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加速度” 实现新突破 西安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04 22:05

7a5be65d9eea31139b785abf09ec3af1.jpeg

雁塔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在西安荟聚购物中心为入驻商户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

又是一年春好时。伴随着美好春光,西安市各区县加足马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奋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培育营商环境竞争新优势,努力实现营商环境建设“新突破”,激发全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服务升级 办事更高效

3月19日,西安荟聚购物中心的商户们忙碌地为开业做着准备。提起最近办理相关证照的经历,四川优贝健商贸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总经理于海霞高兴地直呼:“工作人员上门为我们办好营业执照,服务耐心、热情,流程简便,为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让我们对以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随着开业时间临近,西安荟聚购物中心正在集中推进商户营业执照的办理,急需业务指导。一个星期前,雁塔区行政审批局审批一科和项目代办中心工作人员前往项目现场,通过现场授课和现场操作演示的方式为入驻商户进行了业务指导和培训,为企业理清了开办流程,明确了审查要求及申报注意事项,现场为成都星晨忆商贸有限公司雁塔分公司、四川优贝健商贸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等进行了企业设立申报,将企业办事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零跑腿”。

“我们对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上门代办服务,在西安荟聚购物中心设立了临时驿站收集商户需求,每周根据商户需求集中上门服务。”据雁塔区行政审批局代办中心负责人郭晶晶介绍,雁塔区行政审批局推行“定期上门,集中办理”新举措,通过“想在前、做在前、跑在前”的主动服务模式,打通企业办事“最后一米”,助力项目早投产、早达效,推动辖区营商环境再优化、再突破。

面对企业的办证需求、群众办事的期盼,碑林区率先在全市开通“碑林智慧政务管家”平台,着力打造远程、线上、公开、精准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服务。平台开发了远程预约抽号功能,办事群众在家就能提前线上预约抽号,根据预约时间前往办理,实现群众“一来就办”,并构建了集“访问、浏览、查询、业务办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VR全景办事大厅。企业群众进入页面后可“身临其境”在虚拟窗口提交申请资料,并通过呼叫平台与窗口人员实时互动办理具体业务,实现60个高频政务事项“在家就能办、一次就办好”。同时,运用数据统计规则和机器学习算法,将办理业务的企业数据与政府发布的惠企政策进行同源匹配,将“量身定制”的惠企政策信息点对点精准推送给企业,实现由“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定制式服务。

新城区根据市场主体聚集度和类型划分营商环境服务网格,同时在街道、社区、商务楼宇、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等建立五类营商环境联系服务点,组织属地网格员、行政审批、税务、金融、司法等职能部门业务骨干和第三方组织,组团为企业提供政务服务、财税指导、金融赋能、法律咨询、投诉办理、政策宣传等服务,搭建企业文化和企业交流平台,协同收集解决企业反映的难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护航 市场更满意

“政府为企业兑现奖补资金,既是对我们极大的鼓励,也是一种巨大的鞭策。”近日,未央区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8家企业兑现奖补资金3417万元,获得表彰奖励的企业京东五星电器集团陕西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去年以来,未央区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等多种方式助力市场活跃回暖,他们企业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60%。

3月初,未央区召开全区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动员部署大会,发布了18条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推出“首违不罚”事项清单、推进项目完工即投用、打造“拎包入住”的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样板间”等包括政务服务、企业服务、营商保障等3大类,切实为辖区企业打造稳定、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

“发布18条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并兑现企业奖补资金,就是要表明区委、区政府对营商环境‘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的鲜明态度,打造市场满意、企业信赖、社会认可的营商环境和诚信政府。”未央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企业家也纷纷感慨,政府为他们兑现奖励资金,充分说明未央区支持企业发展的“真心实意”,让他们在未央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致力于打造市场更满意的政策环境,碑林区深入推进政府采购“三优一降”改革,将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预留份额提高到40%以上,面向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比例提高至10%-20%,进一步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新推出碑林区民营企业纾困惠企“直通车”平台,实现民营企业“网上直诉、信息直达、沟通直面、诉求直办、服务直达”,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并持续加大就业创业支持力度,全力服务保障市场主体发展。

“能获得300万元贴息贷款,我非常激动,碑林区扶持创业政策帮助我们解决了贷款需求,让公司更好地运转起来,不仅稳定了岗位、稳住了人心,还增强了发展的信心。”陕西群珂艺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明激动地说,多亏了好政策,让他们在经营遇到困难时获得转机。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优化工建审批链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升政务服务质效……高新区最新发布的《优化营商环境若干举措》,围绕便民惠企、项目建设、信用金融等多方面实施九大措施,不断延伸触角、优化流程、拓展渠道,让便民利企来得更实在,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法治保障 企业更安心

法治的方向是公平、公正,这些恰恰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急需获得的帮助。西安各区县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破解难题,推进涉企矛盾纠纷化解,积极回应企业和群众诉求,切实维护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

“今年我们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不少法律困惑,碑林区在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创新设立‘无讼社区’,为我们提供家门口的服务,非常及时有效。”入驻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的一家企业负责人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碑林区聚力为重点行业、“专精特新”领域提供司法服务,将“无讼社区”理念引入创新街区,挂牌成立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无讼社区”示范点。碑林法院在街区集中开展宣传宣讲,定期走访调研,前置解决法律纠纷,推进科创资金授信,有效提高了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和化解能力。

针对辖区商贸、文旅、工程建筑行业密集,劳动关系、价格争议等矛盾纠纷多且复杂等特点,碑林区整合区总工会、人社局、司法局、工商联等部门和机构资源,构建“法院+工会、工商联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力量”的“1+N”多元化解体系,引入24家调解组织、200余名调解员,通过线上平台入驻和线下驻点值班双轨同调,全面提升诉前矛盾化解率,进一步夯实法治化营商环境基石。

新城区推进“接诉即办”改革试点工作,开通全省首家区县级营商服务平台“新城助企通”,对企业反映问题实行受理—转办—反馈全过程闭环管理,实现涉企问题一号受理、接诉即办。设立陕西省首家区县级金融审判庭,将审判资源、司法模式、程序规则进行优化整合,实现金融类案件专业化受理,平均审理期限44.21天,简易程序适用率89.44%。

雁塔区推进“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深化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区)建设,设立1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示范点。建立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室职能,设立涉外案件专业化审判团队,为中外当事人提供多样化的纠纷解决方案。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西安全市上下将紧紧扭住营商环境抓落实,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让在西安“安家”的企业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