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山西省
原标题:他们突然出现在香港会场时,引起一阵骚动!完播两个多月,“繁花”继续在香港绽放
“在我以前的电影里,我在香港看到了上海,在这里,我在上海看到了香港。”
当王家卫的这段采访视频在香港国际影视展上播放时,台下响起了阵阵掌声。这位生于上海的香港导演感慨,第一次走进为电视剧《繁花》搭建的“黄河路”时,体会到了什么叫“双城记”。
近日,为期4天的香港国际影视展为维港畔落下帷幕,《繁花》剧组演员和60多家上海影视企业等集体参展,沪港两地影视从业者和相关机构部门济济一堂,共话合作。
“《繁花》不能,也不应该是‘孤品’。”此次影视展上,不少行业人士和记者聊起“繁花”现象,大家都在期待和思考,如何能让更多“繁花”在沪港两地绽放。
繁花绽放
提前一天,就有香港本地媒体打听:“《繁花》剧组什么时候来?”
当天,剧组演员突然出现在香港会展中心内时,还是引起了一阵骚动。记者还没反应过来,已被眼前的“长枪短炮”挡住了视线,参展的专业观众,瞬间变为这部电视剧的“粉丝”。可见,该剧虽已完播两个多月,但其热度并未减少。
“昨天我见了一个香港朋友,她见到我就特别激动,说终于看到‘潘经理’了。”出席此次活动的《繁花》剧组演员佟晨洁告诉记者,《繁花》在香港很流行,大家看完之后有很多讨论,不仅是因为喜欢王家卫导演,也因为对上海这一故事背景很感兴趣。
因为工作的关系,佟晨洁有很多来自香港的模特朋友,平时经常一起聊天、吃饭。“大家相处都觉得没什么界限,生活习惯上是非常接近的。”在她看来,香港和上海联系紧密,两地人员往来也很密集,两座城市之间有着文化上的共鸣,两地市民的状态也有着某种相似性,比如积极努力和快节奏的工作、面对生活独立自信的状态等。
“周围的香港朋友看过后,都觉得很‘香港’。”演员郑恺在电视剧中出演从事皮草生意的魏总,在他看来,《繁花》以上世纪90年代为蓝本进行创作,导演加入了很多美学上的点缀,不仅符合导演心中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也与当年的香港有某种相似性。
正因为这份相似,香港观众接受起来才更加无碍。更有趣的是,《繁花》中设置的许多香港元素,还曾引起在沪港企港商的关注,甚至掀起一股久违的沪港怀旧风。
例如,在《繁花》第10集,由香港演员钟镇涛扮演的香港“厨神”突然“空降”上海黄河路,带来了“仙鹤神针”“船王炒饭”等琳琅满目、活色生香的港式粤菜,帮助陷入困境的至真园“起死回生”,相关桥段一度引起热议。
在影视展现场,钟镇涛向记者回忆起这段经历时笑说:“这部剧播出后,我认识了很多厨师朋友,很多都是知名的大厨,他们会叫我去饭店试菜,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他看来,香港和上海都是国际性大都市,两地之间并不陌生,自己也深受上海的影响。“拍戏那几年我就住在上海,因此对上海很熟悉,很多地方我都去过,除了不会说上海话,我已经是半个上海人了。”
建立在相互尊重之上的交融,让佳作得以诞生。《繁花》电视剧总制片人彭绮华告诉记者,《繁花》小说原著使用沪语创作,是海派文学的高峰,电视剧尊重原著精神,所以选择用上海话来拍。至于未来是否会有类似《繁花》的作品出现,彭绮华笑答: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
各扬所长
《繁花》是一部具有沪港文化交流合作背景的电视剧,从这个意义上看,它并非“孤品”。记者注意到,今年参加香港国际影视展的不少上海影视企业,都推出了以香港文化为题材来源的作品,成为现场一道独特亮丽的文化风景。
比如,根据香港作家亦舒同名小说改编的《承欢记》,讲述了发生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里一个传统家庭的故事;同样根据亦舒作品改编的《嘘》则将“香港一家人”落地为“内地一家人”,讲述全人类共通的亲情与乡愁。
影视展开幕前一天,恰逢金庸先生诞辰100周年。来自上海的影视企业耀客传媒在翌日举行的新剧发布会上宣布,将推出系列单元剧《金庸武侠世界》,全新演绎“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该剧第一阶段作品已制作完成,预计将在上半年播出。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还邀请香港著名导演袁和平加盟,担任武术总监,共同完成该系列未来剧集的开发。
“在影视剧制作方面,香港和内地有很强的互补关系,可以互相借鉴,共同为作品加分。”上海耀客传媒首席运营官陈兆羚告诉记者,香港团队具有丰富的审美经验,对整体视觉呈现的把控能力很强,另一方面,内地在影视拍摄的大场面协调和剧组统筹生产等方面具有便利性。
陈兆羚说,在剧集制作过程中,两地会相互发挥各自长处,不仅仅局限于拍摄等某一个阶段,而是整体推动合作。此外,金庸武侠等作品,连接内地和香港的特性非常强,有很好的观众基础,也是成功的保障之一。
