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2-02 22:13

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活动描述

2010年3月7日15:00,人民大会堂举行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中国网:

今天下午3时,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进行大会发言。

2010-03-07 14:57:08

中国网:

大会堂铃声响起,工作人员提醒政协委员进入会场,大会即将开始。

2010-03-07 15:00:07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董建华:

各位委员,现在开会。今天大会的执行主席是王刚、帕巴拉•格列朗杰、白立忱、黄孟复、董建华、钱运录、邓朴方、厉无畏。出席今天大会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让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下午的会议议程是进行大会发言,大会发言共分三次进行,今天是第一次,共有16名委员发言。

2010-03-07 15:02:08

董建华:

首先请贾康委员发言。请宋晓梧委员准备。

2010-03-07 15:06:00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贾康:

我发言的题目是《促进结构优化调整应充分运用经济手段》。

2010-03-07 15:06:18

贾康 :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在结构优化调整中,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促进升级换代,非常重要的是充分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作用比较有限,法律手段是“慢变量”,其作用主要在于维护、保障企业公平竞争的规则与环境。实践反复证明,在具体项目上,政府不一定能看得很准,比如说要节能降耗,往往政府只知道一个方向,但在千千万万家企业中到底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在节能降耗中具有竞争力,要通过竞争才能知道。

2010-03-07 15:06:55

贾康:

实际上,推进大量的结构优化事项,政府通常只需给一个正确导向,法律只需给一个公平竞争框架,再加上经济手段的规范化设计和运用,如一系列有针对性、体现产业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的税收或支持补助优惠措施,再让企业在竞争中通过市场优胜劣汰,形成优化配置,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2010-03-07 15:07:36

贾康:

税收是经济手段中一种基于法治的规范形式和工具。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结构,需要充分利用资源税、环境税等。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要素的税负和相对价格都应该上调,使各方面更加珍惜资源而不是挥霍资源,节约使用初级产品而不是粗放地耗费初级产品,刺激各种主体千方百计开发节能减耗的工艺、产品和技术,促使消费者更趋向于有利节能环保的消费方式。显然,这种经济杠杆要用好用充分。

2010-03-07 15:08:05

贾康:

而当下正是强化这种经济杠杆的时机。因为宏观经济中通货紧缩压力已不复存在,通货膨胀虽有预期,但还未形成较大的现实压力,我们应不失时机地推出资源税税负向上调整的改革,更多运用经济手段的力量淘汰落后产能,促使企业节能减排、升级换代。操作中的关键要领是掌握好使大多数企业可承受的税负量度,并对消费者中的低收入阶层,安排好公共财政的扶助而保证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中等收入阶层以上的社会成员,完全可以承受和消化消费品涨价因素,同时也优化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和模式。

2010-03-07 15:08:21

贾康:

金融调节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经济手段,为此亟需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商业金融机制本身只可以在企业市场竞争中间接促进结构优化,不能要求其直接承担过多的“区别对待”的结构调整责任,因为商业性金融系统中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主要是在央行总量调控信号和相关的风险约束条件下,“锦上添花”式地去支持那些直接效益最明显、风险最有把握规避的项目和领域。

2010-03-07 15:08:38

贾康:

至于融资事项上直接的区别对待、以优惠的利率和放贷条件“雪中送炭”式的支持,则属于政策性金融的范畴。合理构建政策性金融体系对于实现结构优化方式转变,至关重要。2008年以来,我们被一系列的事件触动:救灾重建需要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抗寒过冬”需要金融支持;农村改革发展使“三农”融资再次成为热点。

2010-03-07 15:08:53

贾康:

但我们可以看到,各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对这些事项的政治表态,与它们的实际运作之间,明显存在“两张皮”式的悖反现象。资金运用追求政策性目标的结构取向,完全不是商业金融内生的运行机理可以长久支撑的。因此我国必须合理构建政策性金融系统,再配上政策条件引导商业金融机构可持续参加的政策性融资事项。

2010-03-07 15:09:27

董建华:

现在请宋晓梧委员发言,请王志珍副主席做准备。

2010-03-07 15:10:02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原副主任 宋晓梧:

我发言的题目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0-03-07 15:10:36

宋晓梧:

近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但经济结构严重扭曲,制约着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下,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结构扭曲问题进一步凸显,转变发展方式更为迫切。调整结构已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

在诸多亟待调整的经济结构中,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引起各方面关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最终消费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居民消费率从2000年的46.44%下降到目前的35%左右。而我国投资率始终处在较高水平,2003年到2007年已经连续5年在40%以上,2009年投资占GDP的比重更高,远高于世界平均22—23%的水平。

2010-03-07 15:11:06

宋晓梧:

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远未结束,保持较高的投资率具有一定合理性,问题在于过高的投资率并非完全基于这种合理性,忽视客观条件,过分追求GDP高增长也是重要原因。过高的投资率还与较高的国外需求相关,国外需求失去强劲增长势头,产能过剩就凸显出来了。因此,要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的长期方针,扭转需求结构中消费比重持续下降的趋势。

2010-03-07 15:11:34

宋晓梧:

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对于平衡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需求的根本途径,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我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1996年为53.4%,2007年为39.7%,10年累计下降了13.7个百分点。资本收益和劳动报酬比例失衡,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根源之一,也是制约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原因。假设2007年的劳动报酬比重维持在1996年的水平,2007年当年劳动者的收入可增加约3万亿元,这对提高消费能力,平衡投资消费比例,调整经济结构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2010-03-07 15:12:14

宋晓梧:

为什么我国会出现资本收益与劳动报酬严重失衡的现象?不少人认为,这是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总量长期供大于求的必然结果。这种看法不够全面。我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有两大特点,一是政府主导,二是供大于求。在政府主导的条件下,较长时间内各地注重招商引资,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无意地压低了劳动力成本。长期以户籍等手段行政性分割城镇与农村劳动力市场,大大压低了农民工的收入。行政性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问题,究其根源,还是政府配置资源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没有理顺。在供大于求的条件下,一般劳动力价格会被压低,工资水平相对较低有其部分合理性。

2010-03-07 15:13:14

宋晓梧:

但是,现代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水平不仅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还要受到劳资集体谈判的影响。关键问题是我国至今尚未形成完善、有效的集体谈判机制。代表劳动者利益的工会组织,在为劳动者维权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这也是劳动报酬比重低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重要原因。

2010-03-07 15:13:29

宋晓梧: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改革收入分配体制,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着力点。为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应逐步向劳动者倾斜。政府应当运用财税等措施,切实扭转初次分配中资本所有者所得畸高、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趋势,逐步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

2010-03-07 15:14:06

宋晓梧:

第二,完善劳动者获得合法收入的法律保障。完善收入分配的法律和执行机制,严格执行已有的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仲裁和法律援助机制,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待遇。

第三,在各类所有制企业中落实劳动者集体谈判的合法权利,进一步健全集体谈判机制,明确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平等地位和权利,切实发挥工会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

第四,完善国有资本预算,规范国有企业分红。应按照同股同权原则,规范国有企业特别是行政性垄断国企的利润分配。国有资本红利可用来补充社会保障资金,或作为再分配基金用于扩大居民消费。

