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近年来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以下简称“非公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同全国乃至西部平均水平相比,全省非公经济规模小、主体少、发展慢、层次低的问题十分突出,仍处在较低水平发展阶段。
为此,全面了解和掌握甘肃非公经济发展状况,提出问题,剖析原因,寻求对策,合理引导非公经济产业发展,加快提升非公经济在经济中的比重,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有效推动全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利用2010-2012年甘肃省基本单位名录库相关资料,对全省非公经济发展现状、社会贡献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一、甘肃省非公经济发展现状及特征
近年来,甘肃非公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加,所起的作用愈加明显。其发展现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非公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增长贡献逐年增强
从历年数据来看,2010年以来全省非公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截止到2012年年底,甘肃实体经济达83.41万户,非公经济达70.87万户,占84.97%,是实体经济的绝对主体。非公经济实体2012年比2010年增加了14.84万户,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15%。(见图1)
图1 2010-2012年甘肃省非公经济变化情况图
2012年全省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达2197.9亿元,比2011年的1932.6亿元增加265.3亿元,占全省经济总体的比重达38.9%,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比2010年1572.6亿元增加625.3亿元,占全省经济总体的比重提高了0.74个百分点,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二)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大幅增长,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贡献进一步增加
2012年全省非公经济上缴国、地两税120.32亿元,占当年税收的13.72%,比上年增加16.69亿元,同比增长16.11%。
同时,甘肃省非公经济从业人数持续增长,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重要渠道。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单位就业空间明显缩小,非公经济成为就业空间拓展的主要方向。至2012年末,全省非公经济从业人员数为214.97万人,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社会的稳定。
其中,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于缓解全省从业人员的就业压力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全省非公有制企业法人从业人员87.58万人,比2010年增长14.47%,占非公经济全部从业人员的40.74%;个体户从业人数为126.12万人。
对非公企业从业人员按不同注册类型从业人员分组,非公企业中私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员最多,2012年达84.11万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数的31.4%,比2010年增长14.05%,平均每年增加就业人数3.45万人,私营企业已成为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的主力军。
对非公企业从业人员按行业分类进行分析,2012年非公企业从业人员居前七位的是制造业29.31万人,建筑业17.82万人,批发和零售业14.63万人,采矿业4.29万人,住宿和餐饮业3.99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23万人,房地产业3.19万人,这七个行业从业人员占全省非公有制企业法人从业人员的87.30%。
甘肃省非公企业发展态势强劲,有效地支持了公有制企业用人制度改革和国有企业转型,为缓解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容纳剩余劳动力和社会新增劳动力,维护社会稳定与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非公经济的持续发展,强化了自身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社会贡献进一步增加。
(三)非公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数量明显增加,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扩张
2010年以来全省非公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数量增长迅速。截止2012年年底,全省个体工商户达66.32万户,比2010年增加13.62万户。2012年全省共有单位17.09万户,非公企业达4.55万户,占全省单位的26.62%,比2010年高4.11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4.41万户,外资企业0.12万户,港澳台商投资企业0.02万户。非公经济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推手,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日益显著。(见表1)
表1 2010-2012年甘肃省分经济类型结构对比表(单位:万户,%) 年份 登记注 册类型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户数 比重 户数 比重 户数 比重 合计 67.49 100% 77.06 100% 83.41 100% 公有经济 11.46 16.98% 11.12 14.43% 12.54 15.03% 个体户 52.7 78.09% 62.01 80.47% 66.32 79.51% 私 营 3.28 4.86% 3.87 5.02% 4.41 5.29% 港澳台商投资 0.02 0.03% 0.02 0.03% 0.02 0.02% 外商投资 0.03 0.04% 0.04 0.05% 0.12 0.14%
(四)非公经济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港澳台及外商经济所占份额过小
近三年来全省非公经济中个体、私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港澳台商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所占比重过小,但总体呈现微增趋势,其中外商投资经济数量逐年小幅递增。(见表2)
表2 2010-2012年非公有制经济内部构成表
年份 登记注 册类型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户数(万户) 比重(%) 户数(万户) 比重(%) 户数(万户) 比重(%) 合计 56.03 100% 65.94 100% 70.87 100% 个体经济 52.7 94.06% 62.01 94.04% 66.32 93.58% 私营经济 3.28 5.85% 3.87 5.87% 4.41 6.22% 港澳台商投资经济 0.02 0.04% 0.02 0.03% 0.02 0.03% 外商投资经济 0.03 0.05% 0.04 0.06% 0.12 0.17%
(五)非公企业行业门类齐全,涉及领域相对集中
甘肃省非公经济成分中,虽然个体户数量较多,但是占主导地位的还是非公企业。
2012年全省非公企业法人达4.18万个。从三次产业划分来看,全省非公企业的分布呈“三、二、一”的格局。2012年非公企业法人中第一产业占全省非公企业法人比重为3.7%,比2010年增加681户,增幅达78.73%;第二产业非公企业法人占全省非公企业法人比重达31.57%,比2010年增加1356户,增长11.47%;第三产业非公企业法人占全省非公企业法人比重达64.73%,比2010年增加6434户,增长31.23%。
