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睿数据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2-01 18:03

博睿数据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财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38.70万元,同比减少12.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23.45万元,同比减少827.6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117.10万元,同比减少1,790.94万元。

(二)研发情况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驱动发展,以技术创新为导向、产品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依托“产品+技术”的双轮驱动,以应用性能监测技术为核心,通过大数据技术和AI技术赋能核心产品,为企业级客户提供优质的应用性能管理产品及服务。公司以具有竞争优势的泛ITOM产品体系为核心,完善“以数据赋能IT运维”为理念的产品生态,构建更加敏捷、自动和智能的IT运维管理体系。

为了巩固在APM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公司通过招募行业优质的研发人员,增强核心人才的储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并集中公司核心研发资源推出全新一代端到端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产品BonreeONE,更好地满足客户对于IT监控一体化、智能化的需求,为进一步强化APM领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技术及产品情况

1、发布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BonreeONE,完成从监控工具产品到可观测能力平台的升级。

ONE平台致力于完成“一个平台,满足所有监控需求”的目标,覆盖用户、网络、服务、进程、代码、容器、主机、数据中心的全面监控,使得数据间建立关联,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还原现场,查看业务从客户端的用户旅程到服务端的调用链的处理过程。帮助企业建立云原生系统的可观测性。

ONE平台创新推出SmartGate接入能力,支持流量路由和海量探针接入,支持以PrometheusExporter形式接入数以百计的技术组件监测数据,实现了从业务、应用、服务到基础设施的全栈可观测性。

ONE平台数字体验模块推出操作分析能力,从端视角上分析用户的所有操作和其健康状况,方便用户识别体验异常点。

ONE平台创新推出低代码流式数据集成能力,支持可视化拖拽式创建数据接入流程,快捷接入多源异构数据并融入ONE产品体系,支持的异构数据包括Kafka、OpenTeemetry、SNMPQuery、关系数据库等。

ONE平台引入智能应急响应中心OneAert到警示提醒模块中,支持接入异构事件源,比如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Zabbix、Prometheus等,并通过一个平台串接运维全场景应急流程,包括接受、委派、建单、通知、屏蔽、关闭等。

ONE平台与人工智能算法中台SwiftAI无缝融合,支持在线和离线对时序数据进行异常检测、趋势预测、告警收敛、根因分析等,极大提升了运维效率,降低了人工介入成本。

2、在APM领域产品优势进一步增强,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BonreeSDK产品推出全维分析的产品能力,可以让用户按照自己设定的分析维度进行全维度数据分析,大幅提升了SDK产品的数据分析能力和产品价值。

BonreeSDK产品推出了用户运营分析在线追踪的产品能力,针对在线会话,一键开启实时调试模式,增强了SDK产品的问题追查的能力。

BonreeSDK产品推出了用户运营功能,可以呈现所有用户会话及其单击路径,帮助客户分析其用户使用问题和流失根因与业务薄弱环节。

BonreeSDK产品推出在线追踪产品功能,可以助力客户进行问题会话的调试与追踪,提升问题定位的能力。

将BonreeSDK、Browser、小程序三款产品合并为BonreeRUM(ReaUserMonitor)产品,用户可以使用一个产品实现对移动App、桌面应用、网页端、小程序等不同终端的用户性能监控与分析。

BonreeServer产品推出了基于容器与K8S的部署能力,极大的方便了用户云原生环境下的产品部署。

BonreeServer产品发布支持GO语言的智能探针能力,SmartAgent是博睿数据自研的自动化部署的一体化探针,在已支持JAVA,PHP,.net,Nodejs,.NETCore,Python的基础上,新增了对Go语言的支持。

BonreeSDK产品完成后台架构升级,进一步降低对硬件资源的需求,提升了平台的稳定性,顺利交付12306客户完成超大日活量的平稳上线。

移动端被动式性能和用户体验采集技术新增了对RNFutter、CorNet、阿里云mPaas等开发框架的支持,进一步提升了BonreeSDK产品的数据采集能力和兼容范围。

3、加速AI技术应用,AIOps赋能核心产品体验升级

公司将AI的能力进一步落地,在智能告警产品中支持了异常检测和趋势预测的能力,用户不仅能对当前的指标进行AI的异常分析,也能够对指标的趋势预测,实现双态化(当前态与未来态)的监控能力。

在ONE平台中落地了创新性的无监督知识图谱根因分析能力,根因分析准确率和效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成为国内唯一一家通过信通院AIOps能力成熟度测评根因分析模块“优秀级”的供应商。

4、云平台1.0发布,建设产品自服务能力,大幅提升SaaS化体验。

公司已完成建设云平台能力1.0,构建完善的SaaS化产品能力,包括账号、权限、文档中心、API、搜索、工单等等,为用户提供企业级产品体验,提升产品的标准性体验与自服务能力。具体如下:

①推出全新的BonreeSaaSCoud平台,初步整合全线被动式产品的公共平台能力,如用户账号体系、权限与套餐、License与计费管理,为公司被动式产品整体进行SaaS化运营转型构建基础能力平台。

