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跟这自来水一样,一天比一天甜。”
提起刚刚完成的水源替换,颍泉区周棚街道杜庄新村村民刘忠海高兴得合不拢嘴。
一个月前,长江水首次抵阜。随着长江水源源不断地引入阜阳,颍上、阜南、颍州、颍泉、颍东5个县(区)已于2023年年底,全面完成了城乡供水以地表水替换地下水源,实现水源替换人口570万人。
到2025年,太和、临泉、界首3个县(市)也将全部完成供水地下水源替换。
长江之水,首次抵阜
2023年12月21日下午3时,茨淮新河南岸引江济淮工程阜阳取水泵站“火力”全开。
四水厂试通水 徐丹丹/摄(资料图)
滚滚而来的长江水经原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引入皖北地区最大的地表水厂——阜阳市第四水厂。
这是长江水首次抵达阜阳。随着四水厂通水调试的完成,从2023年12月31日开始,每天有15万吨净化处理的地表水,输送到颍泉区和颍州区22个乡镇的农村居民家中,满足50万人的日常使用。
“未来4个沉清叠合池全部投入使用,日供水能力将提高到60万吨,满足200万人所需。”阜阳建投集团驻四水厂项目代表彭陆雷说。
四水厂试通水 徐丹丹/摄(资料图)
有人会问,早在2018年年底,阜阳就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自来水覆盖,远道而来的长江水难道比中深层地下水要好?
事实上,阜阳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利用中深层地下水,高峰时期约有84.5%的群众饮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源。因长期超采地下水,阜阳城区地下水埋深从1975年的18米,逐年下降到80多米。
“受原生地质环境影响,阜阳一些地区地下水氟、铁、锰等超标,处理难度大,水质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市水利局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心负责人王冠军坦言,阜阳人均水资源量432立方米,约占全省的1/3、全国的1/5,属于国际公认的极度缺水地区。
2002年建成的二水厂、2020年建成的三水厂虽然以茨淮新河、淮河为水源地,但主要以阜阳城区供水为主,其余县和农村大部分区域饮用水源仍为中深层地下水。
其实,安徽并不是一个缺水的省份,而是水资源南多北少、分布不均。据统计,长江年均水资源总量约90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
而淮河作为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七八月份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水的70%至80%,如果能把长江水引到皖北,就能破解因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地面沉降之困。
2015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引江济淮工程项目建议书。2016年12月29日,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开工建设。
2022年12月30日,引江济淮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2023年12月16日,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安徽段开启试调水。
570万人,告别地下水
“没想到这么快就喝上了甘甜的淮河水。”
阜南县苗集镇大蔡村的马文灵家与苗集镇红瓦房水厂一路之隔,自从喝上淮河水,水压也比以前大了很多。
马文灵家吃上淮河水 尚原野/摄
作为引调水工程的首批受益者,马文灵的感受与全县136万农村居民基本一致。为了保证当地群众率先喝上引调水,阜南县农村供水中心水厂和蒙洼中心水厂扩建工程从2023年11月29日开始试通水,当年12月20日正式向全县28个乡镇供水。
其中,位于阜南县鹿城镇的阜南县农村供水中心水厂,设计供水规模12万立方米/天,覆盖北部16个乡镇(园区);位于曹集保庄圩内的蒙洼中心水厂扩建工程,设计供水规模4.5万立方米/天,与蒙洼中心水厂一期(设计供水规模1.8万立方米/天)覆盖南部12个乡镇。
阜南县农村供水中心水厂澄清池 尚原野/摄
深冬时节,阜阳“政能量”工作室记者来到阜南县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阜南县蒙洼中心水厂和农村供水中心水厂淮河取水口,工人们正在对取水口处淮堤进行防渗加固,保障地表水厂取水口运行时的淮堤防洪安全。
“今后,每天将有20万吨淮河水从这里启程,通过394公里配水管网输送到136万农村群众家中。”阜南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负责人郭国富说,阜南县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是这次工程建设的难点。
以蒙洼中心水厂扩建工程为例,来自淮河的原水在配水楼被提升至16米,相当于从5层楼的楼顶在自然重力作用下,依次进入旋流气浮澄清池、U型虹吸滤池、活性炭滤池、反冲水池、臭氧接触池、清水池、加压泵房,成为合格的自来水。
阜南县农村供水中心水厂澄清池 尚原野/摄
与其他水厂不同的是,蒙洼中心水厂扩建工程还配套建设了一座深度处理池(活性炭滤池)。在淮河水质变差或汛期上游大量来水造成水质不稳定时,从U型虹吸滤池出来的自来水经反冲水池引入深度处理池,再经臭氧接触池进入清水池,保证出厂水质稳定。
据了解,阜阳市按照《阜阳市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群众喝上引调水实施方案》和《县级“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结合引江济淮等引调水工程实施,在全市规划布局15处地表水厂,铺设输配水主干管网2680千米,总供水规模达271.3万立方米/天,相当于4.2个双清湾的储水量。
“阜阳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总投资约14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72.77亿元。”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3年年底,阜阳市颍上、阜南、颍州、颍泉、颍东5个县区全面完成了水源替换,惠及人口570万人,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水源替换任务。
其中,沿淮地区包括颍上、阜南,以及临泉南部部分乡镇;阜阳三水厂供应区域,包括阜阳经开区、阜合产业园、颍东农村和颍州部分区域,全部从淮河引水。
施工中的四水厂 徐丹丹/摄
阜阳四水厂、二水厂供应区域,太和、界首和临泉大部分区域全部从茨淮新河引长江水。预计到2025年年底前,太和、临泉、界首三县(市)将完成供水地下水源替换。
2024年,城乡供水一体化
从2005年开始,阜阳市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到2021年已累计建成集中供水工程397处,覆盖全市893万农村居民。
然而,在建设、管理和维护过程中,设备折旧、水压不足、水质不稳定等不确定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集中供水工程效益的发挥,影响广大农村居民的饮用用水质量。
“早在2020年下半年,我们就在全市率先改革,统一管理全区农村饮水工程。”颍东区兴东水务有限公司(隶属颍东区国资委)负责人李济源说,2021年3月以来,颍东区累计投资3.91亿元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新建无负压加压泵站2处,提升改造配水管道392公里,入户改造12784户。
同时,颍东区还根据《颍东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管改革方案》,在依法审计和评估的基础上,依法回收22家农村供水水厂经营权(产权),实现农村供水统一管理。 目前,颍东区22家农村水厂全部规范运行。
四水厂试通水 徐丹丹/摄(资料图)
阜阳市三水厂、四水厂通水运行后,淮河、茨淮新河地表水将通过40.6公里的供水管道进入城南、颍东、西湖三个配水厂,经加压后通过配水管网进入阜阳城区和所辖三区农村居民家中。“届时,阜阳三区将真正实现城乡供水‘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王冠军说。
据悉,阜阳市正在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工作,阜城三区和5个县(市)分别采取依托城市供水企业、组建城乡供水公司等方式,对城区和农村自来水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实现城乡供水一张网、管理一盘棋,目前农村供水工程资产评估、经营权回收移交等正在加快开展,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工作。(尚原野)
(责编:黄艳、金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