从行业角度看,全省非公企业法人涉及行业齐全,除了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外,其他行业均有非公经济,但其集中趋势仍很明显。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其中批发零售业16679个,占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39.94%,制造业9546个,占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22.86%,两者合计占62.8%。居第三至五位的分别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628个,占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6.29%;农、林、牧、渔业1546个,占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4.28%;建筑业1675个,占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4.01%。这五个行业占据了全省非公有制企业数的77.38%。与2010年比,增幅排在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业,增幅达152.5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幅达101.0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幅达87.11%;农、林、牧、渔业,增幅达78.7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幅达63.41%。(见表3)
表3 甘肃省非企业公法人分行业分布表
行业分布 2010年 2012年 2012年比2010年增长 单位(个) 比重(%) 单位(个) 比重(%) 增加(个) 增幅(%) 合计 第一产业 33290 865 100.00% 2.60% 41761 1546 100.00% 3.70% 8471 681 25.45% 78.73% 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 865 11826 2.60% 35.52% 1546 13182 4.28% 31.57% 681 1356 78.73% 11.47% 采矿业 1392 4.18% 1495 3.58% 103 7.40% 制造业 8725 26.21% 9546 22.86% 821 9.41%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01 1.20% 466 1.12% 65 16.21% 建筑业 第三产业 1308 20599 3.93% 61.88% 1675 27033 4.01% 64.73% 367 6434 28.06% 31.23% 农、林、牧、渔服务业 96 0.29% 193 0.46% 97 101.0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779 2.34% 1013 2.43% 234 30.0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686 2.06% 1121 2.68% 435 63.41% 批发和零售业 13027 39.13% 16679 39.94% 3652 28.03% 住宿和餐饮业 1301 3.91% 1336 3.20% 35 2.69% 金融业 78 0.23% 197 0.47% 119 152.56% 房地产业 1044 3.14% 1430 3.42% 386 36.9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821 5.47% 2628 6.29% 807 44.3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359 1.08% 532 1.27% 173 48.1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5 0.23% 114 0.27% 39 52.00%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905 2.72% 1085 2.60% 180 19.89% 教育 132 0.40% 189 0.45% 57 43.18%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71 0.21% 95 0.23% 24 33.8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25 0.68% 421 1.01% 196 87.11%
(六)甘肃省“三上”非公企业情况分析
“三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累计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业(全年累计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批发企业)零售业(全年累计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零售企业)企业、住宿餐饮企业(全年累计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上的餐饮企业和星级以上的住宿企业)、资质以内的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三上企业”统计旨在全面客观地反映和支撑各级各地经济发展程度,同时作为影响利税来源主要因素的“三上”企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2年末,全省共有“三上”企业5979个,非公企业达2523个,占全省“三上”企业总数的42.2%,非公经济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三上”企业中非公企业户数为:工业716户,房地产业588户,建筑业482户;批零业462户,住餐业275户;所占“三上”企业的比重分别为:工业11.98%,房地产业9.83%,建筑业8.06%,批零业7.73%,住餐业4.6%。非公企业对全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见图2、图3)
二、甘肃非公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非公经济发展为推动甘肃经济增长做出了极大贡献,但非公经济在发展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非公经济规模小、总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总体规模小、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偏低,是全省非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2012年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2197.9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38.9%,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处于相对较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而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非公经济已成为支撑地方经济的绝对主体。2011年陕西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0.5%,比甘肃同期高出12个百分点。
2012年,全省共有非公企业法人4.18万户,其中就业人数在7人及以下的微型企业2.22万户,占全省非公企业法人单位的53.11%。就业人数在8-99人的小型企业1.84万户,占全省非公企业法人单位的44.02%。就业人数在100-499人的中型企业0.1万户,占全省非公企业法人单位的2.39%。就业人数在500人及以上的大型企业0.02万户,占全省非公企业法人单位的0.48%。全省非公企业法人单位中,中小企业高达4.16万户,占全省非公有制企业法人单位的99.52%,其中小型和微型企业4.06万户,占全省非公有制企业法人单位的97.13%。