②BonreeServer、BonreeSDK、BonreeBrowser、BonreeDataView四款产品实现对BonreeSaaSCoud平台接入,并完成了统一UI/UE风格的改造和优化,实现全线被动式主营产品用户体验的一致性。

5、全面拥抱国产化,支持信创生态

公司核心产品线完成信创化部署能力建设,实现在主流国产服务器(鲲鹏、飞腾、海光等)、国产操作系统(麒麟、统信等)、以及国产中间件等信创环境的兼容技术开发,完成相关部署和稳定运行测试,进一步拓展了公司产品的适用环境。同时Bonree的智能探针能力能够监控国产化操作系统、服务器、中间件的性能,并对部署在相关软硬件上的应用进行性能监控,保证部署在国产化软硬件之上的应用体验。BonreeONE、BonreeServer、BonreeSDK、BonreeBrowser、BonreeDataView五款产品进行后台架构和实施方案的改造和升级,完成对国产化信创环境的兼容,为公司未来拓展信创相关业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6、与云生态的合作进展

BonreeNet与阿里云、腾讯云分别联合发布云拨测产品,两款产品分别在阿里云和腾讯云完成上线。目前产品已经进入稳步的客户运营阶段。

7、主动式产品发布移动化产品3.0版本和移动真机的边缘硬件盒子3.0版本。

BonreeAPP的3.0版本,在原有2.0的基础之上,增加了数据采集能力。引入了信息熵与可优化延时等指标,可以帮助用户度量用户体验。增加了问题分析能力,给用户提供产品见解能力,帮助用户发现应用自身问题。BonreeBox3.0是博睿数据推出的一款应用性能监测智能硬件终端。该产品基于边缘计算模型设计,拥有强大的应用性能监测能力,区别于BonreeBox1.0和BonreeBox2.0的内部硬件集成方案,BonreeBox3.0支持手机真机插拔部署,在保证完全真实的监测环境的基础上,具有边缘计算能力强大、用户体验数据真实性高、业务适用性和兼容性高、网络连接方式全面、部署便捷、硬件损耗率低、远程维护方便、节能稳定等优点。

8、发布新产品统一智能告警平台OneAert,为企业提供故障的应急管理中心能力。

OneAert是一款能够实现多元异构告警事件统一接入、AI智能降噪收敛、故障统一管理的新一代告警平台,旨在为企业数字化运营构建智能运维过程中,降低运维处理告警事件成本、提升工运维作效率。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自成立以来,博睿数据始终秉承“以数据赋能IT运维”的理念,致力为企业级客户提供应用性能监测服务、销售应用性能监测软件及提供其他相关服务。公司主营业务属于IT运维管理领域的重要分支—应用性能管理行业。

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无论是电商通过网站平台售卖商品,还是航空公司通过APP程序售卖机票,亦或是汽车制造商通过生产管理系统进行生产排期、零部件调配,软件应用在企业的日常运营和业务开展中已无处不在。同时,消费者的行为和习惯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发生了巨大改变,应用已成为企业的品牌,只有最佳的用户体验才能赢得消费者的持续参与和信赖,进而为企业带来收入。因此,企业在运营日益复杂的应用程序和IT基础架构环境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开发、部署、更新各类应用程序以持续吸引用户、保障高质量的用户体验、提高员工生产力、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可以说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已成为企业生存竞争的关键。

公司产品可通过监测、分析、优化企业软件应用的性能状况,如APP是否卡顿崩溃、交易的响应时间、服务器负载情况等,帮助企业精准定位影响其软件应用使用性能和用户体验的原因,助力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

公司产品可供IT运维人员、开发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前端业务人员等不同角色使用,可贯穿前端网页、APP等应用、中端网络和后端服务器应用,提供端到端的统一监控视角;从界面交互的操作层到业务逻辑层、最后直击代码底层,实现全栈溯源;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创建动态基线来判定客户的应用和业务交易的健康标准,自动发现业务异常,最终以可视化图表的方式向客户展示。

(二)主要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公司以直销模式为主。公司专注于为企业级客户提供优质的应用性能管理产品和服务,下游客户涵盖金融业、互联网、制造业、能源业、公共事务业等多种行业,重点服务行业头部大客户,客户粘性较强,合作关系稳固。

公司主要采用参与各种行业活动、客户与客户之间相互介绍、电话沟通、现场拜访、参与招投标等方式拓展客户,根据客户需求采用制定方案、提供技术咨询、提供测试等形式与客户进一步接洽,若客户存在采购意向,双方则进入商务谈判阶段,根据谈判情况确定最终报价并签署合同。

2、采购模式

在经营过程中,公司的采购主要包括网络资源采购、软硬件采购、会员监测服务采购等。公司采购主要由采购部负责,其中会员的招募与管理主要由会员运营部负责。

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制度》,建立了专门的采购管理系统,当公司发生采购需求时,由需求部门具体人员在采购系统中发起采购申请,经过部门负责人、公司分管负责人、采购部门负责人审批后交由采购部具体人员安排采购,确保所需物资优质、高效供应,并不断降低采购成本和管理成本。

