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税映初心七十载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30 02:18

翻开新中国成长史,一部税收改革发展史蕴含其间。从起步、发展,再到变革、成长,新中国税收事业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历史瞬间,“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诚挚初心已伴随新中国走过70个春秋。

税制改革顺应时代助力发展

从1950年到1977年,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从26亿元扩大到413亿元,28年增长超过14倍,年均增长10.5%。为适应经济社会变化,我国进行了一些税收调整措施,如减轻农村税收负担等,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

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税收制度也同步发生深刻调整,特别是开展“利改税”改革,大幅增加了税收收入规模,提高了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北京税务博物馆陈列着一张1983年3月2日的《人民日报》,记录着那段关于“利改税”的往事。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利润全部上缴国家,开支则由国家财政下拨。1983年1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第一步“利改税”,即“以税代利,税利并存”,企业上缴55%的企业所得税,剩下的45%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分成。同年3月,《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电讯:《利改税是改革方向》,同时还配发了一篇社论。

实行第一步“利改税”后,当年就获得了明显成效,与1982年相比,1983年实行“利改税”的企业产值增长9%,利润增长10.9%。1984年10月1日,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国营企业实行第二步“利改税”,从“税利并存”逐步过渡到完全以税代利。前后两次“利改税”把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以税收的形式固定下来,引领中国税制改革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利改税’是中国税收走向现代化的里程碑事件,甚至可以说,是推动改革开放进程的关键一步。”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

在河北省灵寿县南寨乡青廉村,一位普通农民王三妮,自费近8万元,耗时2年,铸成一尊青铜鼎,取名“告别田赋鼎”,为取消农业税而“铸鼎记事”。

2006年,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古老税种——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是一件值得铭记的大事。王三妮回忆说,取消农业税,大幅减轻了农民的税收负担,“三农”经济迎来了新的春天,他要用这种古老而庄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当历史的车轮前行至2012年,根据国务院部署,自2012年1月1日起,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同年2月1日上午,上海市浦东新区税务局成功受理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的上门申报,开出全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首张服务业增值税缴款书,涉及增值税税额6808987.69元,拉开了此后8年间增值税改革的序幕。

基于上海试点的积极成效,“营改增”试点范围持续扩大,直至2016年5月1日,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实现增值税对货物服务的全覆盖,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中国税收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也在共和国税制改革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笔迹。”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和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这样评价。

改革永无止境,优化税制的步伐也从未停止。新世纪以来,从全面取消农业税到实现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从不断上调个税“起征点”到消费税的不断调整,再到2018年以来,环境保护税法、烟叶税法、船舶吨税法的实施,个人所得税、耕地占用税等都启动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税制改革呈现出多税种并进的态势,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税收扶持利企惠民增添动能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也是最忠实的书写者,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还是如今创新引领、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引擎,一部新中国经济史,也是一部税收利国利企惠民的发展史。

数据显示,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79亿元,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90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远超世界同期增长水平。“举世瞩目成就的背后,税收服务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值得肯定。”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樊勇如是说。

作为实体经济代表的制造业,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跨越中,充分印证了这一结论。

江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74年的常熟国营低压开关厂。回首企业发展历程,公司法人王春华说,“企业亲身感受到了国家政策对制造企业的大力扶持,特别是减税降费有助于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让我们更有信心面对西门子、施耐德等老牌国际企业的竞争。”

上世纪九十年代,常熟开关厂缺技术、缺市场,出现连年亏损。为了摆脱困境,企业先后进行了六次改制,每次改制过程中税务部门均从政策专业角度提供建议帮助。给王春华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其中明确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3%降低至15%,减税幅度超过了50%,企业获得了超千万级的红包,也帮助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为制造企业注入强劲动能,让“红包雨”从“纸上”走到“账上”,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幸福账单。“今年以来,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让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我们在政策扶持下,继续苦练内功、做好自己的事,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奋勇前行。”企业财务负责人徐志刚说,因深化增值税改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今年常熟开关减税降费总额预计将达3500多万元。

这样的故事正在全国各地上演,在广东深圳,我国本土企业高端智能制造代表大疆集团近年发展势头良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从成立之初直到今天,都离不开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特别是今年的减税降费为公司节省资金、降低产品价格、增加研发投入提供了支持,让公司至少提高了2.6%的国内销售额。

今年是大疆软件享受软件企业“两免三减半”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减半期”,企业所得税税率降到12.5%,直接节省了390多万元税款。而增值税税率降至13%后,预计全年能为大疆节省1.7亿元增值税。

随着深化增值税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社保费降率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落地实施,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1709亿元,其中减税10387亿元,全年预计减税降费2万亿元。以减税降费为代表的新时代税收扶持,正促使中国企业在转型升级征程上“腰杆更挺”,助力中国经济在发展前行道路上“昂首阔步”。

坚守初心便民服务砥砺前行

服务好不好,人民群众的感受最真。在安徽,从事数十年财税工作的会计老张对企业办税方式的改变印象尤为深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会儿办税,每天双手打算盘,两腿跑马路,笔墨填报表。现在上网就都能办好,我感慨的是时代进步让我这代人也搭上了顺风车。”张师傅看来,办税从“马路”到“网路”、从“纸上”到“指尖”的变化,是70年来国家发展日新月异的一个缩影。

全国各地的办税厅里,“排成长龙”的现象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智慧化的“指尖服务”。工作人员耐心地通过电话、网络或现场指导纳税人如何网上操作,微信平台、办税客户端等税务智能产品正在被广泛应用。

以办税“指尖革命”为代表的税务部门便民办税措施,正从根本上悄然改变着传统办税模式。如今的中国,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税务部门积极创新主动作为和为纳税人智能办税提供了雄厚的技术支撑。

“2019年底前对纳税人向税务机关报送的资料再精简25%以上”“年底前实现70%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在数字产业快速提档升级的基础上,今年税务总局连续出台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多项硬举措,一大批利民便民惠民的税收新服务在全国迅速推开。

7月份,推出第一批便民办税缴费十条新举措,实行出口退税“无纸办”、实名信息“前置采”、资料不齐“容缺办”等便民服务,为纳税人、缴费人增进便利。

8月底,从便利申报纳税、优化办税服务、便捷发票使用、完善信用建设、加强咨询辅导等5个方面再推出十条具体举措,下更大决心解决好纳税人、缴费人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和难点

9月初,发布《全国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3.0版),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措施,进一步提高税务机关纳税服务水平,最大限度规范税务人,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

放眼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办税服务创新不断涌现。在浙江,税务部门在办税流程上从“纳税人视角”对办税事项进行整合归并,实现了“申请开具社会保险费缴费证明”“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等六类民生事项仅凭居民身份证即可“一证通办”;在安徽,多部门联动推进简易注销,通过修订省工商、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协作备忘录,细化简易注销处理流程,大大方便了当地企业。

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我国纳税指标排名比上年提升了16位,这是税务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

70年筚路蓝缕,70年风雨兼程,70年间一代代税务人为民服务的初心依旧、使命未改。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怀揣美好愿景的中国税务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初心使命,奋力开启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新征程,为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