第五,建立和完善规范收入分配的基础制度,如收入申报、财产登记、储蓄实名制度等。强化对掌握资源配置权力的政府部门的制度性约束和监督,从源头抑制权钱交易带来的非法收入。

2010-03-07 15:15:13

董建华:

现在请王志珍副主席发言,请张志刚委员做准备。

2010-03-07 15:17:39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志珍:

我发言的题目是《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010-03-07 15:18:09

王志珍:

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九三学社围绕促进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座谈和近万份问卷调查。据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立科学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目前,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一方面,长期存在多头管理和部门分割等“老大难”问题;另一方面,项目的决策、执行、监督全部由有关部门一手包揽,导致管理不科学、验收走过场、缺乏后评估乃至腐败滋生等问题。

2010-03-07 15:18:33

王志珍:

典型的例子是:重大科技专项的管理仅在部委级就有三个层次,权责重叠,以至于有的项目同时、多次得到不同部门的经费支持,项目低水平重复、整合不足,投入效率令人担忧;一些项目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来启动,只留下一年多的时间来实施,并且经费迟迟没有到位,却要求按时完成项目、提交成果和结算经费;有的专家从未主持过国家项目,却成为上千万、甚至上亿元项目的主持人。

2010-03-07 15:19:00

王志珍:

为此建议:一是完善统揽全局的科技管理协调机制。加强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以及科技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领导与统筹作用,强化科技部作为办事机构协调各方落实领导小组决策的职能,形成既分工又合作的科技管理体制。二是建立决策、执行、监督分离的项目管理机制。科技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科技投入规划、计划和预算的落实;建立若干社会化管理、事业单位性质、分门别类的基金委具体负责项目的管理;建立第三方科技项目监督评估机构,对项目的决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

2010-03-07 15:19:35

王志珍:

第二,加强公益性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1999年以来,一些原公益类科研院所和行业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后,迫于创收求生存、资产保增值等压力,无暇顾及公益性等研究,导致公益性科技成果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严重不足,制约了一些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010-03-07 15:19:50

王志珍:

为此建议:一是深化改革,将主要承担公益性研究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转企科研院所或相关人员,组建为公益类科研院所,或国家工程技术研究总院,专门从事公益性技术研究、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二是建立适应转企院所(企业)特点的考核方法,强化科技创新方面的考核指标,转企科研院所不应是只重经济效益的企业。

2010-03-07 15:20:00

王志珍:

第三,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研环境。良好的科研环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保证。当前科研环境中存在不少影响科研人员潜心钻研的不利因素。科研人员相当一部分收入需要自筹解决,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拉关系跑项目;科研管理行政化倾向严重、考核评价导向存在偏差,造成不少科研人员花大量时间去应付检查、验收、鉴定,忙于参与各类评奖等活动,从事科研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少,并导致学术不端行为频发。

2010-03-07 15:20:59

王志珍:

为此建议:一是对科研机构,尤其是基础研究机构,应减少项目审批式的资源配置,增加财政拨款基数。如教育部、科技部逐步增加对重点高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费稳定支持的做法值得推广。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科研人员基本工资。三是确立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逐步扭转科技管理的行政化倾向。

2010-03-07 15:22:13

王志珍:

第四,多管齐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转化率的差距甚大。这与我国的科技成果评价“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缺乏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转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政策环境不完善等原因是分不开的。

2010-03-07 15:22:58

王志珍:

为此建议:一是深化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改革,将科技成果转化业绩作为评价开发类科技人员的重要内容,保证从事技术开发与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具有同等学术待遇。二是加强财政金融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健全风投体制,完善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税收优惠和贴息贷款政策。三是尽快制定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分担、收益分配和资金扶持等事项,做出明确规定。

2010-03-07 15:23:21

董建华:

现在请张志刚委员发言,请孙晓华委员准备。

2010-03-07 15:23:40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 张志刚:

我发言的题目是《扩内需必须稳外需》。

2010-03-07 15:24:00

张志刚: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这是我国经济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和谐发展,还应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

2010-03-07 15:24:39

张志刚:

稳定外需,为扩大国内投资需求提供了国际支撑,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去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超过1.2万亿美元。同期,世界贸易下降12%。“蛋糕”小了,我们的份额并未减少。在欧美日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市场上,我们的份额上升了2.4—3.5个百分点。

稳定外需,有利于扩大我国投资需求的潜在市场,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路的正当权益。去年我国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我们人均出口额只及德国的约1/16,人均GDP排序仅居世界百名左右,差距很大。继续逐步扩大出口,可以为投资需求开辟潜在的国际市场。

2010-03-07 15:25:20

张志刚:

稳定外需,就是巩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对2008年的统计分析表明,我国GDP增长9.6%。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际市场需求急剧萎缩的情况下,净出口仍然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对外经贸直接带动就业8000多万人,其中60%以上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关税、进口环节税9161亿元,涉外企业税收11961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国税收总收入的17%和22%。外向型经济在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稳定外需,就是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和稳定世界经济做贡献。去年我国进口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进口石油2亿吨,铁矿砂6.3亿吨。进口的农产品相当于4.4亿亩土地的产出,约占我国耕地面积的1/4。到2020年,预计我国还有大约15万亿美元的进口市场。这样巨大的进口市场,既推动了国内经济发展和消费增长,也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

2010-03-07 15:26:03

张志刚:

2010年对外经贸工作面对的形势非常复杂,必须加快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科学发展。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稳外需,必须稳政策。要继续稳定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等。

2010-03-07 15:28:42

张志刚:

二、制定“走出去”的长远发展战略和规划,着力优化进出口结构。继续完善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以质取胜战略、科技兴贸战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鼓励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培育周边市场。继续坚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方针,加强对外投资法制建设和政策支持,制订长远发展战略。条件具备的要尽早在“十二五”规划中作出安排。

2010-03-07 15:29:17

张志刚:

三、加大服务贸易政策支持力度。这是对外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加快制订财政、税收、金融等系列优惠政策,支持服务贸易发展。服务外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平台,是“不出国门的高级劳务输出”。2009年服务外包解决了71.1万人的就业,其中大学毕业生49万人。大力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势在必行,潜力很大。

2010-03-07 15:30:10

张志刚:

四、高度重视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绿色低碳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领域。要鼓励节能环保产品出口,加大绿色、低碳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引导外资参与绿色经济发展,转让低碳技术;对国际上存在的损害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的主张和做法,既要坚决反对、依法维权,也要未雨绸缪、早做预案。

2010-03-07 15:30:20

张志刚:

五、坚决反对贸易与投资保护主义,为稳定外需创造健康的国际环境。要警惕和反对国际经贸关系中“自己有病,总到别人身上找原因”的歪风。坚决反对各种保护主义,不仅深得世界人心,也有利于世界贸易长远、健康发展。要加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的能力建设,制定实施系统的应对战略。

2010-03-07 15:30:33

董建华:

现在请孙晓华委员发言,马培华委员准备。

2010-03-07 15:30:59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孙晓华:

我发言的题目是《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0-03-07 15:31:14

孙晓华:

改革开放30多年,在中央方针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我国民营经济的活力得以充分激发,潜力得以巨大释放,民营企业资产、产值、利润的增速一直大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去年,我国民营经济充分发挥内在活力,在逆势中仍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民营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已经超过60%,企业数量占全国的70%以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以上、85%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90%以上的农村转移就业源于民营经济。事实有力地证明,民营经济是激发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主要源泉。

2010-03-07 15:33:55

孙晓华:

然而,数量庞大的民营小企业面临许多“老问题”,突出表现在融资困难、服务不健全、税费负担较重。民营大企业面临不少“难问题”,主要是“大而不强”,突出表现在行业准入门槛高、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归根结底源于一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不完善,一些政策可操作性不强,很多执行不到位。

2010-03-07 15:34:11

孙晓华:

例如,《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至今已经五年时间,但政策依然没有落到实处,许多部门出台的配套措施大都包含着各自的部门利益要求,使得民营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制度性障碍。

2010-03-07 15:34:20

孙晓华:

近来,中央特别强调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和基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活力源泉。民营企业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7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企业群体。因此,民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动力、活力的激发,对于整个国家经济“调结构、转方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010-03-07 15:34:32

孙晓华:

为此,我们建议,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民营经济的“促小抓大”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着力点,更加注重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完善促进各类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民营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增强民营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全面激发其内生动力。

2010-03-07 15:36:43

孙晓华:

一是要发挥国有、民营各自优势,进一步形成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新格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发挥主导、骨干作用,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打破“玻璃门”和“弹簧门”,规范准入门槛,不得针对民间投资设置任何附加条件,切实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做到一视同仁。

2010-03-07 15:37:12

孙晓华:

二是要突出“保小、促小”,建立健全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要调整小企业财税政策,特别是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建立一套与小企业特点相适应的融资服务体系,特别是推动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建立健全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特别是建立面向小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小企业教育培训体系,特别是充分利用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形成小企业培训网络;建立健全小企业管理体制和统计监测制度,特别是统筹协调好各项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

2010-03-07 15:37:26

孙晓华:

三是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要推动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切实开展小企业金融服务,进一步提高其对小型企业的贷款比重。要放宽银行准入标准,广泛发展社区银行、科技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区域性、行业性小型金融机构,提高小金融机构覆盖率。扩大中小板、创业板中的中小企业比重,改变中小板“大多、中少、小无”的不合理格局。建立健全小型、微型企业资信评估标准和评估机制,在全国范围初步形成科学合理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2010-03-07 15:37:38

孙晓华:

四是要支持“做强、做大”,将有条件的大型民营企业纳入国家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发展战略。中国需要更多的大企业大公司,无论他们是国有还是民营,都是国家经济的脊梁。要选择行业龙头民营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鼓励企业建立国家级创新中心、研发中心和工程中心,参与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2010-03-07 15:38:46

孙晓华:

当今,国运昌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正是民营经济大发展、大跨越的难得机遇。只要我们继续坚持毫不动摇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内生动力和潜力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激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就会更快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更快更好地实现。

2010-03-07 15:38:55

董建华:

现在请马培华委员发言,王少阶委员准备。

2010-03-07 15:39:09

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马培华:

我发言的题目是《加快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

2010-03-07 15:39:28

马培华:

2009年是实现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各地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2.2%,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保持双下降态势,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要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

2010-03-07 15:39:44

马培华:

1.主要污染物排放增量压力大。我国总体上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2020年以前我国能源消费和新增工业项目的污染物排量仍然很大,加上我国人口预期将达到14.6亿、经济总量将至少翻一番,按照现在能源资源消耗水平测算,污染负荷将增加2—3倍,新增的污染物排放量将对污染减排造成长期的巨大压力。

2.节能减排区域差距较大。总体来看,东部地区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较好,部分地区甚至已提前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部分指标。中西部地区受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节能减排压力大。现在部分中西部地区正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在转移的产业中,污染较重的行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将带来产业承接地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增加。这将直接制约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进程。

2010-03-07 15:44:07

马培华:

3.运行机制还不完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缺口较大;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不到位;监督体制建设滞后。

4.法律体系仍不健全。《节约能源法》配套法规和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地区还没有修订《节约能源条例》,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较为突出。

为此,我们建议:1.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淘汰落后产能公告制度,加大限制类和淘汰类企业差别能源价格政策执行力度。通过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对淘汰落后产能给予补贴和奖励,并在项目立项、土地审批、信贷政策和税收减免等方面对落后产能转产企业给予优惠。对未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区域,严格控制安排投资项目,确保实行项目“区域限批”。

2010-03-07 15:44:48

马培华:

进一步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在传统行业组织实施一批节能降耗、再循环和再利用的科技示范项目,使节能环保产业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调整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制定并出台新能源消费鼓励政策。支持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

2010-03-07 15:45:28

马培华:

2.完善财税政策,稳步推进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加大财政倾斜投入力度,中央在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资金安排上应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或流域倾斜,对于严重污染并已经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区域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移民的安排、土地利用性质的改变和生态环境的修复。

建立高效节能产品、环保产品推广的财政补贴机制,落实补贴资金,制定具体方案,加大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投入。清理和取消对高能耗和高污染行业电价、水价、地价、税费的优惠政策。尽快制定资源税、环境税改革方案。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价格体系。

2010-03-07 15:46:05

马培华:

3.健全管理体制,强化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明确政府各部门节能减排管理分工职能,逐步形成政府节能管理、节能监察、节能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强化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坚持由相关部门和专家负责的节能目标责任现场评价考核制度,及时公布检查结果,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把节能减排目标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评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2010-03-07 15:46:24

马培华:

4.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法律保障。完善《节约能源法》配套法规和相关管理制度,督促各地尽快修订《节约能源条例》。加快民用建筑节能、排污许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城市排水和污水管理等相关行政法规的制订及修订工作。抓紧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配套法规,组织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推进清洁生产,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2010-03-07 15:50:02

董建华:

现在请王少阶委员发言,王巨禄委员准备。

2010-03-07 15:51:46

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王少阶:

我发言的题目是《应着力提高统计数据的公信力》。

2010-03-07 15:52:02

王少阶:

国家统计数据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和政策评价标准,也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为科学发展服务的水平,是对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统计公信力的重大挑战。2009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此,国人寄予厚望。但现实情况往往不尽人意,这里仅举几例:

2010-03-07 15:53:19

王少阶:

一、地方GDP之和大大高出全国核算数据。例如,2009年全国GDP增幅为8.7%,但地方GDP总量加起来,其增速比8.7%要高得多。根据各地公布的数据,经济增速低于8.7%的仅有3个省市。其余28个省市增速都高于8.7%。其中增速在11%—13%的有11个;在13%—15%的有8个;在16%以上的有2个。试问,哪些数据更可靠?老百姓如何感受如此高的发展速度?政府又如何判断经济形势?而且,这种地方GDP之和高于全国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至少2004年以来,几乎年年如此。

2010-03-07 15:54:13

王少阶:

二、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统计范围太窄。2009年7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都在10%以上,引发了网民“收入被增长”的议论。公布的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4638元,同比增长12.9%,远超上半年7.1%的经济增速。