3、服务模式

目前,公司主要服务企业级客户。公司为客户提供持续的技术咨询服务和故障处理服务,及时发现并迅速解决客户在使用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同时还为大客户配备专门的售后技术工程师,为客户开展产品使用培训,指导客户使用公司的产品,协助客户解读性能数据、定位性能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等。此外,根据客户要求,公司技术人员还会上门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并撰写服务报告。

4、研发模式

公司设立研发部门,组建了专门的研发队伍、测试队伍,还设置了专门的代码管理、质量控制、资源调度、安全管理等岗位,确保产品研发的质量和效率。公司产品研发遵循标准的软件开发流程,自主研发流程主要为:需求分析、开发立项、设计及研发、测试、验收、培训等环节,完善、严谨的研发管理体系可保障公司产品在精准符合客户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地缩短开发周期。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是一家为企业级客户提供应用性能管理服务、销售应用性能监测软件及提供其他相关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属于IT运维管理领域内的重要分支——应用性能管理行业,是应用性能管理(APM)行业的领先厂商。公司的核心产品为“数字体验监测产品”、“应用发现跟踪和诊断产品”两大类别,并在核心产品线中加载了“智能运维”能力。经过十余年发展,构建起以应用性能管理产品为核心,以大数据分析与智能运维产品为未来发展方向的多维度、一体化产品格局。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类代码:I65)。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按第1号修改单修订)》(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门类中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行业发展阶段:

随着IT系统复杂度提升、信息量剧增、分布式架构兴起、系统环境高动态化等趋势发展,传统的IT运维监测软件已逐渐落后,以APM产品为代表的可实时进行端到端一体化监控、具备智能分析能力的应用性能管理软件逐渐引领市场需求。在全球应用性能管理领域,北美市场起步较早。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全面形成有效、完整的市场竞争格局。从2015年开始,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带动周边产业迅速崛起,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因此中国应用性能管理行业的需求日趋强烈,迎来蓬勃的发展势头。随着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加速,APM相关产品及服务正不断向金融、航空、制造等传统行业延伸。国内数字化业务的蓬勃发展势必将带动应用性能管理行业的增长。根据Gartner机构预测数据,全球APM市场在2020年约为44.8亿美元,到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1%1。

(2)行业发展基本特点:

①新基建国家战略的推进将加速各行业的数字化升级进程,带来更广泛的行业机遇

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陌生的话题,然而对于不同行业,其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却有着明显差距。新媒体、新零售等行业由于具备先天的互联网属性,信息化水平较高,其数字化转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且APM产品在上述行业中的渗透程度较高。而汽车、电力、医疗、建筑、工业、农牧业等传统领域,由于其自身信息化水平较低,数字化转型进程较为缓慢,但其庞大的业务规模和稳定增长的用户群体都决定了其未来的数字业务规模巨大。伴随着更多传统行业逐步将数字业务置于其经营和战略的核心地位,其对应用性能管理服务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因此,发力向传统行业不断渗透,提供符合相关行业需求的APM产品与解决方案,与各传统行业的标杆客户寻求合作是当下国内应用性能管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②信息安全日益受重视,国产化将是必然趋势

在IT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安全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IT国产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应用性能管理产品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在我国信息化与数字化过程升级、传统产业改造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作用。因此,APM产品国产化趋势明显,特别是在政府、金融、能源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

随着国内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持续加速,国内的APM产品也日渐完善与成熟。由于国内厂商更容易理解国内复杂的IT系统环境以及国内企业的实际需求,本土化优势开始显现,国内APM厂商的市场空间进一步释放。目前,国内APM行业尚处于市场竞争格局未完全形成,各类企业迅速抢占市场,整体处于高速繁荣发展的阶段。

③IT架构复杂度提升使得面向业务与用户体验的统一监控平台成为必然

数字化转型将继续推动数字业务增长,数据量规模将大量增加,且IT环境复杂度日趋提升。这也导致从分散的监控工具的角度去监控与管理IT系统不足以保证数字业务成功。企业需要改变其监控方式,建立自上而下从基础架构到应用程序的监控与管理能力,并实现IT系统与用户体验的关联分析,持续提升数字化业务的可观测性,并基于一体化可观测平台提供的高质量的数据实现运维系统真正的智能化。因此,端到端、全链路、面向业务与用户体验的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是当前APM产品主要的发展方向。

④IT运维市场融合发展,APM正向邻近领域延伸

虽然今天的“监控类”产品在ITOM领域中还是相对独立的运维工具,但未来其将向邻近领域逐渐延伸,与另外两大类别——自动化工具和IT服务管理工具(ITSM)高度集成、紧密融合,形成“监”、“管”、“控”三位一体的IT运维管理生态体系,全面提升企业IT运维服务架构的自动化程度和灵活性。