今年的香港国际影视展,吸引了超过25个国家及地区750多家参展商参加,组成了30多个地区展馆。对上海影视从业者来说,香港不仅是内容创作的素材来源,也是参与全球文化产业竞争的重要平台。
包括耀客传媒等在内的多家上海影视企业,已经参加香港国际影视展多年。多家影视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亚洲地区实力强劲的客户都会参展,对作品辐射国际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此外,3月这一节点上,各企业带来的影剧内容,有的是准备开机的,有的是已经杀青的,因此整体交流比较活跃,成果转化率比较高。
在此过程中,上海出品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陈兆羚说,上海影视公司在剧集调性和话题性的把握上,可以说是深耕细作,对市场保持着高敏感度,因此,很受香港和其他地区买家的欢迎。
深度合作
沪港两地在影视方面的合作,由来已久。香港贸发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钟永喜告诉记者,早年间港产电影电视剧登陆内地上,很多都是通过上海进行全国发行,两地影视行业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繁花》就是经典案例。
在钟永喜看来,上海影视拍摄具有很好的营商环境,不同于一些地方只依靠财税优惠吸引拍摄,上海更多依靠市场力量,且行业的配套服务十分到位,“这种做法更可持续,产出的内容更有生命力”。
在今年的影展现场,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秘书长于志庆见到了很多香港老朋友,他们中很多人都曾在上海拍摄制作影视内容。于志庆和他的同事们,为其在上海顺利拍摄提供了周到的服务。
早在十年前,上海就提出建立和完善上海影视拍摄服务体系,专门成立部门协助各大影视公司到上海拍摄,免费提供拍摄支持、版权交易、版权纠纷调解等各类服务。以至于过去几年,“在上海拍摄有难题,就去巨鹿路709号(协会原址所在地)。”这句话在全国很多剧组之间口口相传。
于志庆告诉记者,这一做法,其实是从香港学来的,在香港叫电影统筹服务科,协助电影业解决制作方面的实质困难。此外,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还成立了技术专业委员会,致力于向香港同仁学习先进的后期制作等技术,并和香港的导演委员会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
在于志庆看来,香港影视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和敬业态度,是非常值得内地从业者借鉴学习的。“因为工业流程完成,制作体系标准化,不同工种之间配合一气呵成、严丝合缝,哪怕是现场一个小小的场工,都非常专业,也有职业自豪感。”
“香港的导演和演员肯定是我们的老师,大家提到香港班底,就是品质保证。”郑恺告诉记者,自己刚入行时,很多导演、制片、武术指导等工作人员都来自香港,他们不仅自己能吃苦,而且为内地影视从业者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技术。
于志庆告诉记者,如今,上海很多影视项目会到香港进行后期制作,也有香港企业把后期制作技术搬到上海,两地合作日深,此外,协会每年还会邀请很多香港影视从业者到上海为内地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
今年,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与香港贸易发展局签订了新一轮为期5年的合作备忘录。面向未来,钟永喜表示,希望沪港两地在影视行业科技、人才、国际化传播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为我国影视产品走向国际做出更多的贡献。
专访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前会长田启文:电影不是一个人拍成的,我们要团结精神
近日,为期4天的香港国际影视展为维港畔落下帷幕,吸引了超过25个国家及地区750多家参展商参加,来自上海的《繁花》剧组演员和60多家上海影视企业等集体参展,沪港两地影视从业者共谋合作发展。
在影视展上,记者专访了前来参展的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前会长田启文,我们从《繁花》聊起,谈他对沪港影视合作的看法。
记者:您看过《繁花》吗?如何评价?
