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大赛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
教育部部长: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袁贵仁强调,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一项深入细致、艰巨繁重的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各高校要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统领学校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深化和弘扬育人为本、知行并举、协同育人的理念,以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良好环境。
刘延东: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之根,是民族振兴之魂。今天的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正在蓬勃涌动。我们要找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定位,切实增强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责任感紧迫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第一,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基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作出的重要判断。当今时代,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和教育的作用。从国内看,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迫切需要全面...
据教育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82%的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门数比去年增加了14%;设立的创新创业资金达到了10.2亿元,吸引校外资金达到了12.8亿元。高校设立的创业基地数量也增加了18%,场地面积增加了近20%,大学生参与创业创新活动的人次达到了300多万人次。
四川省
朱世宏:科学设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
创新创业是时代的最强音,是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路径。四川高校主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一、全面把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内涵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要求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成为有用之才。实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吃苦耐劳、自力更生之“德”,就是要通过实践让大学生掌握生存之技、具备发展之能,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用之“人”。
浙江省
刘希平:以创业学院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多年来,我们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我省2012届至201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自主创业率分别达到4.42%、4.63%和5.02%,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如何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我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打造浙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升级版?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探索,我们认识到,创业学院是高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平台。今年我们出台了《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积极推进高校建设创业学院的意见》,提出在2016年3月底前...
江西省
黄小华:确保创新创业政策在高校落地生根
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我省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作为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具体工作中,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将创新创业改革纳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克服以文件贯彻落实文件等形式主义做法,把创新创业工作落到实处。今年上半年着力推进了以下五项工作:
河北省
刘教民:深化改革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
当前,河北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既面临着大气污染治理、化解过剩产能等挑战,又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沿海地区加快开发开放等机遇。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出路在创新,根本靠人才。 近年来,河北省围绕提高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制定实施了系列激励政策和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要成立由省领导任组长,省政府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的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省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与监督。
黑龙江省
徐梅: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校内外联动体系
黑龙江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制定实施了《黑龙江省政府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若干意见》和《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方案》,全面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以“大类招生”为牵引,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创业实践、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折算为学分。优先支持参与创业的大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实施弹性学制,在校生休学创业学籍最多可保留8年。
陕西省
李兴旺:新常态下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突破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陕西将以学习贯彻落实《意见》为契机,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十三五”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以学校教育教学创新为主阵地,以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活动为主抓手,全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水平,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良好生态,切实把《意见》各项要求落细落小落实。 努力在高校教育教学创新上寻求新突破。一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制定高校优化专业结构的实施意见,建立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推动高校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要求,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强化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深化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建立适应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支持高校建立创新创业实验班和创新学院。
天津市
王璟:创新是创业灵魂 专业是创新基础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破解高校创业就业难题的指导性文件。天津市以往在经济、科技等多领域先行先试,近年来也在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天津市围绕“创新是创业的灵魂、专业是创新的基础”理念,突出“软创意+实技术”专业教育特色,强化政校企三方联动,形成了“一组织、两平台、三结合、四机制”的“1234”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一组织,即成立由天津市教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天津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海南省
曹献坤:突出三类群体落实创新创业教育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是解决区域发展难题、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加快高校变革发展的现实选择。突出三类群体,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一是大学生群体,重在培养包括创新创业意识、知识、心理、精神和技能在内的综合能力。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创新培养方式,完善课程体系,促进专业实训(实验)教学、创业训练和创新实践有机融合,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有创业意向的群体,重在提供针对性强、专业水平高的教育。

清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成果引人瞩目
清华大学为创新创业学生制定了全新的课程培养方案,对参与创新创业学生,打破院系间壁垒,进行跨学科的专业选修,并设计了专业学位课程,包括:互联网金融创业本科生辅修专业、技术创新创业本科生辅修课程以及TSBI交叉创新研究生学位课程,学生在通过专业课程的进修后还可以获得专业学位。 清华大学的“三创平台”的基本情况:创客空间是2010年由学生自发创办的学生社团,致力于让更多的师生理解科技与艺术,爱上创新与创造,目前已有团队20余支,人数逾600人。i.Center是由清华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与校内各院系和校外合作单位联合成立。主要开展工程训练实践、挑战式课程、创新创业系列课程。
浙江大学:全方位推动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
浙江大学着眼于“时代高才”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教育模式创新、文化熏陶、平台搭建和制度保障等多视角形成合力,全方位推动创新创业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全链条、立体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一是抓好课堂教学环节。 开设《创业教育》《创业与创新基础》《技术创新创业》等...

湖南大学:多举措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湖南大学始终坚持以改革带动创新,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聚焦顶层设计。出台《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就业工作的校领导为副组长,教务、就业、学工、团委等部门一把手参加的领导小组。结合学校综合改革...
江南大学:出台《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
该校实施创新创业弹性学制学分,修订学籍管理制度,在校生可在标准学制基础上延长2年休学创业。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出台《江南大学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将学生开展学科竞赛、创新实验、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创新创业学分。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努力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完善创新创业课程培训体系。构建以创业基础课程、创业培训课程、创业实践课程为主体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
西南财经大学:积极打造文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
多年来,西南财经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建立创新创业基金、培育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创新创业成果,着力构建“创业教育→创业引导→模拟创业→全真创业→实际创业”的从课堂到创业实践无缝连接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通过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政策咨询平台、培训交流平台和实践活动平台,积极打造文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让广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识水、试水、游水,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创造能力,塑造创业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