首先,监测工具可与自动化工具(如应用程序发布编排工具)相集成,在软件的敏捷开发和运营实践(DevOps)工具链中高度融合,发挥协同作用,对企业软件应用迭代更新的有效性做出自动化智能决策,减少应用更新过程中繁复的手动流程。其次,监测工具可与IT服务管理工具相集成,加载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监测工具可以帮助IT管理部门精准告警,甚至可在问题蔓延前预警问题,自动管理和调配IT系统资源,实现性能问题的全自动预警、告警、决策与管理。

(3)主要的技术门槛:

①建设功能完备、高性能、一体化的应用性能管理产品,实现端到端全链路的全栈式的监控,研发技术难度高

应用性能管理产品涉及注入事务流程模拟及回放技术、探针大规模自动化部署技术、多语言多系统框架数据采集技术、海量数据(603138)实时处理分析技术等多项监测技术难点,在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及分析等环节均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应用性能管理产品需要满足高性能、稳定性、可扩展性、跨平台、跨语言的要求,这需要开发商具备优秀的软件架构能力和底层技术研发能力。

②应用性能管理产品需搭载AI能力实现分析与决策智能,人工智能技术门槛较高

AIOps是将AI技术应用到IT运维领域,提升效率和创造现实价值的“工程化”过程。在AI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将面临多项技术难点。

I多维度、多数据源、海量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处理算法的应用是以数据为前提的。

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日志、异常、告警、状态报告等海量数据。在有数万台服务器的场合下,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是数亿级的,存储量是TB级别的。而这些海量的数据也往往来自于不同的IT运维工具。如何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收集、清洗、存储、关联分析等,保证AIOps平台的高质量的数据来源是一个技术难点。

IIAI工程化的复杂性目前,机器学习是AIOps的重要手段,同时还涉及自然语言处理,高级搜索,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如何将这些领先的技术综合应用到IT运维领域达成实际“工程化”的落地效果而非AIOps的简单算法落地,是面临的另外一个挑战。

III复杂业务模型下的故障定位与修复当前复杂的业务模型使得定位故障很困难,发现根因问题成本较高。一个问题的追查往往需要多部门合作,开发、运维人员相互配合分析。现在的大规模系统很难找到一个能掌控全局的人。通过AI技术进行故障定位、告警处理、根因分析、故障自愈可以大幅度降低问题的追查难度,提升运维效率。但是并非用了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故障定位的效果就一定很好,这取决于很多因素,首先需要建立复杂业务系统的关联性,为智能化提供自动化、标准化的支持。在此基础上针对智能化的能力比如特征工程、算法模型、参数调整、数据清洗等,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学习。

③新兴技术导致IT系统更新频繁,应用复杂度急剧升高带来监控的新技术挑战

当下,企业正逐步加快数字化变革的步伐,导致IT系统更新频繁,应用复杂度急剧升高。微服务、容器化等云原生技术也从之前仅有技术型公司关注的前沿技术逐渐在传统企业中兴起,同时云计算服务则早已经成为企业大规模运营数字业务所必备的技术服务。越来越多的前沿技术正在被广大企业大规模应用,使得APM产品对数据采集和分析的难度与成本大幅提高。因此,增强APM产品及服务对于当下新兴技术的适应性,更好的兼容云计算、容器化、微服务等创新技术也是应用性能管理行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挑战。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公司产品性能优越,构建了一整套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体系和产品体系,具有较强的技术先进性。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紧跟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行业前沿技术的发展变革,持续不断的推陈出新。公司专注于企业IT运维管理中的应用性能管理领域,以APM相关产品和技术为主体,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应用性能管理的需求和实践,持续开展创新迭代,已自主研发28项核心技术,形成了覆盖桌面端采集、移动端采集、服务端采集、数据存储和分析、AI智能分析五大领域的技术群,在多项技术领域已取得业内领先地位,并获得14项已授权技术发明专利,103项软件著作权。公司持续发力机器学习、文本语义分析、图像处理等前沿技术领域,进一步加强产品的融合分析能力,打造应用性能监测产品的智能引擎,已构建了一整套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体系和产品体系,具有较强的技术先进性。

(2)拥有深厚产品研发和客户服务经验,产品体系健全而丰富

基于多年的产品建设与技术积累,当前博睿数据产品已经覆盖了包括数字终端体验(DEM)、网络性能(NPMD)、应用性能(APM)、基础设施(ITIM)等全面的监控能力,并推出新一代端到端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产品BonreeONE,为企业提供从代码到用户的全面的系统可观测能力。产品体系的完善性领先于行业同类厂商。公司多年持续投入研发,目前已经在智能探针技术、大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上建立了较强的技术竞争力。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云计算时代、容器与微服务技术蓬勃发展,使得应用性能管理日益重要