事实上,2009年老百姓感受的是住房、医疗、教育、燃油、食品价格都在上涨。统计数据与百姓的感受相矛盾,令人困惑,这反映出城镇居民收入统计口径有缺陷。全国城镇职工共4.1亿人,而纳入国家统计范围的只有1.1亿人。占职工总数约70%的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工都没有统计在内,而他们的平均工资又远低于国有企业职工。可见这种统计方法已不能反映真实的城镇居民收入。

2010-03-07 15:54:32

王少阶:

三、城镇登记失业率不反映实际失业率。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党和政府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2008年底,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行业经营困难,甚至出现停产、半停产现象,导致千万农民工返乡。一年过去了,有关部门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实际上自2003年以来,这一数据一直在4.0%—4.3%间徘徊,几乎不变。

究其原因是不少真正失业的人没去登记,加上农民就业情况没有包括在里面,因此公布的登记失业率远比调查失业率要低。如200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而同期中国社科院调查结论是,2008年中国城镇失业率攀升到了9.4%,超过了7%的国际警戒线。改革开放30余年,数以亿计的农村富裕劳动力走进城镇工作,已成为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主力军。仅因他们户口不在城市,就不登记,是不合理的。

2010-03-07 15:55:07

王少阶: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人民关心国家大事,公众参与程度高。为使统计数据更好满足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公众需要,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公信力十分必要。为此,提出四点建议:

2010-03-07 15:55:30

王少阶:

1.依法统计,加大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力度。统计数据屡屡失真,禁而不止,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要大力宣传新出台的《统计法》。要建立统计问责制,对“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这类造假行为,应依法严惩。

2.积极推进统计制度与方法改革。首先要尽快采用国际通行的“下算一级”核算办法对GDP数据进行统计。抓紧提出国家统一核算地区GDP方案,正式推出主要指标环比制度。避免数据重复计算和人为干预。宁可多花点时间反复核算,也要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3.坚持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原则,尽快调整调查口径与调查对象。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既要统计国有企事业单位,也要统计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工的收入。尽快统计并公布调查失业率。城镇失业率应统计所有在城镇工作的人群,包括农民工。同时,也要统计农村失业率,并予公布。

4.加大公众对统计工作的参与程度。要把调查的口径范围、指标解释、计算方法、样本选取及时告知公众。国家统计与部门统计、地方统计之间应加强协调与分工。还可考虑建立专门民意调查部门,鼓励民间组织、第三方机构参与,以强化统计行政监督。要吸引学术机构等依法参与统计,形成分口径又各有侧重的统计工作体系。

2010-03-07 15:56:17

董建华:

现在请王巨禄委员发言,王炳华委员准备。

2010-03-07 15:57:17

黑龙江省政协主席 王巨禄:

我发言的题目是《重点支持产粮大县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2010-03-07 15:57:36

王巨禄:

我国800个产粮大县(市、旗)所产粮食占全国总产量的78%以上,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些县绝大多数又是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城乡面貌比较破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十分突出。

2010-03-07 15:57:56

王巨禄: 从黑龙江的情况看,70个产粮大县中有43个财政收入不足亿元,21个还没有摘掉贫困县的帽子,60多个仍靠财政转移支付维持政府的运转。产粮大县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人均收入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左右。由于农业和其他产业的比较效益低下,导致青壮年劳动力大批外流,人们形象地说“种粮主要靠993861部队(指老年、妇女和学生)”。

2010-03-07 16:00:12

王巨禄:

当前国家对粮食主产区保证粮食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国家的大局。产粮大县的农民顾全大局,仍将粮食生产放在首位,放弃选择发展经济效益高的非粮产业的自主权,但继续处在收入增长缓慢的贫困状态,心理上造成了严重的不平衡。这种状况如长期得不到解决,国家的粮食安全会受到挑战,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2010-03-07 16:00:26

王巨禄:

近几年来,国家虽然采取很多单项的政策措施,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格局。产粮大县的政府和农民迫切要求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带动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之路。

为此,我们建议,落实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应该把推进产粮大县城乡一体化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建议把800个产粮大县优先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试点范围。

2010-03-07 16:00:37

王巨禄:

一要对这些产粮大县实施更加特殊的惠农政策。目前国家实施的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是面向“三农”的普惠政策,向产粮大县倾斜还很不够,未能有效地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多产粮的积极性。建议在继续实施普惠政策的同时,对产粮大县制定更加特殊的优惠政策,以调动产粮大县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积累的能力。

二要加大对产粮大县建设标准化高产农田的投入。产粮大县往往都是高产穷县,普遍缺乏对标准化农田建设的投入能力。黑龙江的产粮大县有效灌溉面积还不到30%。建议集中国家财力尽快提高产粮大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彻底改变靠天吃饭、靠天增产的被动局面,争取在五到八年内使800个产粮大县能够高产稳产、旱涝保收,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

2010-03-07 16:01:15

王巨禄:

三要鼓励产粮大县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生产和农业集约化经营。产粮大县人均耕地多,集中连片的土地面积大,分散的家庭承包形式已经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应进一步解放思想,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加快推进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分流,促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创业、就业,为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创造条件。

2010-03-07 16:02:12

王巨禄:

四要加大对产粮大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产粮大县多为吃饭财政,根本没有能力增加对城镇建设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欠账甚多。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产粮大县优先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试点,给予统一的指导和支持,力争在一年内提出建设规划,三到五年高标准地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二、三产业和公共事业发展打下基础,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当地中小城镇就业、创业创造条件。争取用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使各产粮县的城镇人口占全县人口的65%以上,县城人口达十万到二十万的规模,促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2010-03-07 16:02:44

王巨禄:

五要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支持产粮大县城乡一体化发展基金。支持产粮大县率先改革户籍制度,尽快使产粮大县的农民和城市居民平等地享受各种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解除农民种粮的后顾之忧。同时,吸引社会资金和更多的人才和企业在县城发展二、三产业和公益事业,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

2010-03-07 16:02:57

王巨禄:

支持粮食生产和小城镇建设光靠政府投入不行,要重视引入市场机制。比如从全局考虑制定不同地区和企业的碳排量标准,构建交易平台,驱使碳排量高发区,根据工业用地不断扩充的面积和购买商品粮的数量,向产粮大县购买所需的碳排量指标,这样既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又能鼓励工业发达地区和企业节能减排。

2010-03-07 16:03:10

王巨禄:

如果用10年时间大力推动全国800个产粮大县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我们坚信,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别必将明显缩小,国家的粮食安全也将获得更加可靠的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也一定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

2010-03-07 16:03:34

董建华:

现在请王炳华委员发言,李卫华委员准备。

2010-03-07 16:05:41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 王炳华:

我发言的题目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核电自主化发展进程》。

2010-03-07 16:05:52

王炳华:

本世纪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三代核电自主化发展的重大决策。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将核电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正是核电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核电体制改革,打造一个支撑自主化发展的核电工业体系,提升我国核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结合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战略实施的实践,谈三点体会和建议。

2010-03-07 16:06:13

王炳华:

一、加快核电自主化发展对国计民生具有战略意义。从电源结构看,我国煤电的比例长期在75%左右,核电仅占1.1%。2009年,电煤用量超过全年煤炭产量的50%和铁路运力的50%,电煤产生的温室气体超过我国总排放量的40%。2003年以来,煤价电价联动机制一直处于两难境地。

