多资源和手段化解债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要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健全化债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指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运用债务重组、置换等手段,分类施策化解融资平台存量债务风险,严控增量债务。
——推动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近年来,经过持续改革化险,高风险银行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已经较2019年峰值时压降几乎过半,存量高风险银行的改革方向和化险思路已经明确,正在稳步推动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风险较高的中小银行,要实施高强度监管,逐步使相关风险收敛。同时与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一行一策”,谋划实施改革化险的路径以及相应举措,多措并举稳妥有序化解和处置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
来源:中国政府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今年中国经济怎么干?多部门权威回应释放重要信号 中国政府网 轻触阅读原文
中国人民银行 赞 分享 在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今年中国经济怎么干?多部门权威回应释放重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