企业正逐步加快数字化变革的步伐,应用复杂度急剧升高,导致IT系统更新频繁。为适应海量、高并发、应用快速部署升级、资源弹性拓展的需求,微服务、容器化等技术成为企业IT架构的主流趋势,而云计算服务则已经成为企业大规模运营数字业务所必备的技术服务。云计算、容器与微服务技术的发展使得IT运维和故障检测难度大幅提升,传统人力排查方式已经无法高效、准确定位系统故障,应用性能监测(APM)逐渐成为更加重要的监控手段。因此,增强APM产品及服务对于当下新兴技术的适应性,更好的兼容云、容器化、微服务等主流技术也是应用性能管理行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2)人工智能赋能运维场景,AI技术带来应用性能监测产品体验升级

智能运维,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运维领域,结合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提升IT运维效率,实现机器自我学习、自行分析决策、自动化执行脚本,进一步解决自动化运维无法解决的问题。Gartner早在2016年即已提出基于大数据及算法的智能运维概念,根据Gartner预测,2023年,40%的DevOps团队将使用AIOps平台功能来增强应用程序和基础架构的监控工具2。

AIOps增强了IT运维的能力,包括异常检测、事件关联和根本原因分析,以改善监控、服务管理和自动化任务。因此企业对AIOps的兴趣与日俱增,希望通过AIOps能力使IT运营变得更加主动和可预测的方式。

(3)加载AIOps的应用性能监测产品将逐步取代传统的IT监测软件

IT系统复杂化和高动态化已成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构成IT系统的组件规模持续扩大,组件之间的交互模式也日趋复杂,且各组件的变化越来越频繁,由此将引发IT运维数据种类及规模的指数级增长。传统的IT运维软件各自之间相互独立,存在数据割裂,主要依靠大量人力凭借经验逐个排查系统各组件之间的问题,运维质量低下、耗时耗力、成本高昂,却仍无法快速、精准的定位并解决性能问题。未来,国内的IT运维管理市场将由低效的传统运维逐步向智能运维过渡,通过加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真正实现IT管理服务体系的高度智能化和完全自动化。可以说,具备统一监控视角,且加载了AIOps能力的应用性能监测产品将逐步替代传统IT监测软件。

(4)5G与物联网将激发新的业务增长点与新的产品需求

目前,中国的5G商用计划已逐步启动,5G具备更高速率、更低时延和更大用户连接能力等显著特征,不仅能满足人与人的通信,还能满足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的时代即将到来。5G网络的规模化布局将进一步刺激物联网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相关应用也将大量涌现,诞生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慧农业、智慧物流、车联网等新兴业态,物联网终端设备类型和规模也随之爆发式增长。如何提供卓越的用户感知体验将成为物联网应用提供商面对的巨大挑战,也将成为应用性能管理行业的巨大潜在市场。根据艾瑞咨询测算,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量达到55亿个,同比增速高达75.6%。到2023年,中国物联网连接量将增长至150亿个3,APM厂商将从物联网设备应用性能管理的需求中充分挖掘市场机遇。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发明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103项。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形成的核心技术包括“移动端APP在线事务流程脚本录制及自动回放技术”、“服务端应用逻辑拓扑结构自动发现技术”、“海量数据大并发实时接入与在线离线处理技术”等共计28项,在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分析等环节均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为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3.研发投入情况表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行业领先的产品体系与产品能力

①产品体系全面:基于多年的产品建设与技术积累,当前公司产品已经覆盖了包括数字终端体验(DEM)、网络性能(NPMD)、应用性能(APM)、基础设施(ITIM)等全面的监控能力,为企业提供从代码到用户的全面的系统可观测能力。产品体系的完善性领先于行业同类厂商。当前公司产品可以对企业所有应用(网页、APP、小程序、服务器等)进行实时、全栈式(IT系统架构的体验层、业务层、服务层、进程层、系统层等)、全生命周期(开发、测试和运营)的监控和管理,可以追踪、分析每一位用户每一次访问时的系统运行情况。运维人员可通过公司产品随时知悉IT系统是否发生响应缓慢、系统宕机等问题,以及何时发生的,还可在系统发生性能问题时自动定位问题代码,帮助运维人员快速排障。

②技术能力领先:

I智能探针能力:公司自研智能探针技术可以实现无需手动代码植入即可实现实时采集服务器应用程序中每一个代码的运行耗时数据,当客户的业务请求处理发生错误或者响应缓慢等问题时,帮助客户将性能问题精准聚焦至代码级别。

II大数据处理能力:当数据采集工作完成后,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分析。对于企业级客户来说,大型APM产品后台数据存储量可达PB量级,单次分析请求数据集可达到上亿条,且对数据响应时延的要求极高,一般要求秒级响应。公司自研的大数据技术实现PB级数据低成本、高可靠的存储与秒级响应分析。

III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在APM技术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运维思想。基于AI实现了智能异常监测、智能告警和根因分析能力,大大降低了运维的复杂度,提升了问题追查的效率,实现开箱即用的AI产品能力。