田启文:我看过几集,觉得很不错。不管在香港还是内地,能看到一部达到高水平的剧,一直是我们所盼望的。有评价就说,这部剧把电视剧的天花板拉高了。我觉得《繁花》的成功,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投资者看到市场依然愿意为好内容买单,因为有时候投资者的眼光是比较局限和短视的,往往跟风求快、一拥而上,又要省钱又要赚钱,这是很难做到的。《繁花》是个很好的示范,它创造了一个新概念,也证明了只要愿意为好内容投资,愿意认真花时间精力去制作,就会有好的市场回报,这是影视行业从业者需要去争取的。
记者:《繁花》讲的是上海故事,但有很多香港元素,您怎么看沪港两座城市的关系?
田启文:《繁花》描写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上海在改革开放中的故事,王家卫导演用了50多首老歌来串联剧情,其中很多是香港的金曲,这是很巧妙的手段。这也说明,香港的文化资源中有很多“宝藏”,不仅可以连接沪港两地,而且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关键的问题在于怎么合作,如何运用这些资源。
记者:能否请您讲讲个人和上海的情缘?
田启文:我和上海缘分很深,我第一部在内地拍的戏就是和上海电影制片厂合作,当时我们叫合拍片,这种合作方式是令我很开心的。我开玩笑说,现在车墩影视基地里应该还有我的“脚毛”。所以,我对上海的感情特别深厚,内地城市里,我最喜欢去的就是上海,它充满活力的氛围和包容的环境很吸引我。
记者:上海已经来香港参加影视展很多年,您觉得沪港两地如何加强影视产业合作?
田启文:就影视合作层面来看,我认为首先要考虑的是地域性,沪港两地的合作,不是简单的模仿,也不是说什么成功就去拷贝什么,更要看到的是对方的短板是什么,缺失的是什么,再去发扬光大,互补所短。直接拿来用是不行的,会造成资源浪费。
记者:我注意到,您所在的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设置了14个分会,涵盖了电影拍摄各方面。很多影视从业者提到,香港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非常值得内地借鉴学习,您怎么看?
田启文:我们不能只看到结果,没看到过程。其实香港也不是一开始就有那么多分会,是慢慢增加到现在的数量的,随着行业不断完善,逐渐细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不同细分的工种都有代表性的专业人士,能够为行业设置规范和标准,为行业进步出谋划策,同时协调不同行业工种之间的矛盾,达成某种平衡。
所以我一直有个心愿,想把我们基础性和专业性的行业规范带到内地,建立相应的标准,从而去评判行业工作人员的水平的高低,而不仅仅是靠论资排辈或者自说自话。现在我们正在大湾区开展类似的培训,让参与者知道,这个行业不是混饭吃的,而是有真正的行业认同,是要达标的。
记者:现在这个培训计划进展如何?
田启文:内地太大了,很难一下子遍地开花。目前,我们在大湾区里先试着做了一个培训基地“模板”,内地影视行业欠缺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现在看,内地不缺好演员,缺的是专业的工作人员,因为影视行业很多工种没有专门学校来教。所以我们采用专班专教的方式,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教学不以理论为主,而是以实操为主,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是要去拍戏现场学的。
记者:这方面,我觉得香港的工作人员做得很好,他们身上有种很强的职业自豪感。
田启文:在影视行业,因为香港和内地条件不一样,执行方式也不一样。因为香港地方小,不需要那么多人,一个人可以做三个人的事,所以要求个人能力很强,而内地可能一个剧组就有上百人,平均到个人的投入度和自豪感可能就少了。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香港行业内大家形成了要互相帮助的共识和氛围,因为入行门槛高,如果你口碑不行,很容易被淘汰。电影不是一个人拍成的,也不是导演一个人的光环,它是环环相扣的,没有“一个人的英雄”,我们要的是团结精神。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记者 顾杰
伴读公事、伴君行事。
伴公汀是一个时政记者部落。我们拥有一批熟识的官员、基层公务员和专家朋友。从时事政情、政策发布,到公务人员关心的话题和爱好,都可能写进我们给你的“伴公汀专报”。
搜索微信公众号“伴公汀”,或加微信号“jiefangshizheng”就能找到我们。欢迎关注,欢迎转发,欢迎点赞,欢迎吐槽,更期待你的参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