2010-03-07 16:06:29

王炳华:

目前,全球核电已占总发电量的16%,其中美国、日本、法国核电比例分别达到20%、30%、80%。经验表明,核电可起到稳定电价的作用,2001年美国加州电力危机,天然气引发电价暴涨,但核电电价依然保持稳定。法国电价在欧洲比较低也是一个有力的例证。因此,大力发展核电,对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2010-03-07 16:07:53

王炳华:

核电作为一种安全、经济、可靠的清洁能源,能够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已经有60多个国家计划发展核电,阿联酋等富油国也开始发展核电。世界核电强国不仅加快了国内核电建设步伐,更在国际市场抓紧战略布局。我国要成为世界核电强国,必须创造自主品牌的核电技术。

2010-03-07 16:08:06

王炳华:

二、加快核电自主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产学研等方方面面。引进技术建成几个电站容易,真正做到消化吸收和创新发展需要体制机制的保障,这一点已被韩国核电发展的经验和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2010-03-07 16:08:14

王炳华:

20世纪80年代,韩国在引进美国技术之初,就着手改革体制,集中产业资源,建立分工科学合理的核电工业体系。经过20多年的努力,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并在2009年战胜了法国、美国、日本等对手,中标阿联酋近500亿美元的核电项目,实现了核电技术和装备的出口。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引进的过程中,铁道部统一组织消化吸收,整合行业资源,形成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使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技术,并具备成套对外输出的能力。

2010-03-07 16:09:26

王炳华:

目前,我国已经引进世界上先进的AP1000三代核电技术并已付诸工程建设,在建的还有法国EPR和M310改进型核电技术,以及俄罗斯VVER核电技术,世界上任何一个正在发展核电和准备发展核电的国家都无法与我们的优势相比。但是,这些具有商业价值的建设项目和技术,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集团,无法形成合力。因此,应该抓住有利时机,整合产业资源,尽早从体制上作好准备,确保我国核电产业的安全有序健康发展。

2010-03-07 16:11:14

王炳华:

三、核电体制改革要以提升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核电体制改革既要充分依靠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在政府层面,应不断完善战略引导、管控和安全监督体系。在行业层面,应加快形成“专业分工明确、协同效应突出”的核电工业体系:一是要积极推进“多业主、专业化”的核电建设模式;二是要建设独立、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三是要引导装备制造企业强强联合,形成核电主设备和重要辅助设备国产化能力。通过优化整合,积极培育在核电技术研发设计、工程建设管理、电站运行和寿期服务以及核燃料循环领域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国家队”。

2010-03-07 16:11:27

王炳华:

各位委员,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作出的核电自主化战略,抓住机遇,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国品牌的先进核电技术,跻身世界核电强国之列,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0-03-07 16:13:36

董建华:

现在请李卫华委员发言,朱建军委员准备。

2010-03-07 16:13:46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工商联主席 李卫华:

我发言的题目是《民间投资亟待进一步激活》。

2010-03-07 16:16:11

李卫华:

投资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武器。然而,目前推动经济回升的力量更多地还是依赖财政投资、信贷投入的政策性效应,真正来自民间板块的市场性投资力量还很不够。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一般竞争领域,在基础设施、大型制造业、金融保险业、科教文卫等社会服务业却一直严重缺席;电力、石化、电信、民航等领域,基本上还是国有资本的天下。

2010-03-07 16:16:45

李卫华:

民间投资尚未有效启动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民间投资主体不愿投资。目前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都存在着高度竞争,也基本上都存在着产能过剩,民间资本对这些行业和领域缺乏投资热情。二是不能投资。主要是民间投资主体难以获取投资资金,融资难依然是制约民间投资发展的核心问题。

2010-03-07 16:17:11

李卫华:

三是不敢投资。由于民间投资主体的实力总体不强,国家政策、法律及市场的环境还不完善,一旦投资过程中国内外经济出现大起大落或面临一些突发情况时,民间投资主体面临的风险更大。

四是不会投资。民间投资主体对政策信息的敏感性不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及市场需求趋势的准确研判还不够,因而难以进行投资决策。

2010-03-07 16:17:39

李卫华:

由于政府的投入强度不可能持续保持不变,如果民间投资不能及时大规模的跟进,经济增长缺乏后续投资动力的支持,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就难以保持。为了经济的持续回升,迫切需要建立促进民间投资的长效机制。

2010-03-07 16:18:09

李卫华:

一、尽快出台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优惠政策,着力解决民间资本“不愿投”问题。明确民间投资的准入领域、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开市场,降低准入门槛。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设备更新和技术研发的财税支持,激活民间资本的投资愿望。财政投资要优先考虑能够拉动民间投资的项目,发挥财政资金在拉动民间投资中的杠杆作用。尽快制定出台《中小企业政府采购管理办法》,鼓励政府投资向扶持中小企业倾斜,以财政手段扩大中小企业内需市场。

2010-03-07 16:18:27

李卫华:

二、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着力解决民间资本“不能投”问题。一是提高国有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增加民间贷款规模。二是依法设立商业性、互助性和政策性等多种形式的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多层次的贷款担保制度,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2010-03-07 16:19:53

李卫华:

三是建立适应非公企业发展需求的中小资本市场,积极引入ABS(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公共投资基金,发展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鼓励有条件的非公企业上市融资,支持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满足非公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2010-03-07 16:20:11

李卫华:

四是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和改造,鼓励非国有企业之间、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实现强强联合,提高资本集中度。五是增加地方性中小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的数量和规模。六是出台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等政策措施,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2010-03-07 16:20:23

李卫华:

三、加大对民间投资的权益保护,着力解决民间资本“不敢投”问题。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法律规章,有效保护民间投资、资产和经营权益不受侵犯。进一步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许可,坚决取消各类越权制定的收费项目。明确民间投资指导目录以及简化民间投资审批程序,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

2010-03-07 16:20:36

李卫华:

四、加强对民间投资的监管与服务,着力解决民间资本“不会投”问题。加强民间投资的监测预警,避免向产能过剩行业重复性投资。要及时并定期发布产业投资政策、行业发展前景、地区发展规划等投资信息,对预期经济效益较好的项目实行全社会招标吸引民间资本。要建立社会化投资服务体系,推进专业化的投资服务机构的建立,提供综合服务并充分发挥专业化的市场中介服务组织的积极作用。

2010-03-07 16:21:29

李卫华:

四、加强对民间投资的监管与服务,着力解决民间资本“不会投”问题。加强民间投资的监测预警,避免向产能过剩行业重复性投资。要及时并定期发布产业投资政策、行业发展前景、地区发展规划等投资信息,对预期经济效益较好的项目实行全社会招标吸引民间资本。要建立社会化投资服务体系,推进专业化的投资服务机构的建立,提供综合服务并充分发挥专业化的市场中介服务组织的积极作用。

2010-03-07 16:22:04

董建华:

现在请朱建军委员发言,李钺锋委员准备。

2010-03-07 16:23:44

民革湖南省副主委、中南大学教授 朱建军:

我发言的题目是《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刻不容缓》。

2010-03-07 16:24:05

朱建军: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事关乎民,水事大于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突出问题: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农田水利工程毁损严重;河道、山塘和水库的淤积现象严重,效益不能充分发挥,防汛抗旱功能下降。以南方某县为例,全县200余座水库中就有病险库123座,占水库总数的61.2%;5.6万口山塘,90%以上严重淤积、带病运行,蓄水功能不到原有蓄水量的60%,一次50mm的暴雨即可使数百处渠道被水冲毁。

2010-03-07 16:24:21

朱建军:

农田水利设施基础薄弱导致上游地区、山区蓄水能力锐减,“天晴三天有旱情、落雨三天发涝灾”,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生态环境,就湖南、江西等省份来说,2008、2009两年降雨量并不是历史最少,可湘江、赣江等江河水位却连创历史新低。从2009年中部粮食产区遭遇的旱情和实际调查情况看,正是由于水利设施的老化失修,造成了不少地方在干旱面前束手无策。

2010-03-07 16:24:45

朱建军:

二、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没有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一是农田建设投资占水利投资中的比重偏低。按水利部统计数据,1980—2008年农田水利投入只占水利基本建设平均比重的6%,全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根据2006—2015年湖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全省每年需投资13.74亿元,但目前实际投入还不到十分之一,建设需要与实际投入存在巨大的反差。

2010-03-07 16:25:27

朱建军:

二是各级政府配套资金难以到位。2005年以来,中央逐步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以湖南省为例,中央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从2005年0.12亿元到2009年增加到1.94亿元,但是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尤其是取消“两工”以后,国家投入政策与减负政策相矛盾,投入缺口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相关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缺口巨大。

2010-03-07 16:25:57

朱建军:

三是水利工程立项艰难,水利项目申报前期费用惊人,专家评审、设计和相关费用基层无力负担,只能望洋兴叹。即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批到的项目,很多时候也因配套资金难到位而举步维艰。

2010-03-07 16:26:10

朱建军:

三、农田水利建设相关规划不完善,技术人才缺乏。一是相关水利规划不完善。虽然国家五部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的意见》,但许多乡镇、村没有水利规划或规划不全。二是建设队伍的“青黄不接”。乡镇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最简单的测量施工也难以实施。

2010-03-07 16:26:23

朱建军:

为此建议:一、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公益性,确定各级政府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主体地位。全面落实农田水利建设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各级地方政府小型农田水利新机制的建立,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2010-03-07 16:26:33

朱建军:

二、推动乡镇农田水利规划修编,以规划为主线,对现有小型水利设施拟订出分批改造计划。特别建议在“十二五”期间完成一次全国性山塘河坝清淤工程,全面提高农村防汛抗旱能力。

三、整合资金、加大投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要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在整个水利建设投入中的比例,整合水利、国土、农业等部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农村各类涉水资金,提高涉水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加强乡镇水利站建设,大力引进水利技术人员,解决基层水利专业人才匮乏问题。组建专业水利工程公司,负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维修。

2010-03-07 16:26:54

董建华:

现在请李钺锋委员发言,王钦敏委员准备。

2010-03-07 16:27:22

台盟重庆市主委 李钺锋:

我发言的题目是《支持台资西进 密切两岸合作 助推西部地区建立健全现代产业体系》。

2010-03-07 16:29:07

李钺锋: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不断深化,台商投资出现沿长江西进、向西部地区扩张的态势,西部地区正逐渐成为台商投资的新热点。据统计,2007年以来,大陆吸收台资增速靠前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2009年,惠普、富士康、思科、英业达、广达相继落户重庆,助推信息产业成为重庆的第一支柱产业。

2010-03-07 16:32:10

李钺锋:

在西部新十年大开发中,中央将更加注重西部重点地区和城市开发建设,更加注重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西部新十年大开发的国家战略为两岸深化产业合作、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

2010-03-07 16:32:46

李钺锋:

去年,台盟中央就西部地区与台湾加强信息产业合作开展了调研,形成了《关于推进“台资西进,IT先行”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几点建议》。今年,我们又围绕进一步促进台湾与西部地区加强产业合作这一课题,开展了深入的考察调研,并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有关专家学者及台胞的意见。现就“支持台资西进、密切两岸合作,助推西部地区建立健全现代产业体系”提出如下建议:

2010-03-07 16:32:58

李钺锋:

一、加大开发力度,为台资西进奠定基础。批准设立以重庆、成都、西安为核心的“西三角”经济区,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出台支持西部重点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方面的政策,为内陆扩大开放开发探索经验。建议国家在安排经济布局时,将新型战略产业及重大项目直接落户西部,增强西部地区聚合国内外生产要素的能力。优化和完善西部路网结构,加快推进“渝兰铁路”建设,在西部建成新的“欧亚大陆桥”,打造国际物流通道。

2010-03-07 16:34:06

李钺锋:

二、拓宽开放领域,为台资西进提供市场。建议允许符合条件的台湾银行、保险、证券、基金、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在西部重要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并参照国家有关香港金融机构的规定开展业务;支持西部重点地区开展人民币和新台币清算机制试点;允许西部重点地区的中国银行分支机构开展新台币现钞兑换业务,为投资西部的台商提供金融支持。深化两岸旅游业合作。逐步放开出境游的经营限制,允许台资旅行社在西部开展经营大陆居民赴港、澳、台地区旅游业务,探索开放旅游业市场的路子。

2010-03-07 16:34:39

李钺锋:

三、深化合作交流,为台资西进拓展渠道。将台资参与西部大开发纳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性协议,支持重庆、成都、西安等率先建立“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先行区”。将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等高层次交流活动放在西部举办,明确重庆、成都、西安等重要城市作为海协会和海基会的活动平台。大力倡导建设抗战文化。支持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加大抗战文化遗址保护力度,支持重庆建设国家级抗战纪念博物馆和抗战文化遗址主题公园,为两岸增进情感交流创新平台。

2010-03-07 16:35:40

李钺锋:

推进两岸人才交流。协调支持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在西部设立分支机构,为促进两岸人才交流创造条件;以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为基础建立中国科学院西部分院,为西部与台湾加强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创造更高平台。

2010-03-07 16:35:53

李钺锋:

四、创新扶持政策,为台资西进提供支撑。加强对台资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建议国家出台的惠台融资额度向西部地区倾斜,对高科技、节能环保、国家鼓励类的企业给予政府贴息,纳入中央财政。将西部地区已设立的台湾信息产业园、台商工业园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对入园企业享受15%企业所得税率和“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支持台商到西部地区的保税港区设立商品展销中心,享受零关税的优惠政策。

2010-03-07 16:36:07

李钺锋:

对台湾高层次人才到西部地区发展实行个人所得税减征50%的优惠政策,为西部地区吸引人才提供便利。台资西进将为西部带来资本品牌、人才技术、市场运营、管理经验等优势要素,有助于西部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产业体系,达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必将有利于两岸厚植共同利益,促进共同发展,开创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2010-03-07 16:36:21

董建华:

现在请王钦敏委员发言,刘迎霞委员准备。

2010-03-07 16:36:32

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王钦敏:

我发言的题目是《调结构 抓转移 促进长三角区域合作新发展》。

2010-03-07 16:36:41

王钦敏:

长三角地区以全国2.1%的陆地面积、11%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1.7%的国内生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47.2%的进出口总额,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综合实力强、城镇体系较为完备的区域。

2010-03-07 16:38:43

王钦敏:

致公党中央去年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调研后发现,目前长三角区域合作面临的主要难题与挑战是:一是区域产业同构和无序竞争依然存在;二是区域市场一体化远未实现;三是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难以完全实现;四是环境保护与产业转移的压力不断增大。

2010-03-07 16:39:09

王钦敏:

为此,建议:一、深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持科技创新。一是加快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品核心技术的突破;建立区域技术引进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对引进的高精尖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系统集成和推广应用的合力,避免重复引进,无序竞争;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充分利用长三角信息产业优势,以率先推动三网融合为抓手,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网络技术,实现区域内政务信息、资源环境信息和市场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引领国家工业化加信息化建设。

2010-03-07 16:39:38

王钦敏:

三是推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制度和合作机制建设,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探索建立“长三角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高新技术的转让和推广应用。

四是完善政府支持自主创新产品的首购机制,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技术投入市场,扩大自主高新技术的市场份额,使企业从市场中得到利润,再反馈于技术研发和创新,形成创新驱动的良性循环。

2010-03-07 16:40:00

王钦敏: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现代服务业建设。

2010-03-07 16:40:36

王钦敏:

首先,充分发挥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功能辐射作用,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使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在区域内有序流动,实现企业的跨区域合作。

2010-03-07 16:40:52

王钦敏:

第二,充分发挥区域行业协会和专业协会等组织在技术资源配置、市场服务整合、市场机制形成、现代服务业建成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政策保障、政府引导与市场调控相结合的方式,辅之以政府信息公开和公众服务,逐步建立现代服务业体系,全面提升区域发展质量和整体竞争力。

2010-03-07 16:41:06

王钦敏:

第三,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商业运营相结合,支持和鼓励企业努力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新兴技术发展规律的商业模式,振兴服务业,实现服务产业创业和就业的双赢。

2010-03-07 16:41:17

王钦敏:

三、努力实现产业转移与对接,推进安徽融入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可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建议:一是在区域规划框架下,明确安徽在长三角区域规划中的功能定位,特别是环境功能定位和产业转移定位,努力实现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二是将“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由目前的沿江和沿河流域带状区域,扩大到整个江淮区域。三是充分发挥安徽在汽车及其它产业上自主创新的综合优势,支持其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承接和发展,占领未来工业发展的制高点。

2010-03-07 16:42:52

王钦敏:

四、以区域环境政策一体化为目标,建立区域环境保护协调机制。首先要加强“三省一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统一规划,创新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综合治理太湖水环境,协调巢湖、淮河、运河的一体化治理;制定和实施黄山、九华山、千岛湖区域的生态保护及生物多样性规划。第二,着力研究区域生态补偿标准机制,围绕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跨界目标责任制、环境应急联动和绩效考核等,全方位促进区域环境保护协同目标的法规化管理。

2010-03-07 16:43:25

王钦敏:

第三,整合区域内已有信息平台与科学数据资源,构建共建共享的区域环境监测网络,克服区域内技术壁垒、门户分割和信息不对称,提高区域环境综合管理和污染应急处置的能力与效率。

2010-03-07 16:44:01

董建华:

现在请刘迎霞委员发言,闫冰竹委员准备。

2010-03-07 16:44:21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哈尔滨翔鹰集团董事长 刘迎霞:

我发言的题目是《增强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信心》。

2010-03-07 16:44:34

刘迎霞: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实施强有力的经济刺激政策,使我国经济率先总体回升向好。但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新老矛盾相互交织,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出来。我国正面临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双重任务。

2010-03-07 16:44:53

刘迎霞:

我认为,在当前经济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适时将应对危机的信心转化为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蕴含的巨大活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已成当务之急。一方面,在政府刺激政策将经济强力“拉”起来之后,面对经济增长内在动力仍显不足、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复杂局面,应当出台新的接续政策,以激活和带动民间投资。而数以百万计的民营企业能激发和提高整个市场的竞争度和活跃程度,不断创造投资和消费需求,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

2010-03-07 16:45:16

刘迎霞:

另一方面,转变发展方式,不仅是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广大民营企业而言,更是提高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的内生需求。由于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产权清晰,具有灵活的创新激励机制,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培育和增长,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方面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优越性。

2010-03-07 16:45:28

刘迎霞:

党中央始终关心和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五年前,国务院专门出台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36条”措施。在去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关键时期,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29条”)。在党和政府亲切关怀下,民营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障碍。比如,对民营企业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目前在有些地方、有的领域还没有完全落实。

2010-03-07 16:45:44

刘迎霞:

又如,有的地方政府不尊重非公经济产权,随意没收违规个体户的财产。再如,有的国有企业利用自身垄断优势,在房地产、酒店业等竞争性领域无度扩张,使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挤压。这些现象虽然是少数,但会对广大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产生不利影响。

2010-03-07 16:46:02

刘迎霞: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生动地说明,民营经济是我国生产力中最充满活力的积极因素。只要加大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环境,民营企业一定会释放出更大能量,担当好时代赋予的使命,成为增加就业、科技创新、创建和谐社会以及缔造更多世界知名品牌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为此,我建议:

2010-03-07 16:46:12

刘迎霞:

第一,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落实非公经济“36条”。“36条”是个好文件,但好文件必须落实好,才能真正改善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建议国务院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加大“36条”贯彻实施力度,使之能够切实落实到位,并与“29条”相衔接,形成更加有利于民营企业科学发展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外部环境。

2010-03-07 16:47:01

刘迎霞:

第二,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议国务院明确规范和严格约束国有企业不要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之外去追求“做大做强”,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让民营企业能公平参与竞争。同时,进一步提高国家对国有资本的分红比例,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纳入公共预算范围,使财政资源更多地用于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

2010-03-07 16:58:22

刘迎霞:

第三,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产权和经营权保护。有关部门应当增强相关政策的稳定性,减少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切实尊重民营企业的合法产权和经营权,促进民营企业树立长期经营策略。

2010-03-07 16:58:37

刘迎霞:

第四,加强对创业型和创新型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建议有关部门设立针对普通创业型企业的国家级投资引导基金,使创业型企业能得到更多的创业资本支持。同时,应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积极鼓励创新型民营企业加快发展,为扩大就业、拓展市场边界、提高国际竞争力作出新贡献。

2010-03-07 16:58:57

董建华:

现在请闫冰竹委员发言,梁季阳委员准备。

2010-03-07 16:59:10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 闫冰竹:

我发言的题目是《关于支持中小银行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0-03-07 16:59:23

闫冰竹: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欧国家围绕“大而不能倒”的大银行监管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但对众多所谓“小而不必救”的中小银行缺乏足够重视,以至于新的风险正在悄悄蔓延。2009年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数量达到140多家,创20年来的新高,给金融体系蒙上了新的阴影。

2010-03-07 16:59:41

闫冰竹:

应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银行业做到了“独树一帜”,赢得世人高度赞誉。但是,危机也是一面镜子,为我国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稳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迪。我国中小银行以中小企业和居民金融服务为切入点,在深化金融服务层次、促进金融市场竞争、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化解地区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体系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欧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大型银行具有系统重要性,而数量众多、扎根实体经济的中小银行同样是稳定金融、促进发展的重要基础。