2、研发优势

公司目前在国内APM行业的技术实力处于行业领先。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紧跟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行业前沿技术的发展变革,持续不断的推陈出新。在为企业级客户提供应用性能监测服务、销售应用性能监测软件及提供其他相关服务的过程中,公司建立了一支专注本领域的技术专家队伍。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发明专利14项,已获得软件著作权103件。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形成的核心技术包括“移动端APP在线事务流程脚本录制及自动回放技术”、“服务端应用逻辑拓扑结构自动发现技术”、“海量数据大并发实时接入与在线离线处理技术”等共计28项,在应用性能管理领域的大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分析等环节均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为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公司已掌握了模拟用户监测和真实用户监测所需的覆盖多种主流操作系统平台和多种互联网服务模式的数据采集技术,可从数据的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全面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数据采集需求。同时,公司基于以数据为核心的现代大数据管理架构,研发了先进的数据处理引擎,具备海量数据的高并发实时接入、存储、在线与离线分析计算能力。在数据采集功能全面、精细的基础上,公司已具备成熟的端到端全链路数据融合分析计算、跨多层架构关联分析、底层代码全栈溯源的数据分析能力。以上述技术为基础,公司构建了具备统一性、可扩展性和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性能管理体系,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公司将继续积极研发AIOps领域相关产品和技术,拓宽产品和服务能力,新研发出了新一代端到端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产品BonreeONE,实现了主营产品的换代升级,其中新推出的故障智能根因定位功能通过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智能化运维(AIOPS)能力成熟度”根因分析能力“优秀级”评测,为公司产品和服务能力向统一化和智能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四、风险因素

(一)尚未盈利的风险

(二)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为知识密集型、技术驱动型产业,对专业技术人员依赖性强、人员流动率高、知识结构更新快。公司为了增强长期持续盈利能力,持续吸纳核心人才,人员投入有所增加。如若未来人力成本继续增加,而公司新客户、新产品、新业务的开拓速度未达预期,或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导致收入增长速度低于成本费用的增速,短期内可能存在经营业绩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三)核心竞争力风险

1、APM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新兴行业,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发展非常活跃,若公司不能及时、准确的把握国内外相关行业最新的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动态,或不能将相关新产品和新技术快速掌握,并实施应用产业化,则有可能被相关行业竞争对手超越,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会明显下降,最终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APM行业是高新技术行业,目前国内从事本行业资深技术人才较为匮乏。若公司无法从相关行业引入或自行培养新的高级技术人才,则可能造成公司产品和技术发展落后于市场发展的风险,最终形成对公司经营业绩的不利影响。

3、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项知识产权,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公司已与核心技术人员和涉密员工签订了《保密及竞业禁止协议》,但仍不能完全规避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失密的风险。如果出现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导致技术机密泄露的情况,即使公司借助司法程序寻求保护,仍需为此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将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新产品的研发带来不利影响。

(四)经营风险

1、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各报告期末应收账款逐年增加。受到市场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以及部分客户自身经营状况的影响,客户付款流程滞后,应收账款有所增加。尽管公司已经制定了适当的信用政策,但公司若未能继续在实际运营中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管理,或客户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困难,则公司可能面临因应收账款发生坏账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风险。

2、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和人力成本上升的风险

公司所处应用性能管理行业为知识密集型、技术驱动型产业,对专业技术人员依赖性强、人员流动率高、知识结构更新快。目前,我国的IT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公司虽然自成立以来已培养了具有较强专业技术和项目实践经验的人才,形成了稳定的核心技术团队,但随着公司业务进一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随着未来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生活成本上升以及政府部门社会保障政策执行的调整,公司的人力成本可能存在上升的风险。如果出现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或由于市场人力成本上升速度过快未能及时引进新的专业人才,将对公司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降低公司竞争力,影响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3、新产品市场开拓风险

公司2022年打造行业领先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BonreeONE,实现产品从监控工具到可观测平台的战略升级,BonreeONE作为新产品,需要与原产品进行双引擎交替,如果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无法得到客户的认可,公司产品市场及业务的拓展将面临一定风险。

(五)财务风险

公司客户行业标杆客户为主,应收账款总体质量较好。如果客户信用发生重大变化或公司采取的收款措施不力,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将会加大。公司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有效控制应收账款风险,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

(六)行业风险

APM行业整体具备较高的行业壁垒,且公司是国内行业的先行者之一,目前在行业内已形成较强的技术和产品优势。未来,随着APM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将会加剧,行业内新进入者和海外参与者将不断涌现。若公司不能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保持核心竞争力,则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可能将影响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

(七)宏观环境风险

本公司所处的行业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类,行业供求状况与下游产业的需求量紧密相关,受到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变化和产业政策的影响,本公司下游产业如果因“降本增效”导制需求量有一定波动,从而可能对本公司的产品的需求造成影响。

(八)存托凭证相关风险

(九)其他重大风险

1、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用户数字化体验产品升级建设项目、应用发现跟踪诊断产品升级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由于项目投资规模较大,市场环境、技术发展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技术研发不能紧跟行业变化趋势、市场开拓未能达到预期的风险,可能导致项目不能如期完成或不能达到预期收益,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2、税收优惠政策变动风险