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基本是小型和微型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加之,非公企业在产业布局上,仍以小规模生产,分散化经营为主,且大都是立足于本地资源发展起来的,绝大多数企业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低技术产业中,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少,技术装备水平低,初级产品加工比重大,深加工、精加工的行业比较少,缺乏高、精、尖产品。非公企业这种规模小、比较分散的经营模式在规模经济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环境,不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传统行业比重大,新兴行业份额小,产业结构极不合理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企业法人2.7万个,占全部非公企业法人的64.59%。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受市场准入、企业自身素质等条件限制,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等一般性竞争行业。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新兴服务业则涉足不多,产业结构层次低。
目前,全省非公“三上”企业仍是传统产业占主导,新兴行业发展滞后,缺乏经济增长点。全省非公规模工业企业大多集中于传统产业,经营日趋困难,增长后劲不足,主要集中于农产品初加工、煤炭、水泥、铁合金、有色、铸造等行业,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弱。从所属行业来看,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还有相当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增长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不佳,也将面临逐步淘汰的风险。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够合理
全省非公企业法人单位主要分布在经济基础较好,人口集中的省会城市和市(州)的中心城市,而那些地理位置不好,自然环境条件差,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市(州),所拥有的非公企业数相对较少。全省非公企业法人单位拥有量居前五位的市(州)是兰州市1.43万个、白银市0.51万个、庆阳市0.31万个、天水市0.3万个、张掖市0.23万个,金昌、甘南的非公企业比重较小。这种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既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也不利于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四)发展资金短缺,融资难仍是瓶颈问题
非公有制企业在前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靠自身积累基本能满足需要,但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企业扩大产能、加强技术研发、优化内部管理等,就需要与外部进行资金融通。但在现有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下,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个体和私营企业因其私有产权性质,一方面很难从国家财政获得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很难通过银行信贷获得资金。由于很难满足现行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的条件,非公有制企业也很难通过债权和股权进行直接融资。造成融资难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金融服务滞后,其次是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非公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少,与之相适应的非公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诚信体系建设不健全;再次是企业自身条件欠缺,不少非公企业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信誉度低,可供抵(质)押的资产少,部分企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进行融资的基本条件。
虽然近年来甘肃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扶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工作制度的通知》至各市(州)党委、政府、省直各部门及中央在甘有关单位,要求切实做好非公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但是,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都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个体和私营企业的资金来源仍主要依赖于自筹资金。有的企业即使有项目,市场潜力大,但往往因为资金短缺,缺乏担保实力,很难得到银行贷款。
(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管理方式落后
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产权结构单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粗放,企业文化缺位,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多数属于家族制企业,家族制管理模式集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为一身,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缺乏民主、科学、健全的“纠偏”机制,易受企业家本人局限性、随意性影响,难以规避决策风险和市场风险,也很难拓展经营视野,形成长远发展战略,持续增强核心竞争能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特别是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技术上的逐渐升级,家族制管理越来越阻碍非公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亲情大于制度,这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差距甚大。管理者素质和决策水平不高,有些企业管理者法制观念淡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不健全,信息不透明,决策管理水平还不高。
(六)非公有制企业科技研发意识淡薄,人才匮乏,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甘肃属于偏远内陆地区,与外界交流相对较少,企业创新意识不够,经营活动中过分依赖于政府创造条件和机遇。
非公企业人才匮乏,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主要有两大方面原因:一方面,部分非公企业不能给职工以必要的社会保障,不能主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使得职工没有安全感,因而选择离开;另一方面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与企业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的错位,这也是非公企业难以吸引、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非公企业科技研发意识淡薄。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科技研发的企业达177个,其中非公有制企业35个,占有科技活动的规模工业企业的19.77%,比上年下降3.42个百分点。有科技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1个,非公企业达25个,占有科技活动的规模工业企业的20.66%,比上年下降7.4个百分点。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经费达40.22亿元,其中非公企业研究经费1.34亿元,占3.33%,比上年增长0.84%。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人员达1.73万人,其中非公企业科研人员达0.092万人,占5.32%,比上年下降1.87%。