2010-03-07 17:00:28

闫冰竹:

我国目前有中小银行156家,总资产规模已超过17万亿元,占银行业总资产22%以上。中小银行已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活力源泉,成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08年城市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高达71.16%,远高于大银行的45.07%;中小银行平均每个网点贷款支持的中小客户数量普遍是大银行的5倍以上。中小银行的建立与发展,通过“鲶鱼效应”激发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活力,也为居民享受更多优质金融服务、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提供了便利。

2010-03-07 17:00:44

闫冰竹: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目前中小银行仍然是银行业中的“弱势群体”,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地位较低,致使人才、客户流失严重;一些部门和单位仍对其存在偏见和歧视性存款规定;在服务中小企业过程中,发放贷款成本高、投入多、风险大,但尚未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等。

2010-03-07 17:01:09

闫冰竹:

特别是随着金融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利率市场化成为必然趋势。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将对中小银行形成致命的冲击,需要未雨绸缪,从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巩固我国银行业30年改革成果和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中小银行的特殊作用,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政策扶持,切实支持中小银行增强实力、健康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2010-03-07 17:01:20

闫冰竹:

第一,鼓励创新银行监管方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我国目前以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为划分标准的监管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是“以出身定终身”,不利于银行业形成良性竞争。建议实行以资产规模和监管评级为主要标准、能上能下的动态监管方式,对风险管理较好、监管评级较高的中小银行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2010-03-07 17:01:31

闫冰竹:

第二,放宽业务准入限制,鼓励金融创新发展。建议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中小银行的资本实力和实际经营状况,逐步取消对中小银行承办住房公积金贷款、开设社会保险基金账户等业务的限制性规定。建议适当放宽中小银行从事年金托管等业务准入限制,丰富中小银行的金融产品组合,引导中小银行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2010-03-07 17:01:39

闫冰竹:

第三,落实财政补偿规定,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国务院去年9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发放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当补助。”这项规定对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加快制定落实这项政策规定的具体实施细则,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010-03-07 17:01:49

闫冰竹:

第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银行服务能力。建议财税部门尽快协调落实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呆账自主核销政策,切实降低中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成本;对中小银行历史形成的中小企业贷款呆账,可考虑制定宽松的核销政策。建议适当减免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营业税,有效降低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成本,激发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积极性。

2010-03-07 17:01:58

董建华:

现在请梁季阳委员发言。

2010-03-07 17:02:07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梁季阳:

我发言的题目是《规范房地产市场维护社会公正确保经济安全》。

2010-03-07 17:02:26

梁季阳:

一、造成高房价的原因是什么?当前比较流行的观点: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大于供给,房价上涨是必然的。错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舆论导向!

2010-03-07 17:02:45

梁季阳:

1.房地产市场的病根在于土地垄断,在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基本关系是两个完全平等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双方中,供方中除了房地产商外,实际上还有控制着土地资源,收取各种契税费的地方政府。而房地产需求方是分散的、弱势的个体购房者。因此,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双方并不是完全平等的经济主体。

2010-03-07 17:03:09

梁季阳:

地方政府是我国房地产交易中最大的获利者。据统计,2009年,全国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超过15万亿元。不少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已经占地方财政收入近50%。为什么在房价下跌的时候,地方政府总会或明或暗的“托市”、“救市”?原因是不言而喻的。

2010-03-07 17:03:47

梁季阳:

2.房价快速上涨的另一个原因是土地、房产的投机。近年来房地产商大肆囤地、炒地,地王频现。由于房地产的暴利,许多与建筑业并不相干的企业蜂拥进入房地产市场,包括一些大型央企纷纷涉足房地产业,并获利颇丰。

2010-03-07 17:03:57

梁季阳:

据统计,目前十大房地产企业的土地储备规模超过3亿平方米,可供各自开发7、8年,甚至超过10年。1998年—2008年十年间全国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目前仍有近40%囤积在开发商手中。除了民间资本的炒房团推波助澜外,许多富裕家庭也投资炒房获利,由此导致住宅空置,一些一线城市的增量住宅空置率达到50%。

2010-03-07 17:05:12

梁季阳:

二、高房价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危害

1.过高的房价和房地产的暴利破坏了社会的公正公平,败坏了社会风气,威胁了社会和谐稳定,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2.过高的房价给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阻碍了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政策的落实。

3.由于房地产行业占有国民经济中过高的比重,挤压了其他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的资源分配、金融支持和发展空间,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4.房产泡沫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一旦泡沫破灭将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2010-03-07 17:05:28

梁季阳:

三、规范完善房地产市场的三点建议

1.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

地区经济的发展,应该是依靠科技创新,依靠实体经济,通过产业振兴,名正言顺地收取企业和纳税人的税收来实现。应该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是靠出卖土地来支撑政府支出的。中央政府要对此高度重视,从财税体制改革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

2.禁止房产投机,遏制住宅投资。

我国政府一直严厉禁止粮食囤积、投机,这使得我国多年来成功地保持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在同样是人民生活必需的住房上,应该坚持同样的原则。切实执行土地开发的有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囤地行为,决不心慈手软。

应该遏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资行为,例如,对住宅空置者征收闲置税,也可以借鉴韩国的一户一宅、多宅重税的政策。

2010-03-07 17:07:45

梁季阳:

3.以土地管理变革带动房地产业改革。

加快《土地管理法》修订进程,逐步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与城市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的健康发展模式,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

“住有所居”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相信党和政府有能力给人民提供满足基本需求的住所,就像我们以仅18亿亩的耕地成功解决13亿人民的温饱一样。安居而乐业,才是真正的小康社会! 谢谢!

2010-03-07 17:08:54

董建华:

今天下午大会发言进行完毕,现在休会。

2010-03-07 17:09:38

中国网:

直播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关注!

2010-03-07 17:09:59

图片内容: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会场全景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董建华主持会议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贾康作《促进结构优化调整应充分运用经济手段》的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原副主任 宋晓梧作《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发言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志珍发言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 张志刚代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作《扩内需必须稳外需》的发言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孙晓华代表全国工商联作《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的发言

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马培华委员作《加快节能减排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发言

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王少阶委员作《应着力提高统计数据的公信力》的发言

黑龙江省政协主席 王巨禄委员作《重点支持产粮大县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 王炳华委员作《深化体制改革 加快核电自主化发展进程》的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工商联主席 李卫华委员作《民间投资亟待进一步激活》的发言

民革湖南省副主委、中南大学教授 朱建军委员作《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刻不容缓》的发言

台盟重庆市主委 李钺锋委员代表台盟中央、全国台联作《支持台资西进 密切两岸合作 助推西部地区建立健全现代产业体系》的发言

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王钦敏委员代表致公党中央作《调结构 抓转移 促进长三角区域合作新发展》的发言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哈尔滨翔鹰集团董事长 刘迎霞委员作《增强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信心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 闫冰竹委员作《关于支持中小银行发展的几点建议》的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梁季阳梁季阳委员作《规范房地产市场 维护社会公正 确保经济安全》的发言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