2014年10月30日,本公司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和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批准并公示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为GR201411002884,有效期三年。到期后,公司2017年10月25日,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和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批准并公示继续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为GR201711001453,有效期三年。到期后,2020年12月2日,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和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批准并公示继续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2011005253,有效期三年,高新技术企业可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若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发生变化导致未来公司不能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者无法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38.70万元,同比减少12.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23.45万元,同比减少827.6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117.10万元,同比减少1,790.94万元。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行业概况

(1)IT运维管理行业概况

IT运维管理(ITOM)是指采用专业的信息技术和方法,对软硬件环境、网络、应用系统及运维服务流程等进行综合管理,其目的是保障系统与网络的可用性、安全性和业务的持续性4。

ITOM行业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伊始就已诞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全球各行各业纷纷进入数字化转型阶段,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吸引客户、推广产品、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优化用户体验。日渐庞杂的数字化业务使得企业对IT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IT信息系统项目的成功标准也已经由建设移交转变为保障数字化业务的持续交付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因此,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有效的实施IT运维管理能够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可为企业高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2)应用性能管理行业概况

现代的ITOM软件是由一系列套件组成的复杂软件生态体系。Gartner将ITOM工具分为三大领域,分别是监控类、管理类以及自动化类(又称为IT运维的“监”、“管”、“控”)5。其中,监控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已超过40%6,而监控类产品中,应用性能管理产品又较为重要,Gartner自2012年起已将APM作为独立的细分行业进行市场分析和调研,因此,可以说应用性能管理行业是ITOM领域的重要分支。

APM软件主要通过监测、诊断和分析复杂软件及应用程序的性能问题来保障其良好稳定运行,产品可供IT运维人员、开发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和前端业务人员等不同角色使用。

简单来说,一款优异的APM产品应可以对企业所有应用(网页、APP、服务器等)进行实时、全栈式(IT系统架构的体验层、业务层、服务层、进程层、系统层等)、全生命周期(开发、测试和运营)的监控和管理,可以追踪、分析每一位用户每一次访问时的系统运行情况。如航空公司的运维人员可通过APM软件随时知悉订票系统是否发生响应缓慢、系统宕机等问题,以及何时发生的,且新一代智能APM产品还可在系统发生性能问题时自动定位问题代码,帮助运维人员快速排障。

2、行业格局

(1)海外市场竞争格局

纵观全球应用性能管理领域,北美市场起步较早。由于北美地区的数字化业务发展较为深入,企业极为重视自身IT系统及软件应用运行过程中的性能状况,因此企业对于应用性能管理产品的数据来源:《2018年中国企业IT运维管理市场报告》,艾瑞咨询5数据来源:《ITOperationsManagement2025:ShifttoSucceed》,Gartner 6数据来源:《MarketSnapshot:PerformanceAnalysisSoftware,Worldwide,2017》,Gartner需求强烈,市场规模较大,市场成熟度较高,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全面形成有效、完整的市场竞争格局。其中,总部基于北美市场的Dynatrace、NewRelic、AppDynamics、Datadog四家专业APM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2)中国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的应用性能管理行业起步较晚,企业对于APM产品的需求仅在近几年内才随着国内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持续加速而逐步释放。

从国内市场竞争情况来看,由于国内厂商更容易理解国内复杂的IT系统环境以及国内企业的实际需求,且在如今大国博弈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习总书记“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的快速推进,我国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等均已陆续开始将国际化的APM、NPM等ITOM软件工具向本土化过渡,因此,国内市场处于以国内厂商为主、国外厂商为辅的竞争格局。目前,大部分国内厂商尚处于技术积累、产品线完善、行业渗透、客户培育、需求挖掘等阶段,行业内已陆续涌现诸多优质企业,主要包括博睿数据、飞思达科技、基调网络、蓝海讯通、云智慧等专业的APM厂商。

目前,国内APM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市场集中度低。公司是较早进入APM行业的先行者之一,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累积,已成为APM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

3、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IT系统复杂度提升、信息量剧增、分布式架构兴起、系统环境高动态化等趋势发展,传统的IT运维监测软件已逐渐落后,以APM产品为代表的可实时进行端到端一体化监控、具备智能分析能力的应用性能管理软件逐渐引领市场需求。随着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加速,APM相关产品及服务正不断向金融、航空、制造等传统行业延伸,APM行业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根据Gartner《Forecast:EnterpriseInfrastructureSoftware,Worldwide》预测数据,全球APM市场2024年的市场规模约为68亿美元,2019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9.8%。

APM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五大方向:传统行业数字化、监控产品一体化、IT运维智能化、关键软件国产化、产品交付云化。