全省非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科技研究的数量未增反降,由此可见非公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还是不够,虽然在研发经费上投入增加,但是进行研发的人员不足,参与科技创新的企业下降。规模以上的非公企业尚且如此,那规模较小的其他非公企业的研发创新就更令人担忧了。这些都说明,全省非公企业的创新意识不高,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否则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不利于全省非公经济的长远发展。
(七)发展环境仍处于较低水平
2011年,甘肃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每万人拥有中小企业户数比全国平均数少76户,规模以上非公企业是西部平均数的36.63%。从全国来看,甘肃非公经济发展的综合环境质量还处于较低水平。
根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等机构提供的有关资料,对甘肃非公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综合环境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甘肃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现代化水平、创新能力等重要领域,多数指标处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第27位以后,只有极少数指标排在20位以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甘肃经济发展特别是非公经济发展的综合环境(包括重要自然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环境、智力环境等)质量,在全国31个地区中属于靠后的4、5个地区之一。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历史调查结果也显示,被调查的非公企业对甘肃市场经济环境的综合满意度为56%,其中满意度较低的是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51%)、社会经济信用程度(46%)、市场秩序(45%)、政府为非公企业提供的社会化服务(44%)、市场竞争的公平性(43%)、当地经济技术开发能力(43%)、投融资环境(39%)等,非公经济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影响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提高综合环境质量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战略任务。甘肃各级政府能否为非公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将会对甘肃非公经济全面健康地发展,对甘肃传统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甚至于西北地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加快甘肃非公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对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积极把握国家政策支持和历史契机,充分依托全省优势,借助建设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等良好契机,全力推进非公经济加快发展、跨越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强监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
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落实和法律执行的力度。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但许多政策还停留在宏观层面上,缺乏具体的制度安排。当前的关键是要把省政府制定的有关非公有制发展政策落到实处,尽快贯彻落实“非公经济新36条”,解决好非公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和环境障碍,优化对非公经济的服务,为非公经济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的竞争环境。
要加大法律宣传和监管力度,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树立合法诚信经营的理念,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将非公经济政策落实情况纳入政府督查工作,形成一种制度,定期督促检查,及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依法保护非公企业的合法财产及其权益,依法保护非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坚持依法行政,营造非公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严格规范相关部门的执法行为,依法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坚决制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建立违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和非公经济主体对有关部门执法行为的评议制度,对相关部门的“越位”、“缺位”等行为,综合运用经济、法制和行政手段查处。强化各级政府机关的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非公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提出的行政复议等,必须及时受理,公平对待,限时答复。
(二)大力推动非公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
理论和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优势、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和创新优势,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是迅速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发展地区经济的有效途径。
加大园区建设投入力度,重点建设好兰州新区及大中城市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全省35个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7个循环经济建设基地的龙头带动作用,为非公经济集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引导非公经济集群发展。积极推进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对其中创业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的,经有关部门考核后,给予一定的奖补政策支持。政府相关部门结合本地资源要素优势,研究产业发展趋势,引导产业链的延长和拓展升级,为集群内企业发展提供信息、金融、科技创新等服务平台。鼓励集群企业建立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通过自身管理,促进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和有序竞争。
(三)加大支持力度,培育一批龙头骨干非公有制企业
以区域优势资源为依托,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培育壮大加工型、商贸型、流通性、服务型、科技型、综合性非公经济龙头企业。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从资金、人才、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使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领头羊。