(1)传统行业数字化

随着2015年国务院提出“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家重点战略发展方向,然而对于不同行业,其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却有着明显差距。新媒体、新零售等行业由于具备先天的互联网属性,信息化水平较高,其数字化转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且APM产品在上述行业中的渗透程度较高。而汽车、电力、医疗、建筑、工业、农牧业等传统领域,由于其自身信息化水平较低,数字化转型进程较为缓慢,但其庞大的业务规模和稳定增长的用户群体都决定了其未来的数字业务规模巨大。

伴随着更多传统行业逐步将数字业务置于其经营和战略的核心地位,其对应用性能管理服务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因此,发力向传统行业不断渗透,提供符合相关行业需求的APM产品与解决方案,与各传统行业的标杆客户寻求合作是当下国内应用性能管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2)运维产品一体化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突破与发展,使得企业IT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线上业务链条日益繁复,部署方式、接入设备、产生的数据种类更加复杂多样,企业所需运维的环节也不断增加,可能造成性能问题的根因也呈指数级增长。为了能够更加精准的定位线上业务链条的各类性能问题,企业逐渐产生了对于IT基础架构、前端应用程序、网络环境、服务器性能、底层日志数据等多维度的监控管理需求。

虽然目前企业可向IT运维市场中不同细分领域的专业厂商单独采购各个运维环节所需的运维工具,但会出现运维工具过于冗杂、不同厂商的产品监控视角分散、所采集的数据相互割裂、IT运维管理信息纷繁复杂、难以综合性处理分析、难以互相兼容等诸多问题。且若IT各环节监控软件相对独立,则一旦出现性能问题,运维人员需要从网络、主机、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存储、应用等不同环节分别查找原因,工作量较大,且缺少明确的方向,导致各部门的沟通成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过大,定位问题的效率和准确度却较低。

因此对于APM厂商来讲,一方面,需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监控产品体系,形成贯穿线上业务链条各个环节、打通各个维度和层级数据的一体化产品组合;另一方面,逐渐向ITOM“监、管、控”三大领域中的其它两大领域——管理和自动化横向延伸,具备向客户提供并非是单一功能性监控产品,而是一套整体的、统一的IT运维解决方案的能力,亦是该行业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

(3)运维方式智能化

智能运维(AIOps)概念由Gartner在2016年率先提出,是指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IT运维管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行业内普遍认为AIOps将是IT运维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目前,全球APM行业正积极投入到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领域的相关实践中,尝试在APM产品中实现智能运维功能。随着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整个IT运维市场也逐渐向着智能运维方向迈进。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驱动发展,以技术创新为导向、产品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紧密跟随应用性能监测技术的前沿发展趋势,践行行业技术先行者的角色定位。经过十余年的行业深耕,公司目前的技术水平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核心环节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满足国内客户不断变化升级的市场需求。

公司将继续紧跟科技发展趋势,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全系列产品体验智能化升级;持续开展对新的新监测技术手段的探索与尝试,提升微服务架构等复杂环境下的产品的观测能力;积极开展应用性能管理服务在云服务模式下的实践;同时密切关注5G以及物联网对产业带来的重要影响。

公司发布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BonreeONE,完成从监控工具产品到可观测能力平台的升级。致力于完成“一个平台,满足所有监控需求”的目标,覆盖用户、网络、服务、进程、代码、容器、主机、数据中心的全面监控,使得数据间建立关联,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还原现场,查看业务从客户端的用户旅程到服务端的调用链的处理过程。更好地满足客户对于IT监控一体化、智能化的需求,进一步强化APM领域的发展。

公司专注于为企业级客户提供优质的应用性能管理产品和服务,重点服务行业头部大客户,客户粘性较强,合作关系稳固。销售策略是以行业为主导,通过行业头部客户的成功案例,在行业内部做快速的推广。公司主要客户在互联网领域有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新媒体领域有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网(603888)股份有限公司等;金融领域有中信建投(601066)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另有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601728)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分公司等其他领域的客户。

(三)经营计划

在产品方面,公司持续提升APM方向全系列产品的平台化能力,打造行业领先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BonreeONE,实现产品从监控工具到可观测平台的战略升级。布局CMDB、ITSM等业务领域,推出完善的IT运维方案。建设公司的SaaS云平台能力,提升产品的自服务属性。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IT系统的智能化见解能力。为行业客户提供易用、统一、全面、智能的IT运维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市场及销售方面,公司将加强金融、互联网和政企三个行业方向,通过加大营销投入、优化服务模式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全国性服务覆盖能力。公司以客户为中心展开业务,并形成前期的市场营销,中期销售技术服务和售后客户成功服务的前中后三大业务部门,提升行业客户的满意度;公司将以构建行业解决方案为基础,加强渠道建设,提升行业客户深挖与覆盖的能力。

在销售管理方面,公司将加强对中层管理干部的储备、培训与能力的提升;建立以销售总监和技术经理作为中层干部的核心,以行业销售与技术支持相结合,形成以区域为基础的业务拓展模式,深度挖掘行业客户的业务增长潜力。

公司将根据战略规划及经营目标,优化组织结构,完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用人机制,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及管理水平,支撑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