在产业发展上支持骨干非公企业进入公共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资源开发及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领域发展。积极引导民间资金的合理流向,吸引有实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形成一批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骨干企业。完善领导干部和部门联系帮扶骨干非公企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鼓励有条件的非公企业向省外、跨国发展,培育发展一批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
(四)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引导,强化人才培养引进
各级政府和部门积极开展面向非公企业的人才培训,依托各类院校、培训机构和企业,采取委培、代培、定单式培养等方式,重点开展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经营管理、职业技能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服务,用现代企业制度和生产经营理念武装他们,引导他们追求持续的发展和更高的效益,尽快走出家族式管理的模式,在管理上实现质的飞跃。加大对优秀非公企业家的宣传力度,树立典范,推动他们思想意识的解放和进步。
建立职业经理人社会化专业测评与市场化中介推荐制度,加快非公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对在非公企业就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职称评定和政府奖励等方面与其他各类企业实行同等政策。将非公企业和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工作纳入同一申报体系,实行统一的评审标准和管理制度。对非公企业引进人才与其他单位引进人才享受同等政策。支持非公企业广泛吸纳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才在非公经济发展中施展才华。
(五)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扩大非公经济投资领域
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1〕62号)精神,认真落实全部放开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投资建设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项目,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农田水利、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土保持等水利项目,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土地整治;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教育、文化、旅游、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放宽个体工商户申请人范围、名称核准条件、经营场所限制,实行限时办结制度。免收登记类、证照类等各种行政性收费,减免的费用由全省各级财政统筹安排同级相关部门的经费预算。
(六)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努力消除融资“瓶颈”
没有充足的资金,企业就很难做大做强。融资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制约甘肃非公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积极推进金融服务创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经营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开展“动产质押、保理、融资租赁、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企业主个人财产担保、联保贷款、应收账款和仓单质押”等新型信贷业务,积极发展金融超市等便民服务,支持和推广各种方便快捷、灵活多样的小额贷款的融资方式。大力培育和引进信用担保机构,完善资本金补充和风险补偿机制,健全担保机构资本金扩充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一定年限内免征营业税。鼓励发展典当业,提高其资金利用率,发挥其在融资系统中的“拾遗补缺”作用;鼓励非公经济参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引进外资银行,真正实行多种所有制金融共同发展。
(七)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提升产业层次
从狠抓投资环境入手,在继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现代化的管理和优秀的人才,引导外资投向基础设施、环保产业、教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鼓励内资非公企业加强与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的合资合作。健全和完善境外投资鼓励政策,在资金支持、金融保险、外汇管理、质检通关等方面,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八)助推企业成长,加快转型升级
制定全省小微企业、中小企业进入规模企业、企业集团发展计划,分层次、有重点配套扶持措施,促进非公企业成长壮大。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扶持经营能力强、资产规模大的个体工商户向组织程度高的私营企业转型。加大小微企业贷款担保、人才培训、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管理咨询、专项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每年培育一批小微企业进入规模企业。引导私营企业加强管理,扩大规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辟新的投资领域,走出去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开发战略资源,建立国际销售网络。支持民营企业利用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培育跨国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支持民营企业之间、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组成联合体,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投资。
(九)公平配置各类资源,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在矿产、土地、金融、电力、运输以及其他资源配置方面,对非公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要实行平等待遇。加强非公经济用地保障,将非公经济用地统一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非公经济用地需求。符合国家划拨目录的要采取划拨方式供地,生产经营用地可采取租赁方式供地,非公企业建设员工公寓用地纳入保障性住房供地范围。积极探索将高速公路、地方铁路、城市供水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经营权配置给非公经济的具体途径,选择一些领域先行先试,力争取得突破。
整合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资金,设立省政府非公经济发展资金,用于支持非公企业技术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训等,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非公经济奖励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重点奖励纳税先进非公企业、品牌建设先进非公企业、科技创新先进非公企业。各级财政安排预算专项资金建立小企业融资保证金。政府有关部门安排的政府性资金,要对符合规定、通过审核的非公经济项目与其